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院校生物学专业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4-09何福林闫荣玲覃佐东邵金华欧光川

生物学通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专业

廖 阳 何福林 闫荣玲 覃佐东 邵金华 欧光川 李 玲

(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永州 42519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应注重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目前国内地方本科院校的生物学专业存在着无自身特色、课程体系同质化、与地方经济联系不紧密、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自主学习被忽视、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1-2]。因此,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系统、全面、有效的校企融合生物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1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

湖南科技学院拥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2个生物学专业,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的理学专业,如何立足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挖掘和利用当地已有资源与区域优势,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办学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学校所在地永州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具有地方特色与地方优势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例如异蛇、金槐、油茶、香姜、香油、葛根、银杏等,相关的中小型企业、科研院所数量众多,如永州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永州锦溁金槐种植合作社、永州油茶苗种基地、湖南恒伟药业有限公司、永州重庆国人啤酒有限公司、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湖南和广生物科技医药公司、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永州烟草科学研究所、永州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等。地方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增强了专业办学与地方经济联系的纽带,为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特色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条件。其次,本校生物学相关专业设立时间不长,在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阻碍相对较少。再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学校及专业所在学院的政策与经费的支持和保障。最后,专业办学具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等软、硬件条件。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措施

2.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本着“厚基础、强实践、重特色”的原则,通过梳理和整合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门类,形成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1+1+1专业课程体系”。1)1个“基础理论课程群”,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各自对应的实验课程。2)1个”专业必修课程群”,包括生物技术的四大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其衍生课程(生物分离工程、应用生物技术)。3)1个“专业特色课程群”,为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地方特色,结合本地优势动、植物资源,增强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之间的纽带,本专业开设了仪器分析与检测、油茶低改与栽培、植物育种、酿酒工艺学、野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课程,如图1所示。

图1 “1+1+1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2.2创新校企合作形式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方式,增强专业办学与企业间的联系,让企业感受地方高校的社会价值,让专业办学扎根于地方经济。实践发现校企合作过程中,校方可为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员;组织项目攻关;转让科研成果。企方可为校方派遣讲师团;派出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学科竞赛及社团的指导并提供横向课题,开展科研合作:目前生物专业已有10余位教师分别与湖南恒伟药业有限公司、永州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湖南中科农业有限公司、永州锦溁金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湖南和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州市烟叶生产技术中心等单位进行了项目对接。实践发现企业的指导教师在实验操作技能比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及社团日常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明显,成效显著。除此之外,还与企业联合成立了“珍稀蛇类繁育与资源综合利用”省级工程中心、“油茶籽深加工及油茶林低改”产学研合作基地,申报获批“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并正在尝试与企业合作成立具有合法资质的分析检测公司,如图2所示。这些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2 校企合作形式示意图

2.3构建 “2+3”校企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校企合作,构建了由基础实验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自主性科研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外社会实践构成的多模块、多层次的“2+3校企融合实践教学体系”。“2”是指2个培养方案规定的由教师主导的必修模块,即基础实验课程、集中实践环节;“3”是指3个由学生主导的课外拓展模块,即自主性科研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外社会实践。除基础实验课程外,其他各环节企业均可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独特作用,如图3。

图3 “2+3校企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集中实践环节中的实习,基于“校企合作”实习实施模式得到了创新——从2015年起,试行新的实习方案,学生分批滚动进入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延长实习时间至3个月,部分位于企业研发、提取或检测等岗位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配套措施

3.1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一支了解企业、深入企业、影响企业的教师队伍是强化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联系,构建校企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条件。通过以下措施全力锻造一支“双师双能”型的教师队伍。1)选派教师参与地方特色企业产品研发:如前所述,目前有10余位教师与多家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开展研发合作。2)遴选推荐科技特派员与“三区人才”:近年选派了6位教师开展基层科技服务工作。3)组织大型仪器上岗资质培训:派出教师参加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单晶衍射仪、液质联用仪、核磁共振仪等检测设备的高级研修班,或者联系仪器厂家进行专门培训。此外,在前述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中选聘部分优秀管理与技术人员形成 “企业讲师团”,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介绍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生产工艺与流程等。

3.2开展系统性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改革为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围绕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开展了系统的教学改革,具体包括:1)创建网络在线课程:建立了生物化学、应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多门课程的课程网站,并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与上传,课程网站的建立突破了师生交流的时空限制,搭建良好互动平台。2)组建科研兴趣小组[3]:结合学生自身兴趣与教师科研方向,近年组建了解剖学、重金属生态修复、活性物质提取等一系列科研兴趣小组,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与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及科研素养。3)探索全英文课堂教学[4]: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英文水平、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生物专业引进印度籍外教进行全英文课堂教学尝试,初步构建了理科全英文课堂教学模式。4)实施课堂教学改革[5]: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问题教学法、框架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进行改革或创新。5)创新实习模式:从2015年起试行新实习方案,学生分批进入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延长实习时间至3~4个月,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形成毕业论文校企双导师制。6)开展课程考试改革:开展了应用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的课程考试改革,在考试次数、内容、形式、成绩评定等方面作了新尝试[6],如图4。

图4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改革示意图

4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人才培养质量则又体现在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就业情况等方面。近年来,学生获得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多项荣誉。每学年均有几十名学生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奖学金及“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参与到教师主持的各项课题研究中的学生覆盖面超70%,其中大部分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调研发现,毕业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认为本校生物学专业毕业生 “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养高、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这是对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好肯定。

5 小结

经过多年努力,本校系统构建了一个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特色生物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自身及其他院校近年的实践检验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扎根地方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6-8]。后续要做的工作是进一步开拓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8.

[2]杨帆,毛智勇,王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0(14):26.

[3]廖阳,闫荣玲,骆鹰,等.解剖学科研兴趣小组在生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8):129.

[4]廖阳,闫荣玲,刘芳,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外教全英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广州化工,2015,43(16):180.

[5]廖阳,闫荣玲,李常健,等.《生物化学》重要章节:《糖酵解》课堂教学体会与思考.生物学杂志,2014,12(4):111.

[6]廖阳,何福林,闫荣玲,等.《应用生物技术》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体会.广州化工,2016,44(5):195.

[7]黄纬,屠立忠,徐金宝,等.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高教学刊,2015(24):207.

[8]胡婷婷,谢晓莉.工程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7(6):5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