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017-04-10赵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提问语文教学

赵琳

摘要:在小学阶段中语文学科是比较重要的一门科目,学好语文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只有会提问才能激发其的主动学习意识,进而去深入的研究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提问

G623.2

当前新课程标准强已经应用在广大的小学中,新课程提倡的是学生要自主、合作,应用探究的学习方法,要较好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中引导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提问已经成为了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了,主要是学生要根据老师的引导或者是同学的讨论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效果。提问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达到较好的发展,还能够使学生的认识不断的深化,使学生的参与与合作意识的不断的增强,使语文的课堂气氛达到活跃,从而有效的使课堂效率提高了。但是并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的,即使全部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但是如果组织不好,也是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的。为了使课堂提问更加的有效,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进行相关的研究。

一、要创设宽松的提问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提问

其实现在的小学竞争压力也是很大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比中学、高中的学生压力小,还有就是有一些老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是很少的。要达到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的去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老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要保持亲切感,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参与提问,勇敢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在教学《老海龟的悲剧》这一课的时候,我通过情境与语言,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去有效的讨论,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在讲到“老海龟终于无言以对,惭愧的低下了头”这一句的时候,我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老海龟低下头的图片播放出来,这样就使学生很直观的看到了老海龟当时的表情、动作等,学生就会很深刻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老海龟为什么要惭愧的低下头吗?老海龟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你觉得产生这一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学生纷纷积极的讨论起来了,将自己的想法和别的学生分享。老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提问探讨中来,这样让学生感觉很轻松,学习起来是自由的、快乐的。我们感受到:宽松的氛围是推动学生积极进行提问的催化剂,效果很好。

二、要把握适当的提问时机,使提问能够高效的开展

要使课堂的提问达到高效,老师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原来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提问的时候太随意了,所以导致学生的探讨的兴趣不浓厚。对此,老师要充分抓住合适的提出问题的时机,比如突出重点时、疑难问题不得解答等有利的时机,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提问,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使得提出问题能够锦上添花。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1.在课题中寻找问题。俗语说:“题好文一半”。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但是同时许多问题也隐藏在其中。在学生接触到课题之后,让学生在课题里提出一些问题,这样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与能力被较好的培养起来了,而且学生对提出问题有了较大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被大大的激发了,再对课题进行反复的深入的推敲,是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的中心与结构的。在讲课的开始部分就埋下伏笔,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大大的激发出来了,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学习,他们的脑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围绕课题来运转,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2.在课堂中寻找问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通过扣题质疑,学生对阅读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带着题疑反复的进行阅读,把文章读通、读懂、读熟,將文章的重点读出来,读出情感。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在读中解疑,学生还能够产生新的问题。一直到学生读到位了的时候,原来的疑问得到了答案,这个时候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新的质疑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地质疑,或者是从文中关键的内容上进行设疑,或者是从语言运用上进行设疑,或者是从课文疑难点上进行设疑等等。

3.在课堂结尾寻找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在情感上也与作者产生了较好的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让学生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会是更有价值的,对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升是更显著的。

4.对书中的插图进行提问。当前我们应用的教材是图文并茂的,其中的插图很形象直观,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来对插图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进行较深刻的思考,并能从插图中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找寻,这也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5.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对问题的提出表面上看作为一种活动,但是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所学习的内容初步进行感知与整体把握的重要过程,在这之中肯定要有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的思维活动。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其实就是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创造力。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是很有利的。

6.小组讨论提出问题[1]

小组讨论提问指的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计讨论的问题,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将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记录,再将结果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应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提问的能力,促进讨论的氛围更加的热烈,效果更加的好。比如:我在教学《风筝》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应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提问,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各小组的看法都是集合了每个组员的观点的,他们相互的取长补短,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了。

总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但对提高学习质量有利,还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长远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董淑霞.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23(22):56.

猜你喜欢

提问语文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