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工匠文化建设
2017-04-10李忆华
李忆华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论高校工匠文化建设
李忆华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工匠文化的衰微让高等学校为之蒙羞。重拾工匠精神,探索高校工匠文化建设新路,关键在于汲取地域文化养分,培厚高校工匠文化土层;以人为本,把工匠文化融入师生的生活日常;创设良好环境氛围,促进高校工匠文化的传播。
高校 工匠精神 工匠文化 建设路径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基石。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制造、使用和改进生产工具的历史。工匠是制造、使用和改进生产工具的主体,在制造、使用和改进生产工具过程中所形成的工匠文化,造就了百业兴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工匠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工匠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高校工匠文化的价值,加强高校工匠文化建设,把工匠精神融入办学实践,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
一、高校工匠文化的意涵、特征及其价值
高校工匠文化是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涵盖师生行为、学校制度、校园环境、校风学风等要素的聚合体,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办学理念、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的累积与凝聚,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校工匠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左右和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教化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工匠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匠文化涵盖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形态”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场所、校园景观、教学实验器物等。精致、优雅、处处彰显工匠精神的校园物质文化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纯净心灵,陶冶性情。二是蕴含工匠精神的高校行为文化,即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精神、职业素养、文化品位等,它是高校师生践行和坚守工匠精神及其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三是融入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制度以及制度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校风、学风。制度文化制约着高校师生的行为方向,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追求卓越的办学质量提供保障。四是引领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即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气质和鲜明个性,办学理念、教育信仰、价值追求等它的外化形式,它是高校工匠文化的核心。
高校工匠文化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独具一格的精神气质和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忠诚敬业为匠心之基。忠诚敬业是一个人生存与成长的基础。忠诚源于心灵深处,付出了忠诚,就能收获到信任;敬业是一种神圣的天职,表现为对工作尽职尽责。忠诚与敬业相互交融,它们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既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怀,也是勤业精业的职业素养;既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价值准则。在组织发展与员工生涯规划中,忠诚敬业最大的受益者是员工。一个人只有恪守职业道德,任劳任怨,竭尽所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在敬业中寻找工作的乐趣,在付出中收获到卓越成就,才能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古往今来,工匠都是忠诚于自己的工作,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做值得一生去追求的事业,不因时间和金钱而动摇内心,敬业执着,打造行业优质产品,获得业界和大众的美誉。忠诚敬业是高校师生在做人、治学中最可宝贵的品质,忠诚敬业精神是高校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构成高校工匠文化的基础。高校的发展前进,离不开师生忠诚敬业的人格力量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对于高校师生员工而言,忠诚敬业表现为拥有优良的教风和学风,绝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而是把身心彻底融入学校,忘我工作,乐此不疲,甚至陷入痴迷程度。“泰山不拒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愿景心怀忠诚,对职业敬畏、认同,以主人翁的心态做好份内的事情,才能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第二,严谨求实为匠心之本。严谨意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专注细致。既不心浮气躁,又不好高骛远,既不是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又不是急功近利、敷衍塞责,而是把做好事情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上,步步为营,步步精心,步步为赢,努力把手头的事情做精、做成功、做出彩。求实的精神、态度和行为是一个人的基本德行。求实不是投机取巧、懒惰懈怠的浮躁,而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专业。求实与求真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等值性,它常常也被理解成对真理的探索,即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严谨求实的责任义务是工匠在职业生涯中生成的品性。因为有了严谨求实,才有了专注、坚持,因为有了专注、坚持,才有了梦想照进现实,得以誉满天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家业兴盛到国富民强,靠的是这种严谨细致的过硬作风和勤劳务实的优良传统。严谨求实是高校工匠文化之本。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而艰辛的工作,没有科学、理性的精神,没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是绝对不会有真正的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实现高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摒弃急功近利思维和飘浮作风,尊重教育规律,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埋头苦干,为所当为。
