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试题的特点及其启示

2017-04-10李佳涛王玉洁崔鸿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小学科学试题

李佳涛+王玉洁+崔鸿

摘 要 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的实施已有二十多个年头,虽饱受争议,但仍围绕质量与平衡、集权与放权作调整,以谋求发展。测试最终形成了以主题的形式,设置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或社会情境,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试题命制形式。试题设置的情境真实,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综合性强,突出考查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测试,呈现出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追求。

关键词 英国 小学科学 质量监测 试题 特点

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的实施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试著称,在实施过程中虽饱受争议,但仍是大面积、高效率保障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的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并在质量与平衡、集权与放权间调整,以谋求发展。测试最终形成了以主题的形式,设置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或社会情境,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试试题命制形式。2014年,为了将此种考试监测形式制度化,英国教育部颁布了《国家课程评价——关键阶段2科学抽样测试(框架)》,并决定于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考试最终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也预示着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考试步入新的阶段。

一、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简介

在1988年以前,英国并无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国家和地方在课程教学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很多学生没达到要求的标准。为了解决当时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英国政府颁布实施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以立法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的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1991年开始正式实施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质量监测考试,也叫做标准成绩测试(Standard Attainment Tests,简称SATs),测试学科包括英语(阅读和写作)、数学和科学。为了让质量监测考试实施更科学化、实效化,英国教育部采取了以下措施:除了内容标准,国家课程还包括表现标准,表现标准对不同等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而有利于指导评价试题的命制;成立专门的机构——质量与课程发展局(The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gency,简称QCDA),负责包括开发和制订课程及与国家课程测验相关的一系列事务;成立第三方独立机构,即教育、儿童服务与技能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简称Ofsted)分析测试数据并对政府和学校发布测试报告[1][2]。

2004年政府取消了第一阶段的科学学科测试,改为教师评估,因此小学阶段的质量监测考试主要在关键阶段2结束时(即五年级)进行,监测以试题形式为主[3]。QCDA开发的小学科学质量监测试题(以下简称“试题”)每套包括A、B卷,A卷和B卷分别由八个或九个主题形式的试题组成,每个试题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围绕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设置若干问题项目[4]。测试内容从科学探究、生物和生命过程、物质及其属性、物理过程四个方面展开,测试目标为: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并用简单的模型和理论去解释事物,将知识和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运用到熟悉的现象、日常事物及个人健康生活决策中,会考虑科学和技术发展对环境的有利和有害的影响;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实施比第一阶段更系统的研究;能够在研究中使用更多的引用资料;能够描述正在从事的研究及其意义,用科学的语言、示意图、图表等方式交流发现[5]。试题的命制形式继承和发扬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表现评价部(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Unit简称APU)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的科学情境中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一命题方向也与国际科学学业测试(PISA、TIMSS、NAEP)试题命制特点一致[6]。

二、监测试题的特点分析

为了把握试题的共性特点,我们选取了2009-2012年四年的试题为研究对象,对试题从课程理念的体现、试题陈述方式、试题编排形式、对知识考查的偏重程度、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等方面进行了定性研究,研究发现:旨在更好地测试出学生在科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表現及对科学的整体认识情况,试题偏重于在生活情境中考查学生辨别科学问题、理解科学概念、科学解释现象、使用科学证据及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试题中设计的情境与学生生活所接触情境的关联度高,易于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命题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匹配并偏重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难度设计符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发展水平,试题的组织顺序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1.试题情境生活化,图文并茂

学习具有情境性,在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情境中评价有利于学生真实学习水平的发挥[7]。为了让测试最大限度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英国小学科学质量监测试题以故事线的形式呈现设计的问题,表述形式灵活,配合大量的图片说明,排版宽松,图文并茂,让设置的情境更具理解性并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试题设置的情境来自与学生的亲身经历契合度高的生活、环境、个人健康、科技发展等方面。

2.试题呈现主题化,综合性强

英国的科学学科测试是以主题的呈现形式,将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不同主题的知识综合到某一主题中,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综合性表现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进行设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单元主题、多领域或多学科知识解释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我们解释科学现象和解决科学问题往往要运用多个领域或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科学试题应从不同学科视角挖掘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从试题角度,借助生活情境,可以通过领域内不同学习主题间的综合、领域间的综合、科学与数学或其他学科的综合来体现科学试题的综合性。

