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10李健平
李健平
【摘要】围绕以培养中职学生就业能力为第一要素,探索和创建中职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思路,为我国模具制造产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项目教学课程;做中学,做中教;以产促教,以产带教。
【中图分类号】TG76-4;G642.4
引言
随着模具工业的不断高速发展,社会对模具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年)》“职业教育”部分所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中职模具专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优化模具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以“做中学、做中教”为培养中职学生的教学理念,以市
场和企业需求的适时变化为契机,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培养出更多既有一定动手能力又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的重要性
(一) 模具专业课程的特点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相关课程,例如:冷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 CAD /CAM、数控加工机床等都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机结合,使课堂上理论教学难懂、抽象,学生们似懂非懂,学习兴趣下降,真正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时学生又觉得无从下手,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特点,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 项目式教学法的内涵与优势
所谓项目式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合作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知识,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式教学法优势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为中心,教学主体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项目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纯的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求知型转变,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在较短的见习期内适应岗位需求,快速融入企业所需岗位,使学生在走出校园,就能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
二、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的教学环节
项目式教学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即: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成
果归档。
1、确定项目任务。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综合学过的专业课程,结合生产的实际实施一个产品生产的综合项目教学,提出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终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计划。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围绕项目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经过教师确认后,明確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
3、实施计划。学生根据各自在小组的分工,按制定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一般采取“做中学、做中教”的方式,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检查评价。一般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分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给出建议和措施。
5、成果归档。对各小组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归档。
三、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传统的模具专业教学中,《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模具 CAD /CAM 实训》和《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其课程设计题目是彼此独立的,是在相关课程教学完成后分别集中进行。设计题目综合了各自课程的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很必要的,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不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模具人才的需求。
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是将学过的《模具绘图》、《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模具 CAD /CAM 实训》和《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等课程结合起来,通过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使学生完成塑件设计、模具设计、模具零部件绘图、加工生产、产品检验等生产流程,让学生得到整体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下面以2013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工《小夹子注塑模具》为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本项目适用于中职模具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生需要掌握全科专业课程,此项目教学可以把全部专业学科融汇到一起,通过实训教学,以“做中学、做中教”为载体,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模具专业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完整一套模具的加工流程,完成《小夹子注塑模具》的加工。
(一)实施过程
将学生 7—8 人分为一组,各小组确定一个项目负责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保证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既有共同的部分( 重要的知识点要求每个学生都得完成),又有不同的部分,如:模具设计中的工艺计算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且要求每个学生完成模具中不同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和编程模拟。
为了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班级的整体情况调整、控制好项目的进度,合理分布项目式课程的学时。在项目实施中,学生始终处于“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确定了项目任务后,便要围绕该项目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先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工作计划包括产品图纸的绘制、模具图的设计、工件的加工方案及实施过程、CAM编程、模具的装配、检测和装机调试等内容。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先要确定学生各自在小组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
产品的造型和模具的设计,经过学生们讨论达成共识,确定产品的尺寸和模具的结构形式。交教师确定后,由学生通过学过的电脑软件将产品结构图和模具结构图设计绘制出来。《小夹子注塑模具》总装图如图一所示。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的模具绘图、注射模结构设计和AutoCAD、Pro/E 和 Solidworks 等方面的知识,以检验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的综合能力。
模具设计完成后,可按照其结构拆画各零件图(零件图略),对所使用的标准零件可列出清单进行采购。
在模具的加工制作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零件结构,学生可从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对材料
进行粗加工着手准备,其过程即可合作完成,也可单独完成。
在加工各零件前,学生们要先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数控铣床、电火花、线切割及台鉆等设备的使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设备来完成所有零件的加工。对不会操作的设备,可通过教师的集中指导和培训,使学生掌握独自操作设备的方法后,再来完成零件的加工。