第三,追求完美为匠心之魂。工匠精神指向的不仅是严格的生产要求,更在于以近乎严苛的技术标准、近乎挑剔的审美理念、坚如磐石的“零缺陷”法则,赋予产品“质”的灵魂。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工业化时代,工匠们虽然每天机械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是他们从不跟别人较劲,只跟自己较劲,精心打磨自己的产品,精心考究细节,于细微之处追求至臻完美。他们深知,精微的偏差决定产品品质的高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零件,都至关重要;从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到走向市场,乃至用户的消费体验,都非常关注。他们深知,只有用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并执着坚守,才能获得业界的肯定和称赞。正如陆游诗中所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陆游诗《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这种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工匠文化的之魂。没有这种一以贯之追求完美精神的支撑,高品质的产品就无从谈起,工匠精神则荡然无存。这一精神延伸到高等学校,就是构建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永不止息追求卓越,既要重视铸就学术领域中的“能工巧匠”,打造学术精品;又要重视造化新人,培养高质量的经世致用人才,擦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教育品牌。
第四,“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为匠心之境。“工匠精神”不仅是自我激励的产物,也是坚持坚守的结果,更是一种立足长远的创新境界。[1]2015年,央视播放《大国工匠》系列专题片中,没有专家,没有领导,只有生产一线的工匠。在他们的骨子里,地位和财富并不重要,满怀热情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技艺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执着追求至真至美,才是真正的精神寄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匠人们这种尊重劳动、对所从事的职业善始善终并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的虔诚信仰,薪火相传,创造了璀璨的历史和精彩的世界。高校师生“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对这种职业敬畏、执着的价值取向的高度凝练,二者一脉相承,在思想内核上是相通的。高校是一个探索真理和研究学问的知识殿堂,尊重真理、探索真理是高校工匠文化的重要内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开展学术研究,需要一群基于共同价值观、共同理想的人,需要凝聚群体的智慧,不忘初心,坚定崇高的学术信仰。只有恪守匠心,保持对前见的价值热情并审慎反省,大胆追求真理,才能产生一流的原创性成果,培养道德高尚、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科学前沿的人才。如果不能彰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大学就会失去其本真,更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
二、大学工匠文化的衰微
毋庸讳言,当前高校工匠文化衰微已是不争之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逐功利,舍弃理想信仰
品质和操守,比工匠的生命更重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工匠决不容许手头的产品毁于自己的操守和不起眼的瑕疵上。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信念和精神是灵魂。大学之道,在于精神层面上的求“善”和器物层面上的求“能”。大学之道在精神层面上,在于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探究知识的最高境界,这即是所谓的“善”。大学之道在器物层面上,在于教给学生真理的同时,合理地安排课程体系,使得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为我所用”,教会学生求生的技能,即求“能”。[2]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当中,有的教师把个人名利摆在第一位,把教书育人当做第二职业,不潜心做真学问,热衷于学术运作,沉迷于搭人脉“捞外快”,做网络红人、学术明星,甚至从事不道德乃至非法的谋利活动,为某些既得利益者“背书洗地”。与此同时,不少大学生的理想由从前“我要做工程师”,“我要当科学家”,变成“我要票子房子”。还有不少大学生认为读书没用,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得过且过;逃课成了习惯,集体活动不参加,公共课不上,选修课不上,专业课刷手机成低头一族,写论文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应付了事。一些大学生在美好的大学时光里表面上看似忙忙碌碌,而实际上却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凡此种种,已经影响了高校工匠文化的培育与弘扬。
2.忠诚敬业精神弱化
忠诚敬业是现代公民的必修课。对于从业者而言,忠诚敬业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精神追求。能工巧匠炼就高超的技艺,打造产品精细,荣耀于世,靠的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把忠诚敬业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灵魂深处。当下大学校园,正是少了这种精神气质,一些学校为上博硕点、创重点学科等,通过资金运作变相行贿;一些教授、专家把学术和科研当作名利场,利用手中的学术权力、学术地位和社会关系掠夺、瓜分学术资源;一些教师和研究人员申请课题、奖项只为评职称需要,甚至课题代做、论文代写、抄袭剽窃等等,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消解对教学、科研的热情,只求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还有,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大学生存在自私、偏执等心理现象,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在没有进入职场之前,其择业观就已蒙上厚厚的功利尘埃,强调奉献与索取成正比,心中有成就事业的愿景,但缺乏忠诚敬业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眼高手低,做事敷衍塞责,弃敬业忠诚的职业操守而攀比薪资待遇,工作一不顺心就轻言放弃、频繁跳槽,常常让用人单位伤不起。
3.浮躁之风蔓延
大学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可以短时间内通过建设得到改善。但是,大学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精神内核,需要经营,需要积淀。当下大学浮躁之风抬头为不争之事实。例如,一些高校把精力花在频繁更换校名上,希望借“名”改善高校形象,有的不顾实际条件“升格”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办学术型、综合型大学,实际上只有“量”的扩充并没有“质”的提升;一些高校领导频繁变动,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也因人为因素随之发生变化,高校在随意多变、反复折腾中迷失了“自信”与“独立”。如果办学理念多变,办学特色、大学文化如何形成?而过度量化的高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让教师凭“工分”评职称、领津贴,加剧了急功近利和浮躁学风蔓延。不少教师把教学、科研当做晋职晋级的阶梯,撸起袖子追求数量、追求速度,跟踪前沿的多,真正原创的少;不甘坐冷板凳的多,精益求精的少。那些不会投机取巧、不会来事,只知道踏踏实实教书育人、做学问的教师被人瞧不起;善于拉关系,游走于官学之间的人,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被人羡慕。在这一氛围下,一些学生不够珍惜学习机会,对待专业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试作弊、毕业论文临时抱佛脚等现象成为常态,吃苦耐劳、专注认真的工匠精神荡然无存,动手能力滞后,“技”与“道”背道而驰,不少大学生毕业后虽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这一浮躁的大学病,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埋下隐患和危机。
三、加强高校工匠文化建设的路径
建设工匠文化是高校的重要时代使命。推进高校转型发展,迎接“双一流”挑战,必须重拾工匠精神,不断探索高校工匠文化建设新路。
1.汲取地域文化养分,培厚高校工匠文化土层
