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的教学组织

2017-04-09李小燕孙雪巍

生物学通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群居动物狒狒社群

李小燕 孙雪巍 薛 红

(1北京市第九中学分校 北京 100041 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 北京 100041 3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北京 100043)

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课下实验探究与课上汇报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动物的社群行为,促进了学生对“群居生活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动物生存”的理解,有效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课前调查发现,学生能够举例说出自然界中的群居动物,例如蚂蚁、狮子、狒狒等,知道同一蚁穴中的蚂蚁是有分工的,知道狮群、狒狒群中的等级现象,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社群”这个概念并不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社群及社群行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并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3~4种常见的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举例说出社群行为一般包括等级现象和通讯行为;举例说出常见的社群动物的通讯方式;结合实例说出社群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尝试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蚂蚁的通讯 ”;通过“探究蚂蚁通讯方式”的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合作与交流对于社群动物的重要性;通过对动物社群行为的学习,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逐步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2)社群行为包括等级现象和通讯行为;3)具有社群行为的群居动物通常会有多种通讯方式。

难点:实验法研究蚂蚁的化学通讯。

3 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

步骤1:教师播放一组群居动物(狮子、狒狒、蚂蚁、鱼、企鹅、蝗虫)的视频资料。提出3个问题:1)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动物?2)这些动物在生活习性上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3)这些群居动物内部成员的关系有何差异?

提问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回答前2个问题,能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第3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出社群中的等级现象,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提到的“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做好铺垫。

3.2获取新知识

3.2.1等级现象

步骤1: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狒狒群中的等级现象》,并提出问题:狒狒群内成员的地位有何差异?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归纳狒狒的群体中存在森严的等级现象,地位最低的是雌狒狒和小狒狒;稍高一些的是其他成年雄狒狒;等级最高的是一只成年雄性大狒狒。

教师讲解:这种等级现象主要表现在首领狒狒享有优先权,并且负责整个群体的行动方向,不过它也承担重要责任,率领其他雄狒狒保护狒狒社群的安全。由此可见狒狒的群体中不但有等级现象,也存在合作关系。

教师追问:这种优势等级是如何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解答:这种等级主要是通过个体间的争斗形成的,等级一旦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各个等级的个体都会安于现状。

步骤2:为了巩固学生对于等级现象的认知,教师继续追问1:还有哪些群居动物也具有这样的等级现象?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图片,鸡群中的啄序现象也体现等级优势。

教师解答:在生物学中,像狒狒、鸡群这样,生活在一起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等级,像一个小社会一样称为社群,因此狒狒这样的群居动物也称为社群动物,在一个社群内,具有一系列社群行为。等级现象就属于社群行为的表现之一。

步骤3:教师追问:刚刚播放的视频中除狒狒外,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社群行为?为什么?

学生分析:狮子、蚂蚁都具有社群行为,在它们的群体中,不但有等级现象,更有分工与合作现象。

教师分析:凤尾鱼也具有社群行为,不过在它们的群体中,分工合作更加明显。

展示图1:凤尾鱼群在开阔水域中,鱼群中的成员可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改变队列。

图1

步骤4,小结性提问:如何判断群居动物是否具有社群行为?

学生解答:只有具有分工、合作现象的群居动物才具有社群行为。继而形成“群居动物一般具有社群行为”这一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3.2.2通讯方式

教师提出过渡性问题:社群动物彼此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以确保整个社群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形成有机整体?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引出社群行为中的通讯行为。

步骤1,教师展示图片:萤火虫的光信号;鸟的鸣叫,提问:请判断这2种动物如何进行信息交流?

学生回答:萤火虫通过发光吸引异性、鸟类、兽类等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传递不同信息。

教师继续追问:蚂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通讯?

步骤2: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

关于该探究实验,教师将其分为2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为:全班讨论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家居住小区的具体环境,修改并实施方案,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具体实验装置如图2。

图2 实验装置图

实验完成后,有些学生提出质疑:蚂蚁是否会记住食物所在的位置?

于是教师鼓励提出质疑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图3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图3 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后学生得出结论:蚂蚁确实可以记住食物所在的位置。

在自主设计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再次补充,在实验方案1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具体实验装置见图4。

图4 实验装置图

第2个阶段在课堂中进行,选择优秀代表与全班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得出结论(图5)。

图5 学生分享实验成果

步骤3,教师提出设问:蚂蚁是否真能在地上留下某些物质作为标记?蚂蚁是如何留下这些物质的?(这2个问题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

教师播放2段视频《科学家研究蚂蚁信息素的方法》和《蚂蚁留下的信息素》,教师提问:科学家的实验能证明什么?学生解答:蚂蚁的腹部可以分泌一些物质作为标记。教师讲解: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蚂蚁找到食物返回巢穴时,会从腹部分泌信息素留在路上,其他蚂蚁通过触角识别信息素的气味,找到这些食物并将其搬回巢穴。像蚂蚁这样依靠分泌的化学物质(称为信息素),借助动物的嗅觉等进行信息传递的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

步骤4,教师小结性提问:通过蚂蚁行为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解答:我们的系列实验体现了科学实验的研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新的问题,体现了持续不断的科学研究过程。

3.2.3群居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师引领思考:在实验中发现,对于蚁群来讲,哪怕只有1只蚂蚁找到食物,它们都可以通过化学通讯的方式使整个蚁群获得食物,由此可见群居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学生通过观看《凤尾鱼避敌》、《猫鼬站岗警戒》的视频资料和分组讨论,归纳群居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追问:群居的生活方式是否没有局限性?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群居生活对于动物的生存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一定局限性的生物学观点。

3.3归纳总结教师提出3个小结性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1)如何判断群居动物是否具有社群行为?社群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

2)尝试分析人是否具有社群行为?

3)通过今天的学习,为你能更好地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带来哪些启示?

通过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更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社会也符合社群动物的特征,不过较之更为复杂,因此作为生物个体的我们该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4 教学反思

4.1创新之处

1)新增实验“蚂蚁的通讯方式”的探究,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当一个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就会产生。同时学生在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能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形成生物学科学素养。

2)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探究蚂蚁的行为”实验,从提出问题,到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最后提出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实验探究,最后撰写实验报告。这些都是由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并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作为一名参与者参加到学习过程中。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从科学研究的视角观察和研究蚂蚁的行为,能够真实感受到生命科学作为科学课的学习过程,能够深切体会到科学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3)选择了恰当、直观的视频资源,既可以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巧妙的实验设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2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虽然全班学生课下都进行了分组实验,但是在课堂上展示交流的学生较少,如果条件允许应该让更多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谈一谈在实验过程中的困惑、惊喜、收获、体验,会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田春华.“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改进.生物学通报,2006,41(8):32.

[3]尚玉昌.动物行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87.

猜你喜欢

群居动物狒狒社群
狒狒羞红了脸
鲸鱼为什么会喷水?
有群狒狒在打斗
社群短命七宗罪
孤独是痛苦的吗?
一诺千金的狒狒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慈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