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人散文与传统小说核心教学内容辨析

2017-04-10范国强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听众文体散文

范国强

这里所说的散文,指王荣生教授采用文体归类“紧缩型”方式所界定的艺术性散文,写人散文,便是艺术性散文中的写人叙事散文;这里的传统小说,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现实主义小说。“根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是有关专家的一再呼吁[1],也是当下“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语文教学界正在掀起也应该进行的热点之一。而写人散文和传统小说(尤其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的小说),在行文特征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就导致了两种文体在教学内容确定上的混杂、混乱甚至错误。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探索、辨析写人散文和传统小说各自不同的核心教学内容,笔者在近期举行的一次教学研讨中,对具有“两栖性文体”特征的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进行了作为散文和作为小说两种不同文体教学的同课异构,获得了这两种体裁课文核心教学内容建构的一些认识。现整理成文,求教于方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把《唯一的听众》同时作为散文和小说进行同课异构,只是为研究提供一种“形象”的例说,绝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两栖性文体”都作为散文和小说进行教学。在更多的情况下,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属于教材单元的学习专题,选取其中的一种文体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一、对“我”的不同处理:作者的真实存在与虚构的人物之一

写人散文与传统小说在主体内容和外在表现手法上有着许多类似或混用之处,对这两种不同的文体关照,首先表现在对文中“我”的不同处理上。从小学高年级起,我们就应该渗透不同文类中“我”的不同认识,为升入中学后学生接受更加正式的文学教育做好准备,也为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提供最基本的认知基础。

1.散文中“我”的角色:是抒发情感的主人公,是作者本人

当代散文理论研究成果认为,现当代散文的本体特征是“贵在有‘我、贵在有情”——“有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2]。散文是一种诉诸内心、倾向于自我表现的“主情性”艺术[3]。作者往往通过自己所见所闻的真实描述,直接表达个人真诚的内心情感,传达个体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可见,散文作品中的“我”是作者和叙述者的合二为一。作者在文章中写“我”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感染读者、引发共鸣,产生审美趣味。所以,可以说“作者永远活在自己的散文中”,阅读散文要“知人论世”“识人品情”。这样,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就应该认定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否则,真情实感就失去依托及依据,就会成为虚情假意。沿着这样的阅读思路,把《唯一的听众》作为散文来解读,我们可以把主旨概括为:课文写了初学小提琴时的作者十分自卑,后来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小提琴老教授巧妙、真诚地鼓励帮助下,刻苦地练习,树立了自信,提高了技艺,成为很不错的小提琴演奏者,表现了世间人情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老教授深深的感激之情。

2.小说中“我”的定位:是故事讲述者,是虚构的人物之一

叙述和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现当代小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其中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出于这一需要作者往往要进行艺术虚构,而自己却躲到虚构的世界之外,看着作品中的人物,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去表现和发展,从而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小说中作者的主观感受,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曲折地表现出来的,因而我们也就常说:“作品一诞生,作者就死了”。这样,小说中的“我”,或者是作者安排的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着,或者是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之一,也常常是两者兼而有之的角色。在某些自传成分较强的小说中,文中的“我”虽然有着明显的作者的影子,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认为那就是作者,而应该想到,那是作者以自己真实经历为素材所进行的艺术化,或者是作者为了把故事虚构得更加真实可信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而且在自传性较强的小说中,局部的事件往往有着散文的真实,而整体的情节却往往具有小说的虚构与剪辑。这样,作为小说来解读《唯一的听众》,其中的“我”便是作者所安排的事件的亲历者和故事的讲述者两者兼而有之的角色。其主旨则相应概括为:文章描写了一位老教授巧妙地鼓励帮助一位自卑的小提琴初学者,使他提高自信,练习技艺,塑造了一位富有涵养、真诚助人的老教授的形象,反映了老一辈艺术家对后辈真诚的帮助和关爱。

二、对“人”的不同解读:作者的内在体验与读者的外围把握

这里的“人”指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写人散文还是传统小说,人始终是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读者理解感悟的核心。但是,作品体裁的不同造成作者写人目的和意趣的差别,必然导致读者解读取向、方式方法及其结果的不同,这些就成为写人散文和传统小说各不相同的教学内容。当下,语文教学中写人散文和传统小说教学内容确定上的不当或混乱,主要表现在对文中“人物”解读的失误上。比如,散文教学中,把教学的主要精力花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性格特征上;而教学小说,又用大量的时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散文中的“人”和小说中的“人物”,分别承载着怎样的审美意趣,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采用并获得相应的阅读取向与方式,从而建构这两种文体各自合适的教学内容呢?

1.散文“人物”的解读:从作者的角度,切身体验情感

散文中作者所描写的人、事、物、景,固然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及依据,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客观存在,而是作者眼中、心中的主观意象,带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和主观色彩。

《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我们之所以首先把它认定为散文,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优美的语言,整篇文章的语言都是优美、简洁而传神的;二是诗化的描叙,无论是文中的环境还是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都不做面面俱到的精雕细琢,而重在“写神”——选取最能说明主题或人物特征的一两个细节,做传神的、反复的“诗化”描写,来蕴含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三是浓厚的抒情,作者把内心感受穿插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使文章具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其他人物活动线索,另一条是“我”随时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线索,这两条线索的交叉运行,使老教授时时处在作者主观情感的映照中,成为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对象。在这三个特点中,最能体现散文特质的是作者强烈的主观倾向和浓厚的抒情意味,文中的“老教授”是作者内心感受情感的直接关照者和体现者。

