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探究

2017-04-11蔡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高职院校

蔡蕙

摘要: 课堂沉默现象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比较普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式,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并尝试性地提出改善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1 课堂沉默现象

课堂沉默现象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比较普遍(高桂玲,2008),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冷漠。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使得教学过程无法顺利有序地进行,不但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进度,也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教学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来探究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具体原因。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221名大一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随机挑选了5名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同时笔者也邀请了3名在职英语教师进行个人访谈,并对其所任教的班级进行课堂观察。

从问卷中可以得知,65.6%的学生有主动发言的愿望,但同时,81.9%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主动在英语课发言,由此得知,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有过主动发言的愿望,但在课堂上并不会主动发言,经常性地保持沉默。在对学生进行个人访谈时,学生们都坦言,在英语课上曾经尝试发言,但是难以流利地用英语表达,因此只能一贯地保持沉默。在与3名同事的访谈中也均提到,在英语课上的沉默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这与笔者进行课堂观察的结果一致。

3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

3.1 造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外因

3.1.1 母语环境的影响

许多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表明,语言环境影响英语口语水平(Hyland, 2002)。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缺少利于英语口语学习和发展的语言环境。以笔者任教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大多数学生来自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从来没有接触过外教,也从来没有与英语母语者交流过。这些学生在母语环境学习第二种语言,缺少了真实的交际语境去与本族语者交流,可能造成英语口语水平不高,因而无法在课堂上流利地表达。

3.1.2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由于至今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习惯了以应试为导向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尚未树立明确目标。以大学英语B级为例,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要求过级,但口语能力测试是选考科目。有受访者在访谈中提到,口语方面的考试没有强制性,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把精力花在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来应付传统的英语水平测试。同时,由于班级规模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的时间较少,所以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进步得很缓慢。

3.1.3 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传统模式的英语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许多英语老师还采用“教师中心法”组织教学活动,注重语言知识和传授口语习得的学习方法,而忽略了实践,这就使英语口语教学和学生实际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了巨大的鸿沟。这样单一、沉闷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们在访谈中提到,老师偏向于采取传统的PPP(展示-练习-实践)教学法 ,课堂上的口语练习模式通常为“大声朗读对话,练习对话,编演对话”。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态度非常冷淡,而这种沉默冷淡以消极的方式影响着课堂上的英语口语教学。

3.1.4 教师的态度

教师在课堂上对口语错误的态度会影响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事实上,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会立即纠正学生的口误,认为及时纠错有利于英语水平提高。但在访谈中,访谈学生都提到他们非常害怕在课堂上犯错,因为他们害怕老师会马上纠正他们的错误,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打击。这样以后,学生就更不敢在课堂上发言。

3.2 造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内因

3.2.1 学习者的动机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学习者动机被认为是一个引起二语习得效果差异的因素,尤其在目标语的口语习得方面。这就解释了,拥有较强学习动机的二语学习者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二语水平也更高。从访谈中可以得知,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沉默是因为缺少学习动机。显然,他们没有强烈的英语学习愿望也没有努力学习,他们只是被老师、教学大纲、学校和社会“逼迫着”学习英语,说起大学英语这门课程,部分学生提及“学得很枯燥”“没有必要学”。

基于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基本理论模式,语言习得动机包括两种,一是综合性动机,另一个是工具性动机(Gardner, Lambert,1972)。综合性动机是指具有融入其他群体活动和文化氛围的愿望。这可以理解为,具有综合性动机的二语学习者学习口语是为了和母语者更好地交流,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目标语的文化。但是从访谈中可以观察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缺少综合性动机。学生在采访中抱怨称,他们几乎没有可能和母语者对话,对英语口语学习倾向于持负面态度,最后就演变成为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不想学—学不会—更不想学”。而另一方面,工具性动机指这种具有功利性目的,比如学习者学习英语是想通过某个重要考试,找一份好工作或者在工作中得到晋升。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背景下,很多英语学习者都具有工具性动机,他们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和找一份好工作。不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他们的专业和英语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很弱,更不用说要达到口语流利和准确的水平。

3.2.2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二语学习者

访谈中提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总是非常犹豫地开口说英语,因为他们不想自己太突出,也害怕说错了会没“面子”。很多二语研究者把这种课堂表现归结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特质。在香港曾经做过一项调查,Tsui(1996)发现超过70%的从事外语教学的外籍老师描述本土学生的共同点为:被动、安静、害羞和不愿意讲英语。在笔者的经验和课堂观察中也遇到相同的情况,学生怕自己的意见和其他人不一样,所以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上表明个人立场和观点。学生在访问中提到“我害怕犯错”“我害怕说错了丢脸”,可以推断出,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避免出错,都是因為他们要保持自我形象。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们在课堂上沉默不语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口语缺乏自信和害怕犯错。

3.2.3 英语学习焦虑

此外,二语学家认为焦虑也是影响二语者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Bailey(1983) 认为,“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渴望超越其他学生”很大可能会给学习者造成学习焦虑,高度焦虑甚至还会对语言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受访学生表示,他们在需要说英语的时候会感到焦虑,以至于哑口无言,有想法却无法有效组织语言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学生越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产生更强的焦虑情绪,进一步限制了语言习得。因此,高度的二语学习焦虑成为了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之一。

4 改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分析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发现引起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有外因包括母语环境影响、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内因包括缺少学习动机、受传统文化影响和二语学习焦虑。根据上述原因,本文尝试性地提出若干改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对策。

首先,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上转变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而并非仅是个授课者。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运用、实践所学知识。另外教师应在英语课堂上多运用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其次,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减轻英语学习焦虑。研究表明,易于焦虑的学生通常以沉默来避免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尴尬和批评(Tsui,1996)。教师应该正视二语学习者的这种焦虑,要试图了解其原因以及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创造性地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使焦虑的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获得朋辈的帮助和支持。另外,教师也应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性地表扬学生,从而增强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心。

第三,学生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增强综合性学习动机。学生应从根本上认识到增强综合性学习动机对二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应在课堂上配合教师的任务安排,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通过经常参与、深度参与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Bailey K M. Competitiveness and Anxiety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ooking at and

through the Diary Studies[J]. 1983.

[2]Gardner R C, Lambert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J].

Academic Achievement, 1972, 9(1):316.

[3]Hyland K. Genre: Language, Context, and Literacy.[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2, 22:113-135.

[4]Tsui A. 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Voic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1996.

[5]高桂玲. 英語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及其对策[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

26(2):102-104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高职院校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