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导向

2017-04-10张鹏飞

社科纵横 2017年6期
关键词:话语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鹏飞 马 忠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导向

张鹏飞 马 忠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要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对此我们要坚持三个根本导向。首先是坚持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导向,其次要坚持在生动实践中开掘新理论空间的问题导向,最后要坚持以学术思维凸显民族气质的话语导向。遵循三大导向,有助于我们以时代高度和理论深度统一为视角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人民 实践 民族

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1]。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正确的导向,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

一、价值导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一)坚持人民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坚守

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即人民大众的立场,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立场。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P287),群众推动历史滚滚向前,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总结阐释理论。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P368),借助于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才可能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同时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之所以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因为人民至上贯穿马克思主义的本线,这尤其凸显在我党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上。我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为人民发展、由人民享有。毛泽东就积极号召共产党员要眼睛向下,拜人民为师。邓小平也曾归纳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4](P245),很显然,人民群众是我党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5]。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全面认真地理解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主动亲近服务群众,吸收来自人民的无穷智慧与经验;其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解决人民在乎、人民关心、人民忧虑的重要问题,将人民群众视为“全部国家生活的基础”[6](P166),忠诚于他们的根本利益,以他们的福祉作为党的最高诉求;最后要“站在民众之中”[7](P809),走群众路线,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5],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二)坚持人民性为党的理论新进展提供活力

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是因为人民性的主线推动了党的理论新进展。习近平针对改革发展进入深水期,全面小康进入攻坚期的现状,就执政为了谁,执政依靠谁,如何执好政掌好权等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重点提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统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本质上说,“中国梦”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人民之梦,彰显了党和国家以民为本的价值追寻。

纵观历史,我党的每一次理论突破都离不开坚持人民性的主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民不聊生,毛泽东思想密切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在指导和推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成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围绕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时期,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讨和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基本生活的要求,邓小平理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际相结合,在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又一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世纪之后,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呼声响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针对现实问题做到理论先行,凸显了以人民性为主线推动党的理论新进展的现实要求。

人民正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力量之源,这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基于人民的立场观察思索问题,根据人民的实践选择研究主题,把人民性落实在党的理论发展中,坚守人民本色,以人民所思、所盼和所愿为主线推动党的理论新进展。

(三)坚持人民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

思想是学术的灵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失去了思想,就失去了灵魂,这一思想体现在人民性上。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家性质,这决定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必须着眼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我国当下理论新进展的重要表现,“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1]。

之所以人民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是因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和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民。人民是理论生成的源头,离开人民的理论就会变成无根浮萍,人民的需要、人民的盼求和人民的希望打造并磨合出理论之基。纵观历史,只有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必须不忘初心,追源溯本,创造人民满意、人民接受和人民宣传的理论,真正实现学中干、干中学、以学促用、学行合一。

为此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坚持理论为民、应用惠民、教育优民的基本原则,着重把握人民作为主旋律、主色调的地位与作用,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理论生产的热情,解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难题;二是继承发扬“为生民立命”的志向和“兼济天下”的传统文化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传统士族的人生观,也是当下我们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究万物之理”或是“通古今之变”都以“为民请命”作为落脚点。这是对我们优秀文化传统的总结,也是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我们要注重承继这一传统,将人民性贯穿到中华民族整个理论脉络,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号召力。

二、问题导向:在生动实践中开掘新的理论空间

(一)实践性是理论创新主体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是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有关的创立者、研究者、宣传者的总和。”[9]根本上,理论创新主体的重点是理论创新的意识、能力,因而怎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研究的重大课题。

之所以实践性体现理论创新主体的根本特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的实践素养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状况,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主体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本质是关于创新的自我生成演化的意识,以现实实践为指导;其次是主体的创新素养培育,创新素养是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搞清实践与素养的辩证关系是培育创新素养的认知前提。最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模式的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刺激理论者的求知欲,细化理论创新的结构。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离不开实践性为导向,实践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主体的根本特征。

为此,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第一要坚持实践的科学导向。没有脱离实践而独立存在的理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10](P284),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必须直面现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应对挑战,让理论“踏稳走实”;第二是坚持创新为发展自觉。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属性”[11],也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者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原则遵循,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密切联系改革发展中的新常态,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创新意识生长的良好环境,助力党的理论创新发展。

(二)实践性为理论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需要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去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意识由社会客观状况决定,实践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具有现实性,决定理论的高度与深度。因此,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是制造“符合现实生活的观察方法”[2](P5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以实践创新协调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整合实践创新,“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正是坚持这一原则的理论创新结晶。

具体说来必须做到: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根于现实也解释现实,说到底“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7](P797),这就需要坚持理论和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辩证轨迹,锁定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向,不断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第二,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7](P801)办事的根本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追问新问题,建设适应新时代、新世界的理论,将“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实践性要求当前理论研究“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是习近平提出来要求当前理论研究要集中力量服务于建设改革中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可从三方面去理解。首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实质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口号,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最紧迫要求。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12]。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理论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的基本做法,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我国伟大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的必然选择。

其次,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是对我党优良传统的生动表达。“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遵循理论创新发展的一般规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彰显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3](P562)。从革命时代起,我党围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推翻三座大山为任务,到现今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任务,体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是对我们需要做、正在做的事情的回应,这一优良政治传统在当下也大放光彩。