工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匠精神在中国历经超越五千年的发展,所累积的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国工艺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最具国家文化意义的特征与代表。从陶器到玉器,中华人类早期文化所表现出的创造精神与精湛工艺,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并在提升、丰富中使之传续与发展。一部中华文明史凝聚了每个朝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灿烂的中华文明有不一样的地域文化。能工巧匠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物产,在手中诞生的一件件精美器物,承载着丰厚的地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和技艺,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志和符号。每一个追求至善至美的巧匠、每一种精湛的工艺、每一件精美的器物背后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记忆或故事,这些记忆或故事在凸显匠人生动而独特的精神追求的同时,也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搭起了一座文化传承的桥梁,为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地域文化为高校工匠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高校工匠文化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每一所高校的工匠文化都会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折射地域文化的特征。建设高校工匠文化,首先要地域文化中挖掘、提炼和传承工匠精神,从地域工匠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养分,培厚高校工匠文化土层,用工匠精神助推高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2.以人为本,把工匠文化融入师生的生活日常
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建设高校工匠文化,必须把工匠文化融入师生的生活日常。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于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把工匠精神植入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用工匠精神来涵养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以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来诠释高校工匠精神。以工匠文化培育为契机,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力。高校教师要以学术大师、工匠大师为榜样,对待教育事业爱之至深、干之极致,在教学技艺上追求精益求精,在科研学术上严谨求是,知行合一,锻造学术精品。“技进乎道”,坚持文化自觉,把“工匠精神”根植于心田,体知躬行,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本。教师要把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之中,结合专业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技能学习的专业化态度,课程建设充分融合企业用人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各项专业化的标准,精益求精地完成学习任务。[4]“电脑里种不出庄稼”,特别要重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和技术开发,在技术技能培育活动中磨练工匠精神。为培养学生“专”“精”与博通融合的“一技之长”,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知识结构、职业倾向、个性心理等因素,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培养,发展一技之长,精通一门技能,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教学、专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把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内化为个人的职业气质,引导学生塑匠心,做匠人。匠人可贵的专注、执着精神,并非抱残守缺,而是强调革故鼎新。因此,在专业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追求精益求精的技能,更注重在精神传承中不断创新。
3.创设良好环境氛围,促进高校工匠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建设高校工匠文化需要宽松的环境与温润的土壤,需要高校、政府、社会多方助力。
从高校的层面讲,要重视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形态”工匠文化建设,科学规划高校景观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主题展示、建筑风格等方面充满匠心追求,充分诠释和展示工匠文化的内涵,自然地融合工匠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元素,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规定、条例、措施、办法等为细化配套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把工匠精神中的规则意识、制度敬畏、严谨作风融入高校师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高校工匠文化培育的机制。在校园文化生活建设上,以“工匠精神”雕琢校园文化精品,以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宣传载体,让工匠精神沁入师生的心扉,在潜移默化的艺术氛围中体悟工匠精神的意蕴。
从国家、社会层面讲,首先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业及其市场的规范和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及其服务的质量和品质,让工匠精神成为百业兴旺的内驱力,用工匠精神锻造更多的“百年老店”。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重塑“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句妇孺皆知的谚语的内涵。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优秀技术工人的先进事迹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知识与劳动的尊严等方面的结构性调整,为优秀技术工人提供与其贡献相称的薪酬与福利,让“诚实守信、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主流价值观在各行各业生根、开花、结果。
[1]金正波.失初心 不走心(关注“工匠精神”缺失问题②)—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EB/OL].来源:人民日报,2016-04-26(20),http://society.people.com.cn/ n1/2016/0426/c1008-28303597.html.
[2]刘尧.中国大学的十大缺失[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22.
[3]陈履生.工匠精神是民族文化传统和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EB/OL].文艺报,2016-03-18,来源:中国作家网,http: //www.chinawriter.com.cn/meishu/2016/2016-03-21/267991. html.
[4]余源.用“工匠精神”锻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EB/OL].来源:北京晚报,2016-06-03(09),http://education.news.cn/ 2016-06/03/c_129038832.htm.
G641
A
1007-9106(2017)06-0162-05
*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与转型研究”(15YJA880034)。
李忆华(1968—),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