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课堂评价作用 增强体育教学实效

2017-04-10夏海虎

甘肃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课堂评价因材施教

夏海虎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多样化教学;课堂评价;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71—01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体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自信心的作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小学生有这样的心理特点:他们最渴望在学习和生活中被表扬。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近感,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例如,在教小学生踢毽子时,由于男生的协调性比女生差,因此他们往往不敢站出来踢,而是在背后偷偷地踢几下,于是我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当有一个男生能踢5下时,我给他大声地鼓掌喝彩,并鼓励他给其余的男生表演。在我的鼓励和赞许下他终于露了一手,为此我将他树立为其他男生学习的榜样,这样不但激发了他的自信心,而且还助长了其他男生的自信心。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激励,特别是对于体育技巧、身体协调、平衡性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激励和认可显得更加重要。还要针对不同的运动类型采用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比如说齐步走,有的学生迈步和摆臂是同手同脚,如果教师采取呵斥或把他单独拉出来“示众”,不仅适得其反,而且还会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不利于培养他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因此,我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视而不见,但在课后,我会把他们叫过来进行私下说明和示范,让他们单独进行摸索、实践,然后鼓励他们模仿我的动作和节奏,大胆地“走路”,经过多次的实践、鼓励,终于改掉了原来的动作,协调性得到了改进和发展。这样不但保护了这一部分学生的“面子”和自尊心,而且也拉近了师生的感情和距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以及体育特长不足等等的信息,以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了更好、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体育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记录。对体育课上表现积极的学生,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鼓励,还可以采用奖励小礼品的方式激励他们继续保持积极性;对于上课表现消极的学生,教师应该详细地了解原因,如果是因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做一些小游戏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如果是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原因,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这部分学生的体质组织相关的体育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个表现机会,同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他们的兴趣也不会持续很久,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内容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设计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要合理地预设活动时间。比如,让爱好打篮球的为一组,爱打乒乓球的为一组,爱跳绳的为一组,爱玩老鹰捉小鸡的为一组,各项目设计预留时间5分钟,然后进行轮流交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三、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改进的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例如,在进行体育课堂评价的时候可以增加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评价方式,这可以提高整个体育教学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小学生通过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这种评价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小学生会根据自己在体育课堂中的不足和优势来向其他同学学习,并且采取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方式,以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体育知识、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充分地进行比较以认识自我,同时还能够向其他同学学习到更有效的训练和改进方法。特别是对于动作要求很整齐的集体体育项目而言更为重要,例如健美操、广播体操等,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根据其他动作标准的同学进行自我纠正,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整体水平。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多样化教学课堂评价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