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2017-04-10李晨阳

艺术评鉴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作背景主题

李晨阳

摘要:肖斯塔科维奇作为二十世纪苏联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所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涵盖了各种体裁和各种风格,对后世有影响深远。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关于小提琴协奏曲的体裁的作品他只写了两部,但是这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却具有非凡的意义,被称为二十世纪小提琴协奏曲的经典之作。在这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中,《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则更具有代表性,也更受到演奏家们的青睐,时至今日也频频在音乐厅上演。该部协奏曲打破了以往古典交响乐的创作“快-慢-快-快”的布局,采用了完全不同的速度布局“慢-快-慢-快”,下面将具体的来分析该协奏曲最为抒情悲壮的第三乐章。

关键词:创作背景 曲式特征 主题 变奏 曲式结构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2-0016-03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克维奇(1906-1975)伟大的前苏联作曲家,是20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出生于彼得格勒,九岁开始学习钢琴后又进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系统的学习钢琴和作曲。他写有15部交响曲,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交响作曲家。此外,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有两首。肖斯塔克维奇一生几乎都在遭受苏联斯大林当局的迫害,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顽强的和命运搏斗,这显现出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这些经历也反映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他的一部分音乐创作成为了揭露社会恶势力的工具。在此要分析的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就可归在此类之中。

一、创作背景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47-1948年之间,是肖斯塔科维奇为他的朋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大卫·奥依斯特拉而创作,为了避免当时时局的麻烦,该协奏曲在斯大林逝世后才进行首演。对于这部协奏曲大卫·奥依斯特拉是这样评价的:“这部协奏曲,要求不但有激情,而且要有相当的理智,能够抓住每一次机会,这个机会绝不只是炫耀辉煌的演奏技巧,更主要的是表达思想和情感。”①该协奏曲共有四个乐章组成打破了以往古典交响乐的创作“快-慢-快-快”的布局,采用了完全不同的速度布局“慢-快-慢-快”。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分析其中的第三乐章。第三章为f小调,行板,庄严的帕萨卡里亚舞曲。在创作手法上由帕萨卡里亚舞曲和一个较大的华彩乐章构成。该乐章为此部协奏曲中最为抒情的乐章,该乐章的创作意义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在此可以理解为对斯大林时代众多受难者所创作的另一种安魂弥撒,表现了作曲家最为深刻的情感,以及高傲不屈的人格品质。

二、曲式特征

该乐章为具有三部性的变奏曲式,作曲家将常用的三部性原则与变奏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固定低音主题以各组乐器的音色材料呈示、变化及音色再现来体现三部性特点;该乐章的变奏主题为一个长达17小节的固定低音。以如此之长的固定低音主题作为变奏的帕萨卡里亚舞曲在复调织体的变奏曲中很是少见的。固定低音最初是在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上进行演奏,随后在各声部进行了8次变奏陈述。

三、具体分析

主题:(第1小节-17小节)乐章的开始低音区的强有力的帕萨卡里亚的固定主题出现,长达17小节,先由低音弦乐器和定音鼓奏出。一小节后出现铜管声部三连音的对位装饰,衬托出它的庄严,定音主题与坚定的号角性的旋律开始同时存在进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辟了双主题的帕萨卡里亚的先河。

第一变奏:(第18小节-34小节)固定低音主题由弦乐器组转到了管乐器组上,采用全奏的形式,以木管乐器组为代表,营造了安详、虔诚的氛围,仿佛圣咏合唱,这个旋律伴随着此后7次变奏的音乐发展,起着和声和背景作用。

第二变奏:(第35小节-51小节)独奏小提琴开始出现,尤如乐曲主体的开始,节奏以切分和二分附点音符为主,有宣叙性的特点。在独奏小提琴奏出宽广旋律的同时固定低音又回到了低音乐曲组。

谱例1:

第三乐章:(第52小节-68小节)独奏小提琴出现了新的旋律,之前的独奏旋律转由木管乐曲组演奏。独奏小提琴新的旋律节奏紧凑,音域宽广。在乐曲进行到第三变奏时,已经有四条不同性格的旋律存在,通过这四条旋律之间的对比及强弱的变化,推动音乐的近一步发展。

