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鉴赏巧抓诗眼

2017-04-10蒲加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江楼诗眼汪伦

蒲加龙

诗眼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使形象鲜活,意味深长,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

一、从思想情感上体会诗眼

诗眼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赵嘏《江楼感旧》诗云:“独上江楼思渺然,风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整首诗歌的思想情感都是围绕“思”字来贯穿全篇,先写思的原因独上江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形象表现出凝神沉思的情态,再写思的环境“月光如水水如天”,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意境幽美恬静。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诗人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如今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漂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惆怅之情,正无声啃啮着诗人孤独、落寞、凄清的心。

柳中庸《征人怨》诗云:“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是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前两句就时记事,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表达了边地生活的单调困苦不尽无穷,厌倦之情。诗人不仅从哪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情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怨气候酷寒,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显示出一片萧杀凄绝的景象。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征人联想到青冢附近的黑山,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既显示了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表明了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

二、从修辞手法上品味诗眼

诗歌具有高度简洁凝练的特点,诗歌语言常是高度个性化,常通过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等表达语意,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歌流露出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全文的诗眼在“深”字。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谊,水深情深自然联系起来,自然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桃花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深”字巧妙地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儿境界全出矣。“弄”将人的感情、动作移之于花,表现花的精神、活力。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线。当时没有月亮,只是云层厚暗导致的,而风初起时,自然不可能顿时把厚暗的云层吹破一部分,在这罅隙出露出了碧天。但是云破出未必正好是月光所在,而是过了一会儿之后月光才移到了云开之处。

三、从词性上把握诗眼

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有的是时候改变诗歌语言所用词语的词性是最主要的诗歌语言变形手段,而这些词性改变的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所以,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常常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蒋捷《一剪梅》“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是将形容词“红”与“绿”活用为动词,创造性地利用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时光的奔驰。诗人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这一特征,从视觉上对“时光容易把人抛”加以补充,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红”和“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再各加一个“了”字,从动态中展示了颜色的变化,不仅写景,更是在抒情,抒发对年华消逝的慨叹。

注意动词,恰当的动词在描摹、传情、绘景上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王维《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突出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月出惊山鸟”一个“惊”字写出了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页带有新的刺激。

注意形容词,形容词在诗词中起到修饰作用,让诗词语言更生动形象,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了环境之孤苦,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更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孤城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更是可知人心之寂寞凄苦。

注意数量词,诗人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在诗作中有时会产生隽永的诗情。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已经满园,而且满得关也管不住了,进园逐一观赏,该是多么的赏心乐事,然而进不去,只能在墙外看那出墙来的红杏,而仅仅只是一枝,这不是莫大的遗憾,可是这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集中表现,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这是一种余味无穷的美的享受。

注意副词,恰到好处的副词可以达到化呆滞为流动的美学效果,成为诗眼。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只”与“惟”,通过今昔对比将前面的威武、胜利、富贵、荣华统统淹没,只留下荒凉与凄楚,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和“空”互文,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渗透到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容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表达出来,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总之,“诗眼”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

猜你喜欢

江楼诗眼汪伦
阅江楼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诗眼
填一填
读故事编故事之《赠汪伦》
江楼夕望招客(节选)
江楼旧感
泪别汪伦
《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