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合作教学模式探析
2017-04-09张斌南姬平
张斌+南姬平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摘 要:大学公共体育合作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从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主义的促进者,通过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大学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避免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教学的实效性更强。从师师合作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和生生合作学习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相对科学、合理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使大学体育教师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更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最佳化。
关键词:高校 公共体育 合作教学
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被放在了重要位置,高校作为培养民族未来希望的场所必然进行深化改革。目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体育教育的最后收官之战,大学体育必须进行自我反省,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必须与国家发展相吻合。十八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公共体育课中的合作教学模式与开放、共享相吻合。[1]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所采取的授课模式多是一位体育教师带领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师生之问的合作交流,忽视了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当今社会,合作、共享是人们融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之关键,更是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与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的教育理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建立合作式教学模式,来弥补传统大学体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教学模式的固定化、教学手段的简单化、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和教学形式抄袭化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在大学公共体育合作式教学中有以下三种模式可以实施:
一、师师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首先,在同类课程教学中,实施合作式教学模式会起到群体的互动、互助、互争、互励功能。教师在集体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进情感交流;知识互补、年龄互补、学缘互补、性别互补,有利于教师问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其次,师师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更有利于班额大、人数多、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的公共体育课的授课特点。师师合作教学过程中,多位教师多角度、全方位的示范,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更强。[2]
第三,师师合作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学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运用合作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时,多名教师通过共同备课、合理分配教学时段、选择最佳示范位置、统一组织教学,可以合理整合场地资源,避免相互干扰,有效的降低了教学成本,能够达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3]
师师合作教学形式通常是以教学团队为单位,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分配主讲不同的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团队负责人需要组织好备课等前期工作,并需要根据每位任课教师的特点、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等情况合理安排科学调配。
二、师生合作良好互动增进情感
由于教师是知识的所有者和传递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的成为教学的主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在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的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师和学生问的交互主体性,新的学习观和学生观的转变倡导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体验,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教学系统中的教师要素、学生要素以及教学条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学习平台多、知识信息量大,教师的知识拥有优势相对减弱,教师应在知识和学生之问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科前沿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加工过滤及时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鼓励式教学以及换角色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使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增强师生情感。[4]
三、生生合作学习加强团队意识
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是目前学校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称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之问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形式。对于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其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目前公共体育课程中生生合作学习的实施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合作的形式化,缺乏真正的合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教师已经明确了实施方式,提供了合作的平台与机会,但由于小组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导致合作成为个别人的合作。第二,合作教学过程中混乱现象频出。积极互动、面对面的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以及小组自评是合作学习五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合作教学的核心就是通过合作与交流使学生阐述看法,提升思维水平,然而在开放的同时也给一些学生带来了闲聊的机会。第三,缺乏教师足够的指导。我们知道对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而言,一味的讲解导致了教师无法顾及学生实际的需要,忽视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激发,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5]
综述所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式教学模式,是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教师学生之问的互动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来设计教学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地规避了在传统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足,充分发挥了教学团队的优势,教学的实效性更强,相对科学、合理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使大学体育教师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更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最佳化。
参考文献
[1]冯俊祥,张夏艳.大学体育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J]运动精品,2011.02:73-74.
[2]高秋平.大学体育教学实施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08:72-75.
[3]陈立伟,刘引.美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07:148-150.
[4]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02:32-35.
[5]婁钟. 对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种的愿考[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