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药理作用分析

2017-04-10张伯钊刘兴华欧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4期
关键词:乐克药理作用心肌病

张伯钊 刘兴华 欧杰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药理作用分析

张伯钊 刘兴华 欧杰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药理作用。方法 6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MD)、心率(HR)、收缩压(SBP)等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LVEF、MD、HR、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LVED、LVEF、MD、HR以及S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倍他乐克;扩张型心肌病;安全性;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扩张型心肌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原发型心肌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治疗的预后较差[1-3]。该病主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变弱、心腔扩大,严重者甚至引起充血性的心力衰竭[4-6]。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临床治疗该病常使用β- 受体阻滞剂或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一定效果,减少了病死率。本次研究中,针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主要观察倍他乐克治疗的安全性以及药理作用,具体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成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45例,女17例。使用数字表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中,男、女各23例、8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2.68±8.79)岁。对照组中,男、女各22例、9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2.45±8.4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给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强心剂、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等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配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初次剂量为6.25 mg/次,2次/d。随后每2周进行1次加量,平均每次加6.25 mg左右,2次/d。每天剂量应在患者最大耐受量(100 mg)之内,观察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D、LVEF、MD、HR以及SBP等指标变化,并分析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LVEF、MD、HR、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LVED、LVEF、MD、HR以及S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1 mm Hg=0.133 kPa

指标 观察组(n=31) 对照组(n=3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VED(mm) 70.06±3.59a 64.25±2.68b 70.12±3.52 68.59±3.58 LVEF(%) 31.67±4.15a 36.15±2.71b 31.68±4.16 34.14±3.04 MD(m) 75.21±50.28a 210.22±2.75b 74.68±49.68 156.47±35.59 HR(次/min) 91.74±8.29a 67.25±4.67b 91.64±8.64 87.37±8.16 SBP(mm Hg) 109.14±6.75a 101.26±3.47b 108.95±6.48 105.37±4.5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扩张型心肌病属于较为常见的原发型心肌病,主要特征以心肌收缩期,患者泵血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易产生严重的影响[7]。

临床上常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等为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虽具有一定效果,但花费时间以及费用较大,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8-10]。

有关临床研究表明[11],针对扩张型心肌病,β-受体阻滞剂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可改善预后。其中倍他乐克属于一种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具有选择性。该药物可通过上调β1-受体密度、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以及对β受体的阻断,达到改善患者心室功能、避免心肌受毒素作用[12-1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使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后,其LVED为(64.25±2.68)mm、LVEF为(36.15±2.71)%、MD为(210.22±2.75)m、HR为(67.25±4.67)次/min以及SBP为(101.26±3.47)mm Hg,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定剂量的倍他乐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措施控制后均可缓解,倍他乐克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理想药物。

综上所述,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观,可改善病情,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1]曾文.扩张型心肌病采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与药理探析.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50-51.

[2]王二玲.左卡尼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TGF-β1水平的影响.郑州大学,2013.

[3]王继勇,周裔忠.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江西医药,2014(9):857-858.

[4]边原,裴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1例.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8):165-166.

[5]王振涛,韩丽华,曾垂义,等.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2012:2590-2592.

[6]杜惠容,王远明.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与预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107.

[7]杨美军.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4,22(8):42.

[8]武云,古丽娜尔·白托拉,米娜瓦尔·胡加艾合买提.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应用调查及影响应用的相关因素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780-782.

[9]陈嫦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扩张型心肌病内皮功能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4(3):37-39.

[10]陈燕.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价值与药理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9):25.

[11]庞秀梅.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4):61-62.

[12]刘青妍.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理分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1):21-22.

[13]李娟.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探讨.北方药学,2016,13(6):39.

[14]利玲.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0):107-109.

[15]李艳.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和药理剖析.医学信息,2016,29(21):169-170.

[16]何平.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4):22-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57

2017-01-06]

523820 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心胸内科

猜你喜欢

乐克药理作用心肌病
芽芽运动会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舒脉降压汤、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论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玛咖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