在加工完零件后还要对零件的结构尺寸进行综合检查评估,以检验加工过程所完成的质量状况,最后对模具进行装配和调试,加工完成后的模具如图二所示。
试模前,先把加工好的模具装配于注塑机上。试模时,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试模过程是制造塑件的最后一个工艺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使学生熟悉注射工艺过程以及模具调试的各种相关知识。
(二)小夹子注塑模具专业技术上难点分析
小夹子注塑模具的结构由注塑机的类型和塑件的结构特点所决定,模具由动模和定模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而定模则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注塑时,动模与定模闭合后构成浇注系统及模腔,当模具分开后,塑件或啤件留在动模一边,再由设置在动模内的脱模机构顶出塑件。
注塑模推出机构有导向机构,成型零部件,型腔,浇注系统,加热与冷却装置,排气系统,支承与紧固零件。小夹子注塑模具最突出的重点和难点是结构组成。以下是具体分析:
1、模腔
模具中用于成型塑料制件的空腔部分,模腔的形状与塑件的形状必须一致,模腔一般由型腔、型芯组成。
2、成型零部件
构成塑料模具模腔的零件统称为成型零部件,通常包括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成型塑件外部形状)。
3、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流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分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个部分,是由浇口套、拉料杆和定模板上的流道组成。
4、导向机构
为确保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准确对中而设置的导向零件。通常有导向柱、导向孔或在动模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
5、推出机构
在开模过程中,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有的注射模具的推出装置为避免在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还设有导向零件,使推板保持水平运动。由推杆、推板、推杆固定板、复位杆、主流道拉料杆、支承钉、推板导柱及推板导套组成。
6、冷却与加热装置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而设置的冷却或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一般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道,加热则在模具内部或周围安装加热元件,如电加热元件。
7、排气系统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为了将型腔内的气体排除模外而开设的排气系统。一般由分型面间隙、型芯、型腔间隙或排气槽排气。
8、支承零部件(结构零部件)
用来安装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及前述的各部分机构的零部件。支承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可以构成注射模具的基本骨架。
(三) 检查评价 完成项目任务后,要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小组评价,然后由教师对项目的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教师评分一是以能力为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二是实行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动手实做、产品制作、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完成学生评价。综合三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以及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四) 成果展示归档 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成功感。对相关的成果、文件资料进行归档。
四、项目式教学课程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项目式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教师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要求教师教学方法要形象化、多样化,要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切忌概念化、抽象化。
五、项目式教学课程对教学实习基地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
教学实习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参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场所。实习基地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实习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更新设备,并从实战角度出发,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引进校园,使项目式教学涉及的项目与企业生产保持零距离,从而保证学生走出校园,就能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快速融入企业所需岗位。
六、构建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
为了和企业接轨,加强对人才质量的培养,在学生、学校评价的基础上,可以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评价。一是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价方案和标准的制定,引入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二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邀请企业外聘专家、兼职教师从专业技能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三是学生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师傅)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采取社会评价,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质量评价方案和标准的制定,引入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标准等。
结束语
通过创建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项目式教学对培养中职模具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职业教育体系中众多不符合要求的教學环节、模式都需要改革,好多课题还要做深入的研究。总之,我们必须改变当前“以学校理论主导的线性系统的学习模式,逐渐形成学校实践主导的环形系统的学习模式和校企合作主导的协同系统的学习模式”,加大实训教学,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世友; 周光宇; 唐海波 《模具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中国职业
教育 2015(12期)
(2)王仁志; 何幸保; 李邦彦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具制造
2014(4期)
(3)郎丽香; 田梦; 孔智《模具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辽宁高职学报
2011(4期)
(4)傅建钢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职教通讯
2014(10期)
(5)陶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0期)
[6] 王相,凌华. 项目化教学法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轻工业. 2011(01)
[7] 金彩善.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8] 张红兵. 基于工程项目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8(02)
[9] 邓万国. 奥地利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培训中的应用[J]. 模具制造. 2008(06)
[10] 黄晓燕. 项目教学在模具专业中的运用[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11] 韩森和. 论高职模具专业模具设计能力的培养[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12] 马鑫. 《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教学体会与思考[J]. 科技信息. 2012(11)
[13] 金莹,张小粉,淮妮.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模具专业中的应用与研究[J]. 模具工业.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