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PS技术在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应用

2017-04-09李应军

四川水泥 2017年1期
关键词:勘界土地权属界址

李应军

(孝义市国土资源局 山西 孝义 032300)

GPS技术在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应用

李应军

(孝义市国土资源局 山西 孝义 032300)

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地质测绘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测绘工作的效率,也有助于增强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常用GPS技术入手,针对不同土地勘界测量工作,提出了一些对应的GPS技术应用方案,以确保土地勘界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GPS技术;土地勘界测量;应用方案

确定境界作为土地利用调查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决策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制定有关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国境界线更是会对国家领土等的确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江河中心线、沿山脊线等各种境界线走向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同时定位点之间的距离比较长,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显然不太合理。而如果借助GPS技术,则可以在满足各种条件下的土地勘界测量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确保勘测准确度和效率。

1 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常用GPS技术

1.1 单点定位法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取消SA的条件下,单点定位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定位精度可达10m。特别是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GPS接收机伪距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2m。而通过国内外有关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有关研究可知如果可以借助双频GPS接收机,应用载波相位测量后的处理精度可达到1cm。如果该技术可以在实践中得以应用,那么可以进一步拓宽该种GPS定位技术在测量实践中的应用范围,甚至可以将其应用于所有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土地测量中。目前,该种GPS定位已经广泛应用于导航型或者手持型的GPS接收机中。比如,通过将单点定位方法应用于手持GPS接收机中,可以将其应用于低精度勘测或者确定土地利用变化耙区确定等工作中。

1.2 静态相对定位法

该种定位技术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一般可以达到1~2cm,最高甚至可达到亚毫米级,尤其适用于土地权属测量、土地利用变化测量和地籍测量等各等级控制网的测量及勘界测量工作中。虽然该种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是却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测量时间,每次的观测时间需要耗费0.5~2h不等。

1.3 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法

相较于静态相对定位法,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法除了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之外,也仅需要耗费很短的时间来完成有关的勘测任务,可以将其理解为静态相对定位法的改进或者升级法,其主要适用于土地权属测量、土地利用变化测量和地籍测量中的勘界测量以及低等级控制网的测量,具有很高的测量效率。比如,双频GPS接收机就可以采用该种测量技术来进行地形测量。

1.4 RTK定位法

RTK定位法实际上就是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法,其实际就是在对两个观测站的载波相位进行实时处理的基础上,对观测点的三维坐标进行实时观测和记录,测量精度可达1~2cm,作用距离可以达到10km左右,尤其适用于勘界测量、界址测量、土地权属界址、土地利用变更测量、建设用地放样测量、土地权属界址放样测量以及地籍测量中的低等级控制网加密等。

1.5 局域差分GPS定位法

局域差分GPS定位法主要是在局部区域内设置一个GPS差分网,位于该局域部分内的用户可以根据多个基准站所提供的改正信息,经平差后求得相应的改正数,相应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3m,测量距离可以控制在200~300km范围内。比如,我国沿海区域部位处所建设的信标差分网内的土地管理单位可以借助其内部所设置的信标GPS接收机来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控、勘界测量、土地权属界址测量和土地利用变更测量等测量工作中。

2 土地勘界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方案

我国江河中心线、沿山脊线等各种境界线走向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同时定位点之间的距离比较长,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显然不太合理。

2.1 GPS技术在土地权属界址测量中的应用方案

作为土地勘界测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权属界址测量工作是明确测量土地、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其他附着物的权属界址线的重要环节。土地权属界址测量工作中引入GPS技术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际的土地权属界址测量工作中,需要根据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来合理选择测量技术和方法。比如,我国农村土地权属界址测量精度比较低,一般只需采用DGPS技术即可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而在建成国家广域差分系统之后,要优先选择WADGPS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那些具有较好经济条件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尽量应用RTKGPS技术和RTDGPS技术。而在GDGPS定位技术和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应用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需要权衡各种测量技术的利弊。而相对于农村土地权属界址测量之外,城镇土地权属界址测量的测量精度比较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观测的条件存在,此时要尽量选择兼有BDS、GLONASS和GPS三系统的RTK技术。虽然采用该种勘界测量设备需要耗费比较大的投资额,但是借助RTK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广泛应用于我国大部分区域内的土地勘界测量中来,实际的测量效率比较高。另外,在我国某些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如果建成健全的网络RTK系统后,那么可以优先采用GPSRTK技术。

2.2 GPS技术在土地权属界限放样中的应用方案

土地权属界限放样工作也是土地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我国政府决策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制定有关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国境界线的放样工作更是会对国家领土等的确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我国江河中心线、沿山脊线等各种境界线放样工作中的地形比较繁杂,定位点之间的距离比较长,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显然不太合理,相应的测量放样难度比较大。此时如果可以合理应用GPS技术,则可以满足于我国某些通讯比较困难区域的地质勘测工作。通常而言,在土地权属界线的放样工作中只能够应用GPS实时定位技术。根据土地权属界线放样精度的不同,可以将GPS实时定位技术划分成LARPS技术、RTKGPS技术和RTDGPS技术,且其中的RTDGPS技术和LADGPS技术所耗费的设备投资要远低于RTKGPS技术所需设备的投资。另外,随着RTK技术等土地勘界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DGPS技术、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和网络RTK技术等技术可以满足于不同要求的土地权属界线的放样工作中,相应的放样精度也比较理想,具体需要根据土地权属界线放样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GPS技术应用类型,确保其可以满足土地权属界线的放样要求。

2.3 GPS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中的应用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变更情况时刻处于动态变化情况。为了确保土地利用数据的实效性,就必须要注意对其实际的数据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处理。简言之,土地变更调查就是要确保土地勘界工作中所用数据实效性和现实性的重要手段。考虑到传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无法直接录入到土地利用数据库,相应的数据处理效率比较低,成本也比较高,同时在建设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过程中可能会录入一些需要更正的错误数据,所以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过程中对相应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错误数据进行调查和更正具有重要意义。而此时如果可以合理引入GPS技术,那么就可以方便地对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错误数据进行变更调查和更正,同时经济效益和技术方面要求也比较理想,所以要尽量采用后处理差分GPS技术来确保其测量精度要求。比如,在我国可以接收到信标差分信号的沿海区域内,可以权衡考虑采用精密实时和非实时单点定位技术、网络RTK技术、局域差分GPS技术、GDGPS技术、RTKGPS技术、LADGPS技术和RTDGPS技术等定位技术来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尤以精密实时单点定位技术为最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技术在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应用方法众多,且不同GPS技术的定位精度各不相同,同时其适用的测量领域也有所差异。为了确保GPS技术在土地勘界测量中应用的质量,必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勘界测量工作来合理选择GPS技术,以确保其可以满足土地测量精度要求,最大化GPS技术在土地勘界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效益。

[1]任晓芳.GPS技术在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 (10)∶122-123.

[2]杜磊磊,陈丽红.GPS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8)∶85-86.

[3]黄永裕.浅谈GPS技术在土地勘界测量中的应用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8)∶119-120.

K928

B

1007-6344(2017)01-0107-01

李应军,1978年8月,男,汉族,山西省孝义市人,大学文化,现供职于山西省孝义市国土资源局

猜你喜欢

勘界土地权属界址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及数据管理
汝州市水源地保护区勘界项目通过评审
夫妻间房屋产权变更是否要缴纳契税
地籍数据库点线拓扑一致性并行检查方法*
在ArcMap中实现对金图建库系统中界址线属性的便捷录入
广州SCS中界址点的检查与处理
义乌市林权勘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尘埃落定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