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017-04-10雍东鹃

甘肃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学生

雍东鹃

【关键词】 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

展;辩证关系;课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24—01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既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点助推个性特长,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兼顾。那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立足全面,强化个性,较好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深入厘清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兼顾协调、综合素质得到统筹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指学生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连续性变化过程,即学生的个性得以凸显、向前推进、良性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全面发展是基础,个性发展是关键,只有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才能保证个人发展的和谐高效,只有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特色优质。全面发展是背景底色,个性发展是主体亮色。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追求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和谐发展。良好的个性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才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鉴于此,我们就要在保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现和挖掘个人潜能,助推学生个性得到长足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加特长的优秀人才。

二、恰当处理好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依存关系

国家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其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开设国家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全面基础的发展,而开设校本课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具体化,一方面是把国家课程落到实处,做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课程切合地域、学校、学生文化实际,促进学生高质量个性发展。因此,学校要恰当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一方面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作为必修课高质量上好,确保学生基础性素养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开发国家课程之外的校本课程,确保学生充分自主地选择,强化个性发展。

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切合地域文化实际、学校发展特质,要立足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特别是要切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质需求,把助推学生个性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力争做到课程设置的选择性、多样性,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构建亲切融合、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

1. 有利于教师的“教”。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基础与手段,它對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课堂纪律的创造,教学秩序的维持,教师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协调与控制,教学效果的凸显提升,都有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

2. 有利于学生的“学”。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创造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情舒畅,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3. 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智能。

4. 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每个学生与教师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彼此相处就是个性之间的撞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都是以自己的个性、人格去影响对方的个性、人格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加深理解,有助于减少磨擦,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心理凝聚力,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要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雄厚基础,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优质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高度融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得全力构建亲切融合、和谐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保证师生心桥畅通。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学生
学生写话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