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归’吗
2006-10-21王学利
某地市期末考试出了这样一道考题:王维诗《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答案是“归”字。其原因是该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晚归图,作者赞美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想起自己官场险恶,萌生退隐之意。阅卷老师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本诗的诗眼应该是“羡”字,不应是“归”字。因为羡字比归字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退隐之意也得以恰到好处的表现。
《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归”字还是“羡”字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后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先从诗眼这一文论的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看。
诗眼这个词最早见于苏轼诗:“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两晋南北朝时,随着声律论的兴起与骈骊文的盛行,在文人创作中追求警策、秀句(其中也包含了对诗眼的追求),成为一时风气。宋、元时代的诗论家,正是在千百年来诗歌的语言艺术日益精迸的基础上,在诗人们愈来愈自觉地注意锤炼字句的情况下,概括出“诗眼”、“词眼”这些诗学的新术语的。清朝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诗眼有全集之眼,有一篇之眼,有数句之眼;有以数句为眼者,有以一句为眼者,有以一、二字为眼者。”他还说“词眼二字见陆辅之《词旨》。其实辅之所谓眼者,仍不过某字工,某句警耳。余为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含章法而专求子句纵争其竞巧,岂能开合变化,一动万随也。”(《艺概·词曲概》)
他的这段议论比“诗眼”所论更为精当,强调词眼为一篇之神光所表,即照亮通篇的闪光点。不是“某字工”或“某句警”。
通过以上对诗眼词眼的历史回顾,我们不难看出诗眼词眼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工”字“警”字,二是文章的主旨句,三是文章或文集的闪光点。
《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哪个字,结合答案来看这道考题问的应该是文章的主旨句或者能够表现诗歌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的字眼,所以诗眼应是“羡”字而不是“归”字,至少“羡”字比“归”字更直接准确表达了作者的归隐想法。
再说从词义的角度来分析,将“归”解释为归隐是不确切的。原诗句是说“穷巷牛羊归”,归是指牧童撵着牛羊回家。考题答案将归解释为归隐显然是不准确的。羡字的含义是羡慕,羡慕诗人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由闲适温情脉脉的田园生活,对于官场险恶生活的厌恶就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判断诗眼首先需要弄明白诗眼的几个含义,其次审清楚提问的角度,再次结合语境来作出解答,作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样方能万无一失。
(王学利山东省枣庄第四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