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的美点寻踪
2017-04-11许雯
许雯
如何教好教活散文?如何在教学中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抓住每一篇散文中的美点,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主动去寻觅这些美点的踪迹,是教好初中散文不错的方法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的点滴体会。
一、 寻踪构思的新颖合理
凡是编入教科书中的散文都经过编者的严格筛选,因此,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教师备课时对这些美点不仅要心中有数,更要有较为完善的预案,让学生找到突破口,去寻觅这些美点的踪迹。只有这样,才会有师生互动而温馨的学习氛围,才会有学生主体发挥到极致的主动性。萨特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寻觅美点的成功率就自然会高。
比如学习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采用了课件导入的方法,首先我在屏幕上推出了课文题目:阿里山纪行,让学生尽情浏览了台湾著名风景区阿里山优美的风景。在学生羡慕、惊讶的神态中,我提出问题:如果你饱览了阿里山风景,又想把这样的美景通过文字告诉别人,你准备怎样构思?学生深思熟虑一番后,我请大家阅读课文,去寻找反映作者行踪线索的语句。很快,大家找到了如 “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到了台湾中部城市嘉义”、“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到了阿里山站”、“穿过一片林区”、“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等句子。
大家自然归纳出课文的构思方法:移步换景。接着,我又是一问:非要用这种方法吗?可不可以换一种?经过合作讨论,大家认识到,这种构思是合理的,因为阿里山的迷人风光不是一处两处,只有以行踪为线索,才能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风貌神韵,才能在移动中让读者感受到阿里山的动态美和整体美。整个寻踪,构思新颖,教师除了引导,很少点拨,全是学生在文中细心地积极地寻找,学生的欣赏能力无形之中也随着阅读、品析、探究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二、 寻踪立意的高远隽永
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其主题的得来总是水到渠成。作为教师,不是把参考资料上的主题直白地告诉学生,那样显得牵强与僵硬,而是在教师适当地指点下,让学生通过积极寻觅文章高远隽永的立意踪迹,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文章的主旨,从而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比如,学习《鼎湖山听泉》(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書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文,作者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到不断升华的情感积累,透露出对人生独到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但这样的人生感悟绝非贴标签式的,而是通过鼎湖山之旅的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描摹,才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既是作家的高明之处,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怎么突破这个重难点?我用连环设疑法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逐步解疑,在合作探究中明晰主旨。
我设疑:鼎湖山风景美不胜收,作家偏偏只写听泉,难道是为泉而写听泉?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什么呢?找出作家感情嬗变的历程语句,想想这些心态的变化与表现主旨有怎样密切的关联?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吗?问题不多,但每一个问题都扣着主题,学生也就在这阅读、思考、讨论中寻觅、发现了“初闻泉声——进山见泉——爱上山泉——枕泉而眠” 的线索,领悟了作家的立意就是在这情感渐进的蛛丝马迹中渐次清晰并得到了升华,别具一格的隽永内涵就此得以完美地呈现。
三、 寻踪语言的精准传神
汉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方块字能组合成奥妙无穷的语言。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散文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如何能让学生在散文阅读中吸收这些精华呢?我觉得,师生有必要共同去寻踪、感受并细细咀嚼语言的精准传神,否则,难有顿悟与收获。
学习《济南的冬天》(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文前,我讲了唐朝诗人贾岛写诗“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的由来,讲了宋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绿”字几经思考才敲定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先寻找本文准确、鲜活、生动的语言,以语言为突破口去读懂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
学生也着实用心,找到了雪后山景树尖的“顶”字、山尖的“镶”字、山坡的“穿”字、山腰的“露”字。找到了用“小摇篮”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用“小水墨画”比喻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整个冬天的济南,还找到了很有个性的拟人句,如很有温情的一圈小山,秀美动人的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情态可掬的夕阳斜照下的粉色的薄雪等,通过寻踪魅力四射的语言,为学习梳理这篇散文,打开了一条宽阔的通道。当然,我没有就此打住,因为寻找到好的字句不等于就完全理解了这些字句,我抛出了一问:这些字句到底得体在哪?请说出你的理解。一个简单的问题又将寻踪语言美引向了更深一个层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22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