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2017-04-10李谋春

甘肃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探究性

李谋春

【关键词】 阅读教学;探究性;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文本;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3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108—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主动探讨、进行思想沟通与多方面交流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探究性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主动性,自主地探寻问题,从而丰富知识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探究性阅读水平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善与探究、善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做出了研究,并列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希望与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探讨与交流。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反复诵读、吟咏,然后对文本的整体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接着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把握文本的基调,对作者的心境进行充分地感受,从而进一步探究作品的深层含义与哲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个人见解、已学到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地解释与建构作品的意义。

例如,教师在教学《兰亭集序》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诵读,然后对文章整体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在课堂上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请其他同学作答,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以教师为主导,適当积极地引导学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对文本进行感知与品味,进而探究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自己富有形象性及感染力的语言,使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得到增强,使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感受到表达内容与语言的和谐,进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使探究思维得到激发。

例如,在《归园田居》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促使其对文本进行认真、仔细地阅读,然后以自己的见解进行解答。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贯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使学生主动探究、分析问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以文本为客体,深度地发掘作品意义

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过程即为具体化作品的过程。作品文本只提供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结构与框架,其中仍存在诸多未定点与空白处需要读者进行具体化,才能使作品的意义得到充分地体现。在学生对文本进行仔细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文章中作者的传神之笔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将文中关键字句印在脑海里,通过文本的语言将其转化为意向,用自己的激情去与文本进行深度地交流,并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含义,使作品的意义得到新的呈现。

例如,教学《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课时,花、燕、小园、香径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唯美且充满情感的景象。从“象”中可以看到词中景色,从“意”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所在。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教师可以设定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想象,领悟并扩展人物角色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均会受到作品的影响。不同的作者的独特风格与创造力均体现于他们的作品中,而不同的作品均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且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以自己的思维、情感去领悟文中人物角色的魅力并进行拓展,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荷花淀》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另外一篇同一时代的文章与其进行对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比较两者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对两篇文章的人物形象特色有深刻的领悟,从而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高中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文本为客体,使学生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并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深度地发掘作品的意义,以自己的理解去创设作品形象。通过以上策略,能使学生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获得独立性与自主性,还能使其智慧潜能与创造力被挖掘、激发出来,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最终提高其整体素质。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探究性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