2011年A卷的第五主题以“校园表演”为测试主题,第一项目考查的是学生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第二项目在第一项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提出让灯更亮的办法;第三项目就将考查点从表演者的身上转移到观众的身上,提出观众观看表演,看到表演者身上灯光的传播路线;第四项目又将考查点转移到演员制造声音所敲的金属三角铁上,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所传播的认识;第五项目又将考查点从表演者身上转移到观众身上,考查观众距离三角铁距离的远近如何影响他听到音量的大小。就这样,试题的考查点从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多次切换,实现了电路、光的傳播、声音产生和传播三个主题内容的综合考查。2010年A卷以饮用水为主题,考查生命科学领域与物质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从整个问题的设置来看,第一、三、五、六项目都是关于物质的过滤、水沸腾等物质科学领域方面的内容,第二、四项目则穿插着考查了微生物及健康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从2011年A卷第三主题看,试题给出实验数据,通过数据统计表格、数据折线图、数据饼状图或者数据柱状图考查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3.注重考查科学概念,试题难度层次分明

科学知识系统内容庞大,考试内容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测试重点内容应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与生活情景相关联、具有持久有效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事实相比较,科学概念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和迁移力,包涵的内容更广泛和深刻[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从知识维度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四类[9],为了弄清试题知识考查的侧重程度,我们将试题问题依据修订版中知识的分类及其说明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概念性知识考查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开始,概念性知识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以核心科学概念为主。

试题命制更倾向于对科学概念的考查,而对于科学概念来说,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则是考查的侧重点。另外试题不仅重视对重要科学概念的考察,在设计问题时、还应通过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题型来区分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问题设计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前面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后面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或制造认知冲突的原则,从而最大程度地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4.突出考查科学探究过程,形式多样

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也是科学课程评价关注的重点。在大规模测试中,纸笔测验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最大限度测试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质量监测试题命制的重难点。《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科学探究是第一部分的课程内容,并将科学探究进一步细分为科学中的概念和证据、研究技能、计划、获取和提出证据、分析证据和评价几个部分,试题的考查也偏重这几部分[12]。

此外,对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计划的设计是考查的另一重点内容。

三、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学业水平测试评价多停留在调查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对如何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关注较少[11]。我国正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可以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大力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12]。从学科角度,学科试题的编制则是质量监测系统建构的核心环节。英国质量监测试题特点无疑可以为我国建立质量监测体系提供重要启示。

1.在情境中实施评价

在情境中求知、在情境中评价是知识情境性本质观的重要体现。真实生活是命题素材的源泉,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命题情境素材,既是最大限度测试出学生真实水平的基础,也是引领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科学的向导。关注科学与生活、科学与技术革新、科学与社会发展、科学与环境改善、科学与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是情境设置的重要来源。设置好的问题情境是情境试题命制的关键环节,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我们需要考虑:情境是否是学生生活所接触的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发展水平,是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匹配,是否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

2.加强综合试题的设计

科学是通过整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的综合课程,为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与之相应的试题命制也应该突出综合课程的特点。生活中的情境大多具有综合的特点,命题者可以从生活环境特别是挖掘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特别是STSE、STEM等相关的综合性情境及社会科技发展热点问题中的科学问题作为试题命制素材。

3.多角度实施科学探究能力的测评

尽管科学探究教学在我国实施十多年,但我们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还是较多地设置源于教材内容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控制单一变量,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能力较多地局限在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科学问题的能力,情境设置形式单一并缺乏生活味道。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生活中与学生经验吻合的探究情境设置问题,综合考查学生表征科学问题,评价实验方案,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或研究证据,得出探究结论,利用探究结论预测科学现象等多角度、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Key stage 2 tests: guidance for test administrators [EB/OL]. https://www.gov.uk/key-stage-2-tests-guidance-for-test-administrators, 2015-03-20.

[2] 高凌飚.课程与教学质量监控——英国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4(8).

[3] Teacher assessment: key stage 1 tasks and tests [EB/OL]. https://www.gov.uk/teacher-assessment-key-stage-1-tasks-and-tests, 2014-10-13.

[4] Key stage 2: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rrangements (ARA) [EB/OL].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key-stage-2-assessment-and-reporting-arrangements-ara, 2015-01-22.

[5] Science programmes of study for key stage 1 and 2 until July 2015[EB/OL].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science-programmes-of-study-for-key-stage-1-and-2-until-july-1,2013-09-01.

[6] 钟媚.英国APU科学探究能力测评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1).

[7] 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李佳涛,王静,崔鸿.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的美国科学教育课程——基于《K-12科学教育框架》的分析[M].外国教育研究,2013(23-24).

[9] 安德森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0] 王玉洁.英国基础教育科学学科质量监测研究——以关键阶段2为例[D].长沙:华中师范大学,2015.

[11] 田慧生,孙智昌.中国小学生学业成就测评报告与测试工具——以小学六年级四门学科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2]李江涛.我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0-11/29/c_12828583.htm 新华网.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小学科学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策略选择
“学习支持服务”第三方质量监测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