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分析

2017-04-10吴培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吴培奕

摘 要: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从目前来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已经呈现出光明发展的局面,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从这一基础阶段开启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在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因为他关系到小学生识字、认词、文学水平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中高年级 阅读教学 改革分析

阅读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与文学素养,达到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就要加强对阅读的学习,所以,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甚至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伴随着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的进行,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概括起来说:教学目标虚高,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调。

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种表现:

1.太多的资料补充,太繁华的媒体演示,淹没了语文主体。

2.形同虚设的合作讨论和游戏表演等非语文活动,占用了学生读书和练习的宝贵时间。

3.设计了太多的没有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在语言文字外面兜圈子。

4.教学目标虚高。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过度地深入挖掘和拓展,远远超过了学生能够接受程度。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雷同,1-6年级都是把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过一遍,关注了“写什么”,忽略了“怎样写”。

就“语文”课程的内涵来看,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是“文字”加“文章”;高中阶段的语文是“文章”加“文学”;大学阶段的语文是“文学”加“文化”。就解读某一篇课文而言,着眼点和解读的深度要依据学生的年级而定。

5.过分注重人文内涵的深度挖掘,忽视语言材料的品味和积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6.阅读的功利心太重,不正确的阅读心态影响了坚持阅读的兴趣。

——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默读、浏览,形式应灵活多样,避免只言片语地读,有口无心地读,不能只是少数人读,而是大面积落实到每个同学潜心地读。

——要有目的、有训练层次地读,读的形式与目的要求应相辅相成,提高读的质量。在个体朗读中表达感情,培养语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人物语言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形象和内心思想情感;在默读中练习边读、边画、边思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速读长课文和浏览“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中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速读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快速捕捉、提取重要的、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要让学生了解多读书,潜心读书的综合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是理解文义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可以从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读一本好书,就是与大师在对话。”读书可以增长智慧,提高人文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会读书、多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人格魅力。

二、改革原来的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表现为:从基础到高级,先学习生字、生词,其次是句子与段落、篇章,本着这样的顺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效率,然而,经过大量的学习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然而,他并不符合学生接受与认知语言的规律,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先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从这篇材料的创作过程,作者的写作情感——使学生暂时了解这篇文章的整体思想,也就是中心思想,使学生在整体上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只要学生的整体方向感没有错,整个的阅读学习就问题不大,相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地强调部分,如:字、词、句的学习,就会导致学生走向误区,使学生忽视文章的整体思想,对于文章的分析与理解十分不利。

三、科学选择阅读内容

教师作为学生阅读教学引导者,要积极注意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所在年龄段的认知水平,还有中高年级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个性化认识,优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资料,如:童话故事、寓言——这些都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且通过学习这些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学到一些深刻道理,同时,童话故事通常都带有典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凝聚,学生在故事中可以尽情地张开想象的翅膀,获得思想上的新鲜体验,这些感受对于學生的性格与人格的形成与塑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也就是说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使他们在公共场合能够自由展示自己。

总之,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教师要顺应改革的发展要求,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指导,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学习,达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语文阅读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受,进而优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鲁会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2年20期

[2]王贵东.新课程理念下有效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化学教与学.2011年06期

[3]马亚梅.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分析[J].快乐阅读.2013年13期

[4]徐晓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年05期

[5]任海燕.激发活力,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年02期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