最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诠释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为此必须第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主线,准确把握当下现实,不断推动理论的现实指导化。第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研究主脉,正确理解时代需要,不断助力理论的科学体系化。第三始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处理技巧,精确认知发展大局,不断促进理论的实践引领化。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就要永葆坚固的改革信念、笃定的开放意志和清晰的发展方向,运用联系、矛盾的观点准确把握新常态,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从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1]。

三、话语导向:以学术思维凸显民族气质

(一)民族特色的重点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权

学术话语权是话语权建设的首要方面,引领文化、科技等其他话语权发展。首先,中国学术话语权决定了建构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与水平。话语权主要包括理论、思想、价值、理念、议题、政策、主张,一个国家是否掌握话语权反映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注重概念提炼和意义阐释,拓展对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把中国价值贯穿于国际交流传播的方方面面,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其次,学术话语权是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国际话语权即“形于中,发于外”的权力,它具有双维性,即如何使自我推介能让在理论上和情感上人接受,这两个维度也分别对应学术话语和理论创新,意味着“理论说服力”和“理论说明力”的统一,因此学术话语权在整个话语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决定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潜力。为避免开除“球籍”,怎样让中国学术“发声”成了占领意识形态高地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4](P101)。

最后,学术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软实力指“文化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的统一”[15],其核心是话语权,并且这种话语权首先是学术性的。因为冷战后,由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都以学术作为支撑,比如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理论问题要用理论回应,这要求我们必须用论证夯实、逻辑缜密、结论明确的方式创造可以引起学术共鸣的作品,从根源上揭露这些西方霸权理论的不足,这使得国际话语权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术话语权的争夺。由于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学术话语权的优先性,坚守发展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条红线,站在提高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培养掌握学术话语的知识精英,进行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使学术话语权建设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参照系。

(二)民族风格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权,关键在于继承中华文化。习近平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中华上下五千年,积淀了特色的知识智慧,形成了特色的文化传统,塑造了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种优良的历史文化根基是我们的财富也是优势,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具体要做到:

第一,推动传统文化的时代化转换。中国传统文化是承接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诉求与目标追寻的宏观整体,表现显著的民族特色、风格与气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之源”[16](P16),“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17](P534)。但这并非直接挪用传统文化指导我国现实建设,因为传统文化是良莠并存的。“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流”是“源”长久的保障,水不流,源就会发臭、坏死,对此必须遵循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规律,去粗取精,以传统为先声、以历史为支点,以未来为导向,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6](P17)。

第二,服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8](P332),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行动向导。但是马克思主义归根究底是一套方法论,不能直接解释和解决中国当下的实际问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本土化改造”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内容上必须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形式上要恰当合理地运用民族语言解读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气质。显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贯通融合的过程,它弥补了马克思主义“拿来主义”的误差,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外来化的研究思路与倾向,创造了讲“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

总之,我们要擎起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的旗帜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代表着回应历史潮流的最高形态,其相遇代表着世界优秀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我们要重视其贯通对话,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抱负与胸怀,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武装自己的头脑,固思想之元,补思想之气,探寻自己的发展规律,解决自己的发展难题,不仅做“黄昏起飞的猫头鹰”,还要做“高卢报晓的雄鸡”。

(三)民族气派要求在世界视野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语和声音

发展具有民族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落脚点在于提高自身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1],不能自说自话。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话语体系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通融生成的结果”[1],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建设实践,从中提炼概括总结的鲜活话语,形成的归纳阐述中国道路、中国精神的对外表达方式,它不仅是一套规范性的学术体系,也是一套指导性的实践体系。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之点,它在某种意义上承担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化、常态化和实战化的责任。此外,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话语体系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迫切要求。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权的前提与基础,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话语体系是实现与世界话语沟通对接,创造出让外国受众也能愿意听、听得懂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的关键所在。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话语体系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倡导国际新秩序以及构建全新大国关系。这是因为倡导国际新秩序、构建全新大国关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新型国家理念。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世界和平发展大局,打造中外良性互动氛围,确立自由自主、和平共处、互惠共赢的国际交往原则,不断协调疏导国际利益冲突矛盾,提供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国家合作机制,为国际矛盾“活血化瘀”、为国际冲突“上药疗伤”,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先进理念引领世界新秩序,实现“由基于战争冲突的‘权力政治’向基于制度机制的‘规则政治’的转变”[19]。从现实来讲,“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等,在世界视野提高中国话语力量,展示中国理论的魅力,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用担当承载责任,用行动诠释使命的大国风采。

另一方面是塑造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形象”是国家间联系、影响和作用的基本“肖像”,对国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风”、“中国元素”等词语频繁出现在全球传播中,华为、中兴等跨国公司的上市、坦赞铁路的顺利通车、利比亚撤离华侨等事件强化了我国“诚信务实、友好互惠、自主负责”的良好形象。但也要清楚看到,国外不少势力不遗余力地抹黑丑化和排斥敌视我国,试图将我们生生拽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漩涡中。因此我们必须围绕“中国话语”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坚守正面的国家形象,对敌对势力的污化、丑化和邪恶化的言语行为“零容忍”,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做必要斗争,向外界传播真实的可亲可爱可敬可信的中国。

综上,坚持以人民性为价值导向、实践性为问题导向和民族性的话语导向构成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遵循。遵循这三个导向,有助于我们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构建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6]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9]王来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9(8).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梁树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1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35.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15]骆郁廷.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3(1).

[16]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9]构建新型大国关系[N].人民日报,2013-06-04.

B0-0

A

1007-9106(2017)06-0096-06

张鹏飞(1992—),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马忠(1974—),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话语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