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的SWTO分析与发展策略

2017-04-10郑燕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

郑燕玲

摘要:基于目前我国社会对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而高校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大多不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的问题也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研究的热点。该文运用SWOT法,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并综合多种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SWOT法;专业建设;电子商务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271-02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时俱进地创建了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人才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共识。本文采用SWOT法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面临的外在机遇与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提出了正确识别关键因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战略。

1 SWOT分析模型概述

SWOT分析模型最早由Leared等人于1965年在《企业政策:原理与案例》一书中提出,用于企业自身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分析,针对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分析竞争对手,从而制定决策。

2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2.1 關键的内部优势因素

(1)学生素质较好

电子商务高速增长,人才需求庞大。因此,良好的就业趋势,使得该专业的入学门槛比较高,学生素质比较好。

(2)课程体系结构周全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一般比较周全,既有计算机类的课程,也有商务管理类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接受综合性知识和技术,既能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与维护等工作,也能从事简单的电子商务的商务运作,以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的不同需求。

(3)教学条件好

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作为2015年国家新增的专业之一,大多数开设本专业的学校都想抢占先机,使本专业成为高职院校的“龙头”专业。因此,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学校都会给予相当大的支持,并且大部分学校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等,学生可以在校内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

2.2 关键的内部劣势因素

(1)大多数高校缺乏自身的特色,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过多,而且大相径庭,对培养方案与模式大多借鉴电子商务专业以及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时出现尴尬的境地。

(2)提出的培养目标非常宽泛,既要熟悉电商领域的知识,又要具备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如此综合性的要求,使得学生了解得多,掌握的少;涉猎的广,专研得少。虽然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但是这种复合应该是有侧重、板块化的复合,而不是知识的“大杂烩”。

2.3 关键的外部机会因素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也急剧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80%以上。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行业数据显示,整个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电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400多万。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赢动教育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获悉,75%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如图1所示,运营、技术、推广是企业最迫切需要的人才。

图1

2.4 关键的外部威胁因素

(1)承办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竞争激烈。

由于社会上电商人才的缺乏,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把相关业转型为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另外,民办学校、中专以及职校也会慢慢开设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再加上一些社会团体、机构举办的各类相关电子商务培训班,使得学校之间在生源、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2)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

3 基于SWOT分析的专业建设的发展策略

3.1 机会(SO)策略

由于电子商务高速增长,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使得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就业形势非常乐观,我们应积极利用大好的就业机遇,并善于总结就业现状,由此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自身优势,发掘适合本专业的市场空间。

3.2 威胁(ST)策略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陆续开设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同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对高素质应用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把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放在第一位,将重点放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技能人才上,与其他高职院校、中职校、民办学校拉开档次,扩大差距,创建名牌专业,在企业中建立专业品牌形象,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主要有以下策略:

(1)结合地域发展以及学校背景,专业建设特色化。

在建设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时,结合地域发展的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特色,以特色化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2)设置合适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

建设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时,将技术和商务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不要做简单的堆砌,将计算机、商务、管理三方面在较宽的知识结构框架内,进行实务与技术“模块”教学,这样有利于适应市场对人才规格的各种需求,便于学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有利于学生往后的就业。

3.3 机会(WO)策略

首先,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尽可能以提升高职学生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的,要有前瞻性、计划性和长远性。其次,拓展工学结合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密切与企业同行合作,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确保就业先发优势。

3.4 威胁(WT)策略

这是一种在减少内部弱点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此时,高职院校应做到:

(1)慎重考虑培养方案,建立合适合理的课程体系。

对于地域发展的不同,每个学校应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培养方案。

(2)增强师资力量。

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地域优势,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确保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實践工作经验和教学工作水平能够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及实训室建设的需要。

(3)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确立与企业需求一致的培养目标。

一方面,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合作,从一线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建设方案。另一方面,让学生依靠学校良好的技术环境,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使他们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另外,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可以有意识地将自身所学的知识与行业结合起来,为往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技能竞赛,鼓励创新创业。

4 结论

电子商务的交叉性、复合型和应用性使得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准确定位,要想做到完善也需要长期的探索。由于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作为2015年国家新增的专业之一,从而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显现出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运用SWOT法,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综合多种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完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建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亚政,李琪.电子商务教育、理论与应用新进展[C].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琪.电子商务教育、学术、生态及网商发展研究[C].西安: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

[4] 杜宏.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及对策[J] .企业经济,2007.

[5] 刘合翔,赵海燕.用swot方法分析我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及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6] 于卫红,时洪涛,林国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2015.

[7] 孟子辛,吴昊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就业分析[J].电子商务,2009.

[8] 谈黎虹,纪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4.

[9] 高杰.保证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J].辽宁高职学报,2000.

[10] 卢丽华.我国高职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适应问题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博硕论文,2007.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