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观照下的语文教学方略
2017-04-11葛磊
葛磊
一、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有基础性作用。
那么,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呢?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成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之核心。
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又将开始,要解决当前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就必须紧紧抓住“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牛鼻子。我认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于语用能力和人文修养上。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实践
(一)语用能力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表述凸显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就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单就读、写一篇文章而言,用一个字、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打一个标点符号以及全篇的结构组织、全篇的加工修改等,都是语文素养的体现,非要下大功夫养成好习惯不可。具体来说,我觉得“语用能力”的内涵就是传统语文教学所着重强调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
1.读。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把读看作一种享受,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大声念诵是读,不出声默读是读,古人所谓的“目治”是读,齐读、个人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表演读都是读。余映潮老师推崇的是“有味地读”。比如,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余老师让学生这样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这样“读”的指导,学生不仅能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还能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自然收获颇丰。
“学而不思则罔”,读还需要细细琢磨。读过一节,停一停,回头去想一想这一节说的是什么,这是一种好办法。一边读,一边自己多多设问: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用什么技巧才能写出——这更是一种好方法。读一遍不行,再读两遍三遍,在不明白或有疑惑处做标记,在警句处做批注——这很值得采纳。
凭着课内“读想”的能力,再阅读其他的书,这才能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能引导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我想,“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必需方法。
2.写。写作好比说话,但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有了需要才动手。“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写要让人读了明白,读了喜欢,读了有滋有味。因此,选择一些作文教学点,找到一些作文训练的分解动作,让学生习得一些作文训练简单有效的定式,增強作文学习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以袁源老师的作文课《我有一支棒棒糖》为例。袁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第一步,请大家隔着包装袋摸一摸它,然后用一句话写出摸上去的感觉。第二步,写下它的形状、颜色,然后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你的感受。第三步,用鼻子闻一闻,写下它的气味。第四步,好好尝尝,再用一个比喻句写下舌尖上的感觉。第五步,将糖咬碎,用耳朵听一听糖在你嘴里发出的声音,写下来。最后闭上眼睛,深深感觉这颗糖,写下它让你想到什么。
这一思路就是作文的过程化教学。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对教学主体学生的认知分析,将教学设计操作化、教师教学指导过程化、学生训练步骤化,形成“比较具体的,有相对固定步骤的,可以重新操作”的作文教学流程。
另外,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也是作文教学创新的突破口,需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开展路径。
3.听。听的能力训练在一线教学中常常被淡化甚至忽视。其实听和说都是阅读,而且在生活中是更为重要和广泛的阅读。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力、口语练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固然有英语是表音文字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则是基于对听说作用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大欠缺。
听一则故事,能够转述,能创造性复述,这是鲁迅、莫言等文学大家少年时练就的童子功。听清楚不误会是第一要务,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衡量人家的话正确与否、有无疏漏也是必要的,至于用词的选择、语调的特点、表现方法的优劣,也须加以考虑。这些都得到解决,对于阅读极有用处。另外,记录课堂笔记也是训练自己听力的重要手段。
北京四中曾经把文言文听写引入考试。要求听《屈原列传》三遍:第一遍为正常语速,第二遍是较慢语速,第三遍恢复正常语速。听完后要求学生按要求写出原文内容。这样的听力训练,学生既要对文本有宏观的把握,又要对微观的细节有一定的观照;训练符合阅读规律,并对培养读文言文的语感大有帮助。
在听童自荣朗诵的《岳阳楼记》后,王君老师设计了这样的“听”的环节:听了童老师的朗诵,你的心情怎样?童老师在朗诵的处理上有哪些地方给了你启示?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从朗读的语气来说,有的从某段的语速语调来说,有的从重音停连角度来说,还有的孩子甚至指出了童老师处理不够好的地方并自己做了示范。这样的“听—说—读”的训练,将“读”推向前台,把“分析”推向后台;让学生在听中模仿,在听中思考,这无疑是高效的阅读训练方法。
4.说。说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技能,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课前演讲是说,课上回答是说,课后交流同样也是说。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说与写能力强正是语言能力强的外显表现。
比如,余映潮老师在《我很重要》一课中设计了“说话”教学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演讲,篇幅100字左右,结尾的一句话是“我很重要”。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撷取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说出课文内容,教学思路清晰,课堂当然灵动多彩。
再比如,王君老师的“每日八点钟新闻播报”活动:每晚8点,由3名孩子在微信中各进行1分钟微播报,全面总结介绍班级情况,邀请家长定时聆听,鼓励家长评论。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任意选材、自由创作、快乐言说,由开始的胆怯到后来的“欲罢不能”。这既是口语训练,又是微作文训练;既是思维训练,又是情感训练。这真正将听说读写融为了一体。
(二)人文修养
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强调“文以载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我觉得很大一方面指的就是文化,还有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一项关键的核心素养。
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教师就要有大眼界: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要有经典诗词的底蕴,要有文学名著的积淀,要有文史哲知识的积累,还要能接地气——有大众阅读和孩童阅读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教师的视野影响决定着学生的视野,在这点上语文教师要当仁不让。
以董一菲老师的《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为例,教学设计体现了董老师教学的高度:一问,谢道韫为什么“大笑乐”?猜猜什么是“咏絮才”?你能看出谢道韫家庭氛围怎样?这个环节补充林黛玉判词和王谢家族逸事。二问,这样一个才女,你想知道她后来的结局吗?通过这段文字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谢道韫?环节补充《晋书》中相关文字。三问,谢道韫小时有文采,长大后风度如何?补充《世说新语》中王夫人有“林下之风”的相关文字。这节课还有《世说新语》小故事阅读、成语查找,学生交流“魏晋名士风度”等活动,从而将学知识上升到学文化的层面上去。只有这样的诗意语文,才能让学生在贴近文化的同时对抗功利,用诗意去观照人生。
笔者开设了“学语文,知文化”的校本课程,通过“节文化展示”“民俗展演”“南京的衣食住行演讲”“班级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拓宽语文课的外延。比如,结合中国节日文化的内容,我设计了“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专题的语文活动,通过一张张有趣的图片,丰富多彩的诗词朗诵,以及学生准备的一些实物展示,抓住节文化中的有趣因子,和学生在过节的气氛中学习语文。再比如,从吃这一学生最感兴趣的要素入手,和学生聊聊清明节的糕团,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吃的月饼和南京特产桂花鸭,春节的团圆饭包括节前的腊八粥等等,学生有了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冲击,从而“欲罢不能”。再比如和学生聊聊神话传说,介子推和寒食节的由来,三閭大夫的自沉汨罗江,牛郎织女缠绵悱恻的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等。然后再配以教师精心挑选或学生推荐的“节日美文(诗)”,以美的文字感染熏陶。最后教师和学生同题作文,师生在探索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中结束了语文课堂,却也将文化的种子融入到血液中延续下去。
语文素养的培养并不是朝夕之功,不能要求速成;还是要老老实实练“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认真不认真,是学得好不好的关键”(叶圣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