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黑土保护调研报告
2017-04-10刘袁媛赵云辉
刘袁媛 赵云辉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65-01
1 佳木斯市耕地基本情况
全市耕地总面积1688万亩,2016年各种作物种植面积为:水稻667万亩,玉米710万亩,大豆201万亩,杂粮6.3万亩,杂豆18.6万亩,薯类7万亩,烟叶3.8万亩,油料25.2万亩,蔬菜24.9万亩,瓜果9.8万亩,饲草饲料10.1万亩,药材1.2万亩,其他作物2.5万亩。
佳木斯市土壤有7大土类,25个亚类,33个土属及70个土种。主要耕地土壤有草甸土、黑土、水稻土、白浆土。
2 耕地土壤肥力下降和退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耕地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全市1600万亩耕地每年产出粮食及秸秆量为105亿公斤,而每年向耕地投入量,化肥量为3.5亿公斤,农家肥、根茬、秸秆等有机物为24亿公斤,总和为27.5亿公斤。作物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约为45亿公斤。全市耕地土壤每年亏空32.5亿公斤。这是造成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是耕地物理性状变坏。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和不合理的机械的耕作,造成土壤PH值下降、土壤容重降低、空隙度变小,耕地蓄水保水能力下降,也造成了部分高产田变成了低产田。这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的次要原因。
三是耕地土壤耕层变薄。由于风蚀和水蚀的作用,造成土壤耕层变薄,由联产承包前的35厘米,下降到现在的30厘米,下降了5厘米。
3 佳木斯市近几年黑土保护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经验
3.1 推广泉林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保护黑土地。我市引进了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作物秸秆造纸,并生产黄腐酸有机肥,使我市秸秆得到利用。应用黄腐酸有机肥料培肥地力,保护了黑土地,实现了黑土地的良性循环。即解决了秸秆还田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农村肥源不足问题。
3.2 实施农业“三减”,保护黑土地。2016年各县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增施黄腐酸肥料、有机肥、生物肥料、秸秆还田等方式进行化肥减量试验、示范,平均化肥减量3-5公斤;采取精准施药绿色防控、人机药综合除草、精准施药更换喷药器械、标准化喷药、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施药机械、改进施药方式封闭改茎叶、改苗前除草为苗后除草、更换先进植保机械等方式进行除草剂减量试验示范,全市共购置新型喷头体4294套,平均减少除草剂用量6%-20%;采取综合防、绿色防控、生物防、选择抗病品种、使用先进药械、加强预报预警,适时施药、喷施黄腐酸叶面肥每亩50毫升;收获后集中喷施杀虫剂、选用抗病品种等方式进行农药减量试验示范,平均减少农药用量10%。
3.3 增加有机物的投入量。通过宣传,改变农民目前只重化肥轻视农家肥现状,引导农民向耕地土壤多投入有机物,使我市耕地土壤投入和产出量达到平衡。
3.4 实行秸秆还田。目前我市根茬实现了全部还田,但秸秆还只是部分还田,大部分秸秆被浪费。2016年我们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引进大型秸秆粉碎还田机械,试验引进能使秸秆快速分解的菌剂,加快我市秸秆还田的速度。
3.5 合理耕作。通过大型机械深翻、深松,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不良的物理性状。
3.6 使用生物农药。通过推广使用无毒、无残留、无药害的生物农药,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土壤的危害。
3.7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实施,实现科学合理施肥,精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投入量,保护黑土地。
4 几点建议
4.1 建议国家、省有关部门建立黑土保护专项扶持资金和项目。增加黑土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
4.1.1 建议国家、省有关部门对有机肥、生物肥、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进行政策性投入,促进有机肥商品化。我市农村有机肥源严重不足,通过建设有机肥、生物肥、生物农药生产基地,利用农村最好的有机肥源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实现有机肥商品化,增加向耕地投入有机物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希望国家、省有关部门能对有机肥生产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4.1.2 建议对农户秸秆还田进行补贴。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我市大部分秸秆被白白浪费掉(被用做烧柴、喂畜或就地焚烧)。实行秸秆全部还田是我市培肥地力工作的当务之急。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农民进行秸秆还田,对实行秸秆还田的农户进行补贴。
4.1.3 建议对引进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农户进行补贴。通过引进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对土壤深松、深翻,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采取补贴的办法,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农户实行补贴。
4.2 农牧结合,种植绿肥,大力发展畜牧业,秸秆实行过腹还田。草木樨是牲畜的优良饲料,玉米间种草木樨既培肥地力又可使玉米增产,又可喂畜,是一举多得的培肥地力措施。玉米青储、黄储喂畜,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大量优质肥料。
4.3 建议采取休耕制。对休耕的农户进行资金补贴。休耕可以使耕地土壤恢复地力,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黑土保护。
4.4 建设省市县三级耕地质量监测中心。对我省耕地质量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4.5 全面執行 2016年4月21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加大执法力度,使各项条例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