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策略
2017-04-10郭建
郭建
摘 要:当前在我国,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做对比,会发现我国的校企合作仍然欠缺深度,尤其是的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本文主要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动因以及需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推动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企业与高校共生的根本动力是协同创新、深度合作。通过加强政府的组织协同与引导,制定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战略,创建协同创新的平台,营造对于校企合作有利的文化氛围,构建有效的校企发展机制,促进高校与企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 校企合作 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经济与科技、教育与科技的相结合更加重视,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将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尤其是校企合作起步较早,例如日本和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思想1986年在我国被首次提出,现如今在我国,校企合作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1]。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却没有较强的保证措施。原因主要是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达成良好的协同管理机制,很难满足双方的需求。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企业不断的意识到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额合作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有助于自身的发展。
一、协同创新视角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一)高校为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协同创新。科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尤为显著。据研究表明:科技在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已经高达80%以上,在我国仅仅是25%左右,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了产业化的还不足5%,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地方的经济增长要同高校的科学技术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与当地政府也要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目前,企业对高科技产品需求意识不强,而高校许多科技成果又不能实现商业化,所以地方高校必须与企业之间取得密切的联系,借助企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市场,让更多的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大幅度提高,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当地的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经济發展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符合企业的利益。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可以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科学技术的创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变化节奏越来越快,技术创新的周期也在逐渐缩短。一个企业加快创新的步伐,就意味着自身的市场应变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不断的挖掘新的、高质量的合作伙伴,以此来降低自身的风险与成本。
(三)共生机理是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共生机理属于大自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共生现象已经渗透到了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高校与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了异类资源互补与同类资源共享的目的,大大增加了双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发展来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是十分稳定,缺乏规范性,并且合作效率极低,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加合作关系的长久性和稳定性。
二、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政府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促进高校与企业达成共识,政府的政策扶持与大力宣传对于企业以及高校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提高各行各业对于校企合作的了解程度,为校企合作创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政府具有较多的政策资源,是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有力推动者,为高校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例如,政府制定对于校企合作有利的财税政策,将企业投资校企合作的经费达到一定的额度,为培养人才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加强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加强组织协同,可以统筹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利益、组织以及目标等,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组织协同促进了高校与企业更好的掌握协调、沟通中的问题。企业追求的利益集中表现在:创新自身的研发能力以及研发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建立高校与企业互惠、平等的协同战略,增强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创建共同发展、双赢、互利的良性局面。
(三)整合资源,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与校企合作本质(创新与协作)很吻合,为高校与企业沟通,共同制定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高校与企业都应该加强自身对外部组织之间的沟通,抓住有效的创新资源,促进自身技术的革新。高校无疑是企业最好的合作对象,企业的科研人员主要包括技术工人、研发人员以及企业家等,他们主要任务是研究。高校具有丰富的设备与知识资源,但是由于科研资金的不足,企业具有丰厚的科研资金,但是设备、仪器以及场地相对不足,因此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四)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协同文化是协同创新的最高形态,任何组织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文化的制约。如果地方高校与企业不能协同文化,在合作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与碰撞,给彼此之间的联系、沟通与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毕竟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高校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强老师的产学研究积极性,组织科研团队,壮大自身的科技力量。企业员工的行为活动、个性特征、价值观、思想形态以及知识体系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目标,这些都是有关文化差异性的体现。文化的差异性会不同程度的制约高校与企业之间交流的方向和内容。
三、结束语
高校与企业之间协同创新、深度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高校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因此企业、高校以及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合作,创新协同战略,创新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出企业与高校的优势,不断的提高各自的创新能力,切实推动企业与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小艳,文衍宣.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策略[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9):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