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特点与实施策略

2017-04-10刘文平

甘肃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刘文平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特点;区

别;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5—0036—01

目前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学生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和品质上的问题,大多是内在心理环境失去了平衡的结果,而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严重阻碍德育工作有效深入开展的“绊脚石”。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的开展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理论,在班会课中渗透心理学原理,发挥班主任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运用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心理活动体验等方法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排解暂时的心理困惑。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更贴近学生,更加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的长足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与传统班会的区别

1. 选题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根据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而选择主题的,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班级学生现阶段的情况可以随时变更活动目标。而传统的主题班会主题很广泛,通常依据学校的中心任务选题。

2. 形式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运用团体辅导、心理剧和心理游戏等形式,重视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体验,并对体验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最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角色不同。传统主题班会中,教师的角色是管理者;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为此,要慎重地确立主题,针对本班学生情况精心而又创造性地设计活动,针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实施策略

1. 确立目标及主题。在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前,班主任需要按照本年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及班级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问题,确立本次班会课的主题及具体明确的目标。一般要求主题要鲜明、活泼,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关心。目标越具体越细,实施起来就越便利。

2. 选择适当的活动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必须以活动的目标及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时可以一种教学方法贯彻始终,有时可以多种教学方法的交互运用。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既要符合教学的目标,又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方法: (1)创设情境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点,创设出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有关的活动,获得心理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2)角色演示法。它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处理情境中的各种事情,体会情境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学会为人处事的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3)实验操作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動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技巧,树立自信心的一种教学方法。(4)讨论交流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情境中的人和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处理意见,与同学互相交流,从而形成一种集体主流,作为正确心理观的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5)心理暗示法。教师通过活动、语言、动作、表情向学生做出暗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教学方法。

3. 清晰地列明活动的步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明确地将活动准备、活动对象、活动顺序、注意事项、必要提示等内容细列在活动方案内,以便在开展活动时可以顺利进行。

4. 选择相关的辅助资料。实施心理主题班会课可能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很多,因此,班主任应该在课前去做充分的准备。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