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机械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7-04-11杜艳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任务驱动法原则

杜艳春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其中任务教学法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就任务驱动法对于机械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意义以及应该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机械专业 意义 原则

机械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对机械专业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合理调整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深化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培养机械方面的高科技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机械专业改革的目标。而这几年一直在提倡的“任务驱动法”可以很好地服务于机械专业的教学。

所谓的任务驱动法,是说教师将授课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小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具体的小任务掌握好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为本体的教学方法,迎合了当下的素质教育改革理念,不僅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且也符合教学的层次性,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布置任务为起点,让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些任务,从而学到必要的专业知识。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获得的知识,能够让学生的印象更加的深刻,记忆得更加长久。

一、在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第一,实施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求严重不相符。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以后,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机械知识蕴含在这些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是自主进行的,这样就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探索、发现、创造的成就感。

第二,实施任务驱动法,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权威,更加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作用,充分的肯定了学生作为主体应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任务,机械专业的教学活动就是围绕着任务开展的。在机械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设置任务时从多个角度出发,设置一些多元化的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这样更好的释放了学生的学习天性。

第三,实施任务驱动法,为机械专业的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在机械专业教学活动中引进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学效果可以验证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为机械专业的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让教师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任务设计时要坚持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任务设计的趣味性和生活化。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置首先就是要具备趣味性,只有充满趣味性的任务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就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达不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就难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不用说教学质量的提高了。生活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的乐趣,如何把自己学到的机械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因此,任务的设置一定要兼具趣味性和生活化。

第二,要坚持任务设计的差异性。机械专业是工科性质的专业,涉及物理等专业知识,对于男生来说会接受的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学习机械知识的起点就会存在差异,学习的水平以及学习的需求也会不同。在以往的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容器,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而任务驱动法可以很好地改变这个局限性。在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又要考虑到知识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的难易程度。

一般来说,可以把任务分成最基本任务、提高性任务和探究性任务三个层次,最基本任务的要求要十分的明确,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要包含所学知识的基础点和方法,学生要能够初步掌握这个任务包含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性任务要布置给那些机械知识发展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自由发挥,发展自己的兴趣;探究性任务适用于知识的综合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完成这三种不同层次的任务,兼顾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可以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还能够把握住知识的框架体系,掌握住重点所在。

第三,要坚持任务设计的发展性。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机械专业的学习也需要各种机器设备的辅助,如果学校的这些设备无法适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就很难与社会同步并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机械专业的学习要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机械设备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把实际应用作为着眼点,任务的完成要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运用能力。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锻炼思维的灵活性,防止思维定式和思维的僵化。同时,设计的任务要能够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自我探究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第四,要坚持任务设计的合作性。当下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到小组的学习情况。要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需要,完成任务必须依靠全部成员的努力,把每个小组的总任务又能够分解成小组内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小任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促进小组成员内部的各种交流,加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以上就是任务驱动法在机械专业的应用的意义,以及在进行该教学方法时应该坚持的原则。任务驱动法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针对机械专业的实践还不够深入,因此,必须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地让任务驱动法在机械专业发挥其实力,促进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任务驱动法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