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2017-04-10索越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写作阅读

索越

摘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人材培养的核心,也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意义重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主要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应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氛围。

关键词:阅读 写作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关于语文学科的思维本质,朱绍禹教授曾有明确的说明。他说:“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 正因为思维是语文的本质所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一.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1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欲望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向同学们讲清创新意识的含义;利用古今中外新人才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置趣味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 把握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特点

创造型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不同于普通学生的表现。在学习内容上,创造型的学生不满足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而是自己对求知世界的探索;在学习态度上,创造型学生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思考问题的领域和方法不为老师所左右;在时间安排上,创造型学生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学,除了完成课堂作业以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阅读课外书或从事其他活动上;在学习目标上,创造型学生不仅获得书本和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对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批判的吸收。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朱智贤认为,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都正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加强。我们应抓住这个时期,大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使他们将来成为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奠定基础。

1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 鼓励学生质难问疑

勇于创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2) 教师要精心设疑

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巧设疑问,用课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步步深入地去进行思考。善于设疑的教师,不但能在有疑处设疑,更应善于在无疑处设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去深入思考问题,去解决疑问。从而大大提高思维的积极性。

新课导入处可“设疑”。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效的新课导入语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所需要的教学情境之中。例如: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可以从鲁迅童年的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说起,继而引入他的童年生活中那个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不但会讲故事,还有“伟大的神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长妈妈究竟有怎样的“神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可“设疑”。教师如在课堂教学中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这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这样做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无疑处可“设疑”。宋人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时也会让我们发现此处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觉得意味深长,感觉到恰是作者匠心妙笔之处。

2 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以形象性或直觉性为基本特征的,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永远和创造性思维不可分割的联系着,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1) 扩大生活和知识积累

想象是對已有表象的重新组合和创造,因此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要有丰富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因此,创新能力的体现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因此,创造型学习要丰富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

(2)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自主创新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

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这句话是《 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最好的解释。由于发散性思维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寻求变异探索解决问题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所以它的思维途径具有多样性,思维过程富于变通性,思维结果富于独特性。学生语文水平高低,是否具备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强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吉尔福特说过:“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的最明显的标志”。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气氛,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教师就是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写作阅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