谱例2:

第四变奏:(第69小节-85小节)独奏小提琴做出第3条新的旋律,音乐风格更为热情,之前的旋律转由圆号和低音提琴演奏。弦乐器组旋律音区调高并用木管乐器组加强。复对位手法的运用使音乐的性质变得更为复杂。力度的变化对音乐表达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相当于三部结构的中部,用三部曲式的原则来结构固定低音变奏曲,是主题与变奏最有效的结构组织法。

第五变奏:(第86小节-102小节)固定低音回到了低音部,由圆号及弦乐组低音声部奏出。在第四变奏中由弦乐组演奏的旋律不断发展,一直延伸到了第五变奏。独奏小提琴的旋律以八分音符和八分三连音为主,旋律紧张的进行着,为高潮做好了铺垫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六变奏:(第103小节-119小节)固定低音转到了独奏小提琴声部,以ff的力度奏出主题。低音声部以第二变奏中的独奏小提琴的旋律动机为模进发展。在第一变奏中木管声部的旋律从第四变奏开始就不断地发展,一直延伸到了这一变奏的开始。这里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引向“再现部”过渡的变形。在前几个变奏中无论是在配器还是旋律发展中都采用了先入后退、横跨两个变奏尾与首的“双向嵌进式”手法,加强了复调音乐的不间断性特征。

第七变奏:(第120小节-136小节)独奏小提琴低八度再现了第二变奏独奏的主题,营造了一个宁静、沉思的“再現”。固定低音主题和圣咏似的旋律完全回归第一变奏音色、音区和力度。

第八变奏:(第137小节-154小节)固定低音主题在弦乐组较弱的奏出,独奏小提琴演奏主题号角似的旋律,最终乐曲结束在主持续音和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呼应性的主题中。第七、八变奏采用复调音乐写作中的逆行手法,使第一声部中不同性格的旋律倒装出现,最后以主体中奏出的号角性的旋律来结束全曲。

华彩:(第155小节-273小节)肖斯塔科维奇打破以往在第一乐章出现华彩的惯例,转而在第三乐章后续写了一个长达119小节的华彩乐段,以此作为第三、四乐章之间连接的纽带。在这段华彩乐段中肖斯塔科维奇采用了之前出现过的主题材料,对其加以变化处理,呈现出色彩缤纷,技巧高超。华彩乐段的编写更加鲜明的体现出主调与复调风格的对比,以各种节拍、节奏型、速度标记、力度、音程及弓法不断的变化,体现了肖斯塔科维奇对华彩乐段结构设计的创新。

四、曲式结构图

五、结语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肖斯塔科维奇改变以往三乐章用快板的惯例,反其道而行之,写下了《帕萨卡利亚舞曲》赋予它高尚而优美的旋律,悲情和磅礴的气势,与第一乐章的柔板和第二乐章的快板形成形象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了其精妙的编排。把华彩乐段的创作由第一乐章改写到了第三乐章后,这个独立的华彩乐段采用之前三个乐章出现过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再现,在达到最高潮后进入到第四乐章,显示出其高超的作曲技巧。

他的创作既继承了传统又大胆革新,从中可以看到现在音乐和本民族音乐新的表现元素,通过对其《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协奏曲在20世纪发展中所具有的新的创作手法,从而使人们对协奏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注释:

①钱仁平:《现代气质与古典风韵的交融——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爱好者》,1995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苏]Д.奥伊斯特拉赫.《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巨大构思的体现[M].毛宁宽译.北京: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2]张蓓荔,杨宝智.弦乐艺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冯超.肖斯塔科维奇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特点[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钱仁平.现代气质与古典风韵的交融——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J].音乐爱好者,1995,(05).

[5]冯超.品味经典 解读大师肖斯塔科维奇及其《第一小提琴协奏曲》[J].乐器,2007,(07).

猜你喜欢

创作背景主题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浅谈中国侠文化背景下的武侠电影
《风雨哈佛路》的主题评析与文化解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从“意会”走向“言传”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