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

2017-04-10王逸卿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钟面时针分针

王逸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一课中,认读像4:45、10:50、8:55等“几时差几分”的时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次研训活动中,笔者连续听了两节“认识时间”的课堂教学,两位教师都针对学习难点设计了相应的练习,但是因为练习设计得不同,呈现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执教第一节课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图1)。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选一选。反馈的时候,教师说:“选择第一个钟面的举一个手指,选择第二个钟面的举两个手指。”学生几乎都举了一个手指。老师微笑着说:“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呀?”这时,只有两位同学举着手,老师点了其中一位。“分针指着11,就是55分,时针走过8,所以是8:55。”学生指着第一个钟面说道。“说得真棒,掌声送给她!”老师高兴地说。教学进行得如此顺畅。

第二节课的执教教师则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她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图2)。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时候,笔者观察了第三大组的11位学生,发现第二行第一个钟面,有2名学生写的是“9:55”,1名学生是“10:11”,其余的8名学生都是“10:55”。反馈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了“9:55”和“10:55”这两种答案让学生辨析。老师问:“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有不同意见了,一位同学是‘9:55,还有一位同学是‘10:55,你同意哪个呀?”“10:55”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有没有不同意见?”老师追问道。这时候,竟然没有举起一只小手,第三大组写对的2名同学也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同样是“几时差几分”时刻的认读,为何结果大相径庭?是班级之间的差异吗?不是!第一位教师设计的练习掩盖了学生的错误。学生容易将“8:55”看成“9:55”,但是却不大会将“9:55”看成“8:55”,而是看成“10:55”。显然,图1中第二个钟面属于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不对的。而第二位老师遇到的“麻烦”,才真正暴露了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

那么,面对“几时差几分”的认读,我们该如何设计针对性的习题,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练习。

一、前置练习,积累活动经验

挂钟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农村学生的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看钟面、说时间。许多学生并不去关注家里的挂钟,也不会看钟面。在两堂课上都发现学生竟然弄错了时针和分针,也可以说明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

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学具钟提前一个月左右发给学生。鼓励学生每天拨一拨,并给他们布置长作业:“每天拨钟2~3次,每次让分针走完一圈,仔细观察时针是怎么变化的?”让学生在多次操作中体验:“分针在走,时针也在走,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完一圈,时针正好走完一大格。”我们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拨钟是有兴趣的,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拿起钟面来玩,他们把钟面看成了玩具。因此,这样的前置练习,学生是喜欢的。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作支撑,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能体会到时针和分针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正反练习,形成钟面表象

在学习“几时几分”的时候,教师一般都会呈现一些钟面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时间。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会问学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明确:读出一个时间应由时针、分针的位置共同来决定。在一次次的认读过程中,总结出认读的方法:“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读出几分”。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读时刻很有帮助。

但是笔者认为,仅从直观的钟面到抽象的电子表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经历从电子表想象钟面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正反交融”的练习(图3)。先呈现第一个钟面和下面的4:00,第2~4个钟面,教师通过ppt动态演示时针和分针的走动,从4:00走到4:05,再走到4:30、4:45,最后一起静态呈现四个钟面。让学生逐个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并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分针在走动的时候,时针也在走,从刚刚走过4到在4~5的中间,再到接近5。感受到相同之处是,2~4个钟面的时刻都是4时多,不到5时。这是经历从直观的钟面到抽象的电子表的过程。呈现第5个钟面的时候,不出现时针和分针,而是呈现电子表。教师可以问学生:“4:55的时候,分针指在哪里?时针呢?”反馈时,先交流分针指着几,这个学生没有困难,都能说出指着11。然后重点研究时针指着几?并让学生到大屏幕上来指一指时针的位置。如果学生指着4,就让学生静静地观察前面4个钟面时针的变化过程;如果学生指着5,就让学生看电子表上的时刻是4:55。在不断调整位置的过程中,感受“时针非常接近5,但是没有到5”。在反向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时针上。设计这样的正反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直观的钟面”和“抽象的电子表”之间来回穿梭,在不断的转译过程中逐步丰富钟面的表象,从而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这些时刻。

三、对比练习,操作纠正错误

对比练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将容易混淆的习题同时呈现,能够促使学生抓住联系,辨清差异。对前文提到的第一位教师设计的练习,我们可以稍加改进。将右边的钟面由9:55改为7:55。这两个钟面,哪个的时间是8:55?学生就容易混淆了。当多数学生认为第二个钟面的时间是8:55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钟面进行演示,从8:00开始,慢慢转动到8:05、8:10……8:50,最后到8:55,让学生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感受分针向前走的时候,时针也在慢慢往前走。随着分针一分一分地往前走,时针已经走过了8,逐渐接近9,分針指着11的时候,时针几乎已经指着9,但还没有到9。最后,将分针转到12,问学生:“现在是几时?”让学生感到这时才到了9时,那么,刚才都是8时多。从而明白,第一个钟面所指的时间才是8:55。同样的道理,第二个钟面的时间应该是7:55。

抓住学生的易错点设计练习进行对比,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然后通过观察、辩论、想象,最后在操作中让学生感受到8:55这个时刻的形成过程,明白了时针和分针的依存关系。

真正理解和掌握认读“几时差几分”时刻的方法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也需要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因此,本课学习以后,我们仍需要在这些接近整时的时刻认读上花一些时间,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这些时刻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钟面时针分针
怎样借助学生作品更好地认识钟面
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解法
时针和分针的争吵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画出的“认识”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
幸福在葱茏里,在弯腰的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