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通河水源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17-04-10宗延波石有志
宗延波 石有志
[摘 要] 三通河是县城居民重要的水源,笔者根据本地情况,对提高三通河水源地管理工作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 水源 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282-01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饮用水对于人类就更加重要,饮用水的水质、水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提高水源地森林覆盖率,切实抓好饮用水源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辉南县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三通河及流域是县城朝阳镇城区内十万人口唯一的饮用水源,其发源于通化市柳河县境内龙岗山脉,流经柳河县部分乡镇、村屯,入辉南县全长138.3公里,流域面积2434km2。近年来农民的非法开垦种植玉米,使三通河流域周山的植被总体情况恶化,由于流域植被、森林覆盖程度及所受的污染程度的不同,流域由上游至下游水质分别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的Ⅰ、Ⅱ、Ⅲ类标准。
长期以来,在辉南县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三通河流域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水质始终保持在三类水体标准以上,饮用水质是较好的。
但同时,三通河的饮用水源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源头森林的采伐,农民的非法开垦,造成林地不断流失,导致流域水土流失;流域内动植物的物种及数量的减少;流域上游及水库库区新兴的旅游业;生活垃圾的泛滥;流域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等等,这些都对饮用水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抓水源管理,清理回收被非法侵占的林地,迅速恢复植被,保护水土、保护水源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門对三通河水源地的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水源地生态环境初见成效。
1 水源保护工作现状
1.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人民群众保护水源地的意识 县有关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三通河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使流域的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对保护三通河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并能自觉地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作斗争。逐步形成人人自觉遵纪守法,保护水资源的新风尚。
1.2 把好新上项目关,防止沿河两岸新污染的产生 环保等部门已经严格禁止在三通河沿岸开矿、建厂、新建水电站和建设旅游点,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对可能造成三通河流域水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坚决一票否决。
1.3 成立水源管理站,对三通河流域进行日常管理环保局、水利局、林业局等单位共同对三通河流域进行管理。县环保局已经成立水源管理站对三通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每年会同水利、林业部门对三通河沿岸联合检查,有效地保护了水源地生态环境。三通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站重点对以下违法行为进行管理:①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三通河流域进行采矿挖砂,尤其对利用发电机抽砂坚决取缔。②对破坏植被,乱砍滥伐的现象进行管理。③禁止流域两侧的居民乱倒垃圾。④制止捕杀两栖动物和水生生物现象。⑤对流域内的旅游、野餐、游泳进行管理。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通河水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三通河流域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对流域生态环境还有很大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1 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流域内乡镇的发展 由于地处三通河流域,行业发展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域内乡镇经济的发展,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损失,政府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主要是发展不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如发展林业种植业——林下参等林药产业,通过立项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2.2 调整三通河流域内的农业种植结构 三通河流域内耕地总面积18980hm2,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利用三通河水进行灌溉。传统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对三通河流域的水质造成了污染。三通河流域内的农业生产应逐步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尤其是利足本地的优势,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发展有机食品,才能保证流域农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与辉南县样子哨镇相邻的柳河县姜家店乡生产的柳丽牌有机大米,就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三通河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的榜样。
2.3 严厉打击流域内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 毁林开垦必将破坏森林植被,从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这些都将影响到三通河流域的水量、水质。所以,应对流域内毁林开垦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见缝插绿,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三通河流经的乡镇有样子哨镇,楼街乡、朝阳镇,并且与营白公路相邻,建议建设绿色通道,即在河流两岸建设至少20米宽的植树带,这涉及到征占农田需给农民补偿的问题,建议一是通过申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给予农民补偿,二是通过提取水费给农民补偿,县城居民是水质优良的最大受益者,可通过适当提高水费给予农民补偿,体现社会公平。
2.4 治理水土流失。多年来,三通河流域由于毁林开垦,种植人参、药材等减少了森林面积,使沿河两岸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水土流失,流域河段及水源水库泥沙淤积增加,使河流过水能力及水库库容减少。应加大林地清理回收还林工作力度,分年度逐步治理,使水土流失程度降到最低。
2.4 慎重发展水源保护区内旅游业。近年森林旅游业快速兴起,随着“十三五”规划实施,辉南县将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三通河流域建设的旅游度假村,每到旅游旺季,旅游人数相当可观,无形中加大了水源的污染,对水源水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对三通河流域的旅游点建设应该限制。建议对保护区内的旅游餐饮业严加管理,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避免对水源的污染。
2.5 在保护区规定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生活区。政府应分年度、有计划的搬迁流域(库区)两侧靠近河边或库区边的居民,将生态移民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逐步解决库区内的生活污染问题。
2.6 加强水质、水文站的监测能力。随时掌握三通河水质、水量、水位、含砂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对三通河采取及时治理措施,并可为防汛服务。
总之,三通河是县城生产生活必须的水源,加强对水源的管理,大力植树,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开展正常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所以依法保护水源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应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