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河曲县为例对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发展思考

2017-04-08郝国平冀林强

山西建筑 2017年3期
关键词:省际边缘区域

郝国平 冀林强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以河曲县为例对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发展思考

郝国平 冀林强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介绍了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的含义,从优劣势、发展机遇与压力等角度,分析了三省交界重要地区河曲县的发展条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资源经济转型、生态再造以及打造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为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其他县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省际边缘地区,SWOT,发展战略,生态环境

1 晋陕蒙省际边缘城市

省际边缘地区是指远离省会城市,是两省以上交界地区城市[1]。在我国跨区域协作还不成熟,省际边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中心省会城市辐射不足,跨行政边界协作缺失。

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是三省的地理相接位置,位于晋陕黄河大峡谷地带,该区域主要包含3个地级市,均是以煤炭开采与洗选业为主导产业,即山西忻州市、陕西榆林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其中三省接壤的县级市为河曲县、府谷县与准格尔旗。

晋陕蒙交界地区曾被誉为我国21世纪的能源储备宝库,被称为“金三角”,其煤炭储备资源量约占全国的60%,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煤炭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跨省界的区域协作是晋陕蒙交界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但三省交界地带由于受到行政区划限制,区域各自为政,煤炭产业互相恶性竞争,一方面导致缺乏规模化对外竞争手段,另一方面也导致煤炭效益的低廉。

2 河曲县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2.1 河曲县在晋陕蒙地区地理位置及概况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因地处黄河弯曲处而得名,与陕西府谷县、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

2.2 河曲县SWOT框架发展分析

1)优势分析。

a.区位条件优越。

河曲县城位于山西省的门户位置,有利于河曲发展处于信息交流的节点上,对其综合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条件。

b.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河曲县煤炭资源丰富,煤储量为120亿t,埋藏浅,易开采,厚度大,热值高,煤质优质,露天开采条件较优越。另外,由于河曲县位于五台山风景区、芦芽山风景区、云岗石窟风景区、平朔露天煤矿工业景区、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景区、毛乌素沙漠、内蒙古大草原等众多旅游景区的中心,其成为这些大旅游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中枢地带。

2)劣势分析。