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实效

2017-04-09蔡卫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困生分层

蔡卫兵

(太仓市新区中学 江苏太仓 215400)

近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和深入,教育公平的理念深入人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随着教育均衡化的深入,各种教育政策,例如:学生就近入学,学校不许分快慢班等政策都落地生根。在推进教育均衡的同时一线教师随之也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由来已久且愈加明显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问题。本文基于农村普通初级中学平行班学情开展研究,探索缩小两极差距的方法。

一、问题提出

教学片段:

在初二的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分小组对上一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互助和订正活动。有两个小组的组长哭丧着脸过来告诉我说她们组的一位同学怎么都教不会,反应的一个问题是:错题倒推回去发现是这位同学分数相减不会,另外一个问题是:4-7=?不会。我当时的反应是告诉她们:很好,既然你们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去教会他这个知识点……

其实他们讨论的是几何作业。

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几位同学在数学学习上明显没有得到发展。[1]

这个情节迫使我思考了很久很多。总结了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就是原来以为对自己的学生学习情况很了解,其实还不够细致深入,对原有的知识基础了解的不够;其二就是沮丧,原来自己辛辛苦苦自认为精心准备的课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都是“天书”;其三就是最近发展区的思考。[2]

两极分化的问题普遍存在且由来已久,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大部分老師在备课中都会注意到大部分人的接受能力,具体的做法也很成熟,比如:在选择例题习题时更有梯度,加强小组合作等等,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作业设计上还是以统一为主。统一布置的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2015年苏州中考第1题:2的相反数是( )

A.2 B. C.-2 D.-

类似这类问题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掌握,但是遇到一次还要做一次,浪费时间,消磨热情。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是可以掌握的,对于他们来说又是必要的。

例如:2015年苏州中考第28题(题略),类似难度的综合题相当一部分同学难以理解和掌握,遇到一次放弃一次,浪费纸张,打击信心。但是对于学优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分层设计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二、理论依据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提供了完美的理论依据,也很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关于这一理论的理解,我们的教育同行也有很好的诠释,就是要让学优生吃的饱,中等生吃的好,学困生吃的着。

三、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为了便于说明分层作业设计思路,本文把整个分层设计思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学生分层,作业分层,批改和辅导分层,考核分层。

1.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引导学生分层

任课老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划分。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综观众多关于学生分层分组的文章著作,也多以学生的综合学力为主,比如:可以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分别用ABC或者甲乙丙表示等等都可借鉴。如果班级的情况比较极端,像本班出现的初二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分数相加减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情况,不妨再分的细致一点,比如极端学困生,或者学霸生等等,分的越细自然效果越好,但是老师的工作量也越大,需要量力量情而行。

2.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引导作业分层

通过网络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作业分层不是简单的把难的题目放一起,简单的题目放一起,然后布置给学生。老师需要对每节课的内容有足够深入的认识,作业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考试重点设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让对应的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才能够得到的最好。例如:给学优生的作业,也不宜一味的求难,也要有相应的梯度。具体的做法例如:根据题目的难度可以分为ABCD等级,最难的为A,最简单的为D,学优生只需要做AB,中等生需要做BC,学困生需要做CD,极端学困生只要做D,布置给学生的时候AB为单独一份,BC为单独一份,不要放在一起,每个人拿到的都是一份完整的作业,每个人都会发现只要自己尽力,作业中大部分的题目自己都能做的出来,增强了信心。[3]

3.培养生本小组长,引导作业分层批改,分层辅导

分层作业设计有效的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但是老师的工作量却上去了,同时也会有老师担心做了AB练习的学生万一C级题目里也有不会的怎么办?做了BC练习的学生万一D级题目还有不会怎么办?笔者的具体做法是:老师批改学优等生的作业,学优生批改中等生的作业,中等生批改学困生的作业,老师不定期不定人的抽查批改和订正情况。学优生不把中等生的作业做一遍怎么批?只不过不需要把过程完整的写下来而已,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分层批改还有利于分层辅导。

分层作业以后学生遇到的问题数量增加,全靠老师一个人辅导时间和精力肯定是不够的,生本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由批改的同学解决,分层辅导,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生为本,化解教改难题。

4.强化竞争意识,引导分层考核

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对手获得的成就感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你让班级最后一名同学去战胜第一名同学,他会在心里想老师是不是抽风了……,但是如果让他去超越班里倒数第二名同学,他可能才会有点兴趣。因此,在考核作业的时候,把AB卷,BC卷,CD卷,D卷等分开单独考核,各自水平上进行竞争,又可以引入晋级机制,如AB组最后两名就要降级到BC组,BC组前两名可以晋级到AB组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既要给学生够得到的希望,又要让学生有竞争的危机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好的运用。

四、效果和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班级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两个班的数学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家长和学生中间还存在一定的疑虑,主要有一直做基础的题目,综合题不会做怎么办?我的成绩虽然是中等,但是我也想尝试做一做综合题目等等,除了做好解释的工作以外,把练习多印一份,设置为选做作业即可,多做的同学还有额外的表扬等。

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前面教学环节中的极端学困生是跟不上教学进度的,但是也不能因此放弃,所以布置的作业也要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比如:在学习其他章节如勾股定理时,除了最基本的勾股定理要求掌握以外,还可以在这一阶段重复练习相反数,倒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争取可以拿到中考中最基础的分数。学生最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给学生什么。对着学困生把压轴题讲的天花乱坠也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因为下面的人根本不在听或者根本听不懂,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于两端的同学效果最明显,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优生反复做的作业明显减少,有更多的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帮助别的同学,学困生也可以考到很高的分数,对于他们来说真是难得的鼓励,重树了信心。

五、启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而分层作业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分层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潜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陈烽飞.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实践研究.数学之友,2009(5)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学困生分层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