针对散文“表达主观情感”的特征,王荣生教授提出:散文的阅读教学应该由“外”转“内”,就是由关注作者文中所写“对象”的“客观”对应物的特点,转向理解作者所写“对象”在文章中的特点,从而品悟作者的言说方式,体悟作者的言说对象,分享作者的人生经验[4]。具体到作为散文的《唯一的听众》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关照老教授的言行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感受及体验。这样,“感悟人物”部分的教学,就可以相应安排为: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8自然段,找出描写老人语言和神态的句子,想想,这些言行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老人的用意是什么?使作者分别产生哪些感受和情感?引导学生从老教授多次征询的话语、恰到好处的肯定和三次“平静”但又含蕴不同的神情中,领悟她对作者的尊重、呵护、鼓励与期许等,体会她的言行对作者所产生的情感反映,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些解读过程及其结果,都是从作者切身体验的角度来进行的。

2.小说“人物”的解读:从读者的视角,整体把握特征

对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我们耳熟能详的界定是:“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时代风貌”。典型环境是人物活动与成长的情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则是小说中人物之间交织起来的关系网。小说作者往往把主要人物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让其在与周围自然环境及各色人等的相互活动中,体现性格特征,完成形象塑造。

我们之所以把《唯一的听众》视为一篇小说,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关照,它具备了以下特征:一是有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这无疑就是文中的老教授,文章主体故事都是围绕她而生发与展开的。二是有合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那片只有两个人的幽静的小树林,人文环境是 “我”——一个极其自卑的小提琴初学者。“我”的行为是老教授言行产生的动因,“我”的内心感受又是老教授性格特征的返照。三是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文章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几乎成了人们认定它是小说重要缘由。

因此,我们可以站在两个人物的外围,从人物关系及其言行和心理互动中,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这种解读取向下所感悟到的老教授,就不再是从“我”的情感角度所感受到单一而扁平的人物,而是具有了较大的丰富性。这些的解读方式及结果是小说重要的核心教学内容。

这样,解读第3~8自然段的基本路径就是: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老人的语言和神态上,感悟她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思考:老教授在怎样的情境中?出于怎样的目的?说出怎样的话语?有着怎样的神情?给“我”带来怎样好处?从中可以看出老人怎样的特点?在这种关照角度和解读过程中,学生所把握到的,已经不是作者对老人的情感感受,而是老教授整体的性格特征,顯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三、对“事”的不同把握:情感表达的基础与人物成长的历史

“事”指事件,无论是写人散文还是小说,事件都是人物行为的展开历程,也是人物活动的结果。《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无论我们对它作出怎样的文体预设,都可以读到相互关联的事件。但是,由于散文和小说内在规范的不同,导致了对事件的解读取向、方式及结果的差异,这些也造成了散文和小说教学内容的区别。

1.散文中“事”的品悟:是“事情”,是作者表现情感的基础

散文的“主情性”特征,决定了散文作品中,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从作者主观情感的角度来关照。“散文的结构,不仅仅指文章外部的组织形式,而应是创作主体的意识、情感、思想,特别是生命体验转化为物化形态的一种‘有意味的艺术”。[3]所以,在写人叙事散文中,事件的发展及安排,都从属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表现在《唯一的听众》中,就是上文指出的,事件发展线索和作者情感变化“两条线索”的高度吻合。细读文本可以发现,这些事件和情感之所以会和谐奏鸣,是因为作者在事件每一个阶段的描写中,都有机地融进了情感感受的抒发,最后,随着老人身份的“意外”大白,自然地把情感推向了高潮,结束了全文,营造出言虽尽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这些事件和情感的密切关联中,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散文结构特征及其阅读方法:就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过程中,穿插品悟作者的内心感受及其变化,形成这样的线索:自卑沮丧——拥有自信(几分兴奋—从未有过的感觉—有了自信)——感激怀念(吃惊、总是想起)。各部分理解后,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事件和情感之间的关联,从而感悟出事、情交融的语用特征。

2.小说中“事”的感悟:是“情节”,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传统小说以讲故事见长,许多读者阅读这类小说,可能不会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但一定会被故事所吸引。小说中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了情节,正是这些情节使人物性格发展有了内在的逻辑,构成人物形象成长的历史。《唯一的听众》的之所以会被界定为“小说”,除了文章前面的事件具有情节性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文章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小学阶段作为小说阅读教学的初期,我们要引导学生粗浅地感悟故事情节对人物成长的作用。具体到《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要从以下两点着力:一是情节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主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在读到文章结尾前,感受到老人是怎么样的人;而读了文章结尾、知道了老人的身份后,又对她产生了哪些认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人物的认识,是从一般好人(彬彬有礼、宽厚仁慈、安详平静、尊重别人)到伟大艺人(善解人意、精心呵护、真诚鼓励、真心帮助)的转变和深化过程,从而领悟情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二是这种情节中伏笔的作用。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初读时故事的“突转”对自己心理所产生的冲击——真是“意料之外”;再让学生从上文中寻找作者这样写的合理依据——认识“情理之中”。从而认识运用这种手法要注意的地方——不能单纯追求故事的曲折离奇而胡编乱造。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固然不需要特意教给学生文体的知识,但是,不同文体所决定的阅读底色却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之一。写人散文和传统小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辨析它们的不同特征,确定出符合各自文体特征的核心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根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

[2] 王漫.重构散文的本体知识与教学知识[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10(3).

[3] 陈剑晖.诗性想象——百年散文理论体系与文化话语建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4]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听众文体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另类文体巧谋篇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听众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休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