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迁移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尝试
2017-04-09何瑞香
何瑞香
(河南省虞城县实验小学 河南省虞城 476300)
摘 要:我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对比迁移法进行一些有益尝试。借助议题“聚焦想象”,将几篇文章进行组合,利用任务单等方式,鼓励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班内汇报、课外迁移等,将群文阅读与学生的写作实践进行结合,以期通过群文阅读教学中多篇文本的呈现,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不同的切入点进入,实现读写迁移。
关键词:对比 迁移 群文 尝试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仅靠单篇文本的阅读教学,所得知识是有限的,而且对于没有选择权利的学生来说,兴趣上大打折扣。相对于单篇文本教学的群文阅读教学在教材量的选取上通常是三到六篇,在“相同、互补、异质”组合的“有限多篇”中,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建构。由于多篇文本的提供,学生拥有了可以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新型阅读方式——“听读”的帮助下,保障学生们有限的时间,从多个文本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丰富认知,根据自己的已知经验,自主完成“新认知”的建构。群文阅读教学成为单篇閱读教学的补充,弥补了单篇文本教学中的局限性。
教学中,学生在写想象作文时遇到了困难,让我萌生了借助说明文单元中的例子,带着学生们发掘其中的“想象”元素,与习作百花园的要求相结合,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在对比中领略不同表达形式带来的艺术效果,帮助学生借助群文阅读教学在“有限多篇”中发现、欣赏,从中积累语言,汲取表达方法,受到启迪,让想象文“大胆而合理”、丰富而灵动些。
基于以上考虑,我首先确立了“聚焦想象”这一议题,进而将语文课本中的自读课《未来我们怎样出行》《从地球到火星》与群文读本中的《海洋就在我们头上》组合在一起。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发现填写在任务单上。
在自主学习之后组内分享,小组统一认识。在这一环节中,给予每个学生自主的时间与空间,与文本对话,并将自己的思考用文字锁定。强调学会倾听,进行记录,并将自己的思考发现与大家交流,同时学会在倾听中修正完善认知,实现组内认识上的统一。
我深入小组中,适时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文本信息中比较、分析,进而综合起来,掌握写好“想象”作文的策略。学生们在比较中发现文本中的一些精彩描写:如在《未来我们怎样出行》中“经过几年来的科学论证和计算,这种时速可达600千米的‘地下飞机……仅距地面1米左右”等语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直观形象生动。如《从地球到火星》中“原来他刚跳了一下,整个人就轻飘飘地往上浮,就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个白色的圆球,悬在黑漆似的天空中……”等描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融入科学知识,让想象合理而具体。
在独立阅读之后,小组讨论分享,完善认知,完成了第一次另一种形式“阅读”。学生进入了第二次与文本对话。两篇文章有何异同?怎样写好想象文?带着问题、带着思考阅读,进入第二个任务单的填写。
在这一环节中,借助对比策略,发现两篇想象文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异同。学生们在对比阅读中发现:《未来我们怎样出行》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了合理想象,运用列数字等说明方法,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对未来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畅想;而《从地球到火星》则采用故事的方式,融入科学知识,借助合理想象,来了一段奇妙的星际之旅。一个把我们带入未来,感受高科技的神奇;一个把我们带入太空,感受未知领域的不同。两篇文章中都有“想象”,却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用不同特色的语言表达。在第二次独立阅读组内分享后,每组派一到两名学生在班内汇报,实现“集体建构”,完成第二次另一种形式的“阅读”。学以致用,通过练习加深印象。
接下来,学生借助读本中的《海洋就在我们头上》与前两篇进行第二次比较阅读,寻找异同点,巩固对“想象”的认识,形成新的认知。学生们通过勾画批读等方式,对比前两篇,还发现了写作顺序上的丰富性:可以采用小标题并列式呈现,也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还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表达。
总结时,再次通过任务单的方式,对学习过程予以回顾。如何写想象作文?
本次尝试,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写想象作文的畏难情绪,通过文本组合,呈现多样性,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指向写作教学,实现读写结合,力求有效迁移,从而让读写比翼,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学是一项缺憾的艺术”,从今天的尝试来看,学生从多文本组合中获取了多方面的信息,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有效指导了写作。但由于学生对于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陌生化,多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方面还需要下功夫。
未来,我将在群文阅读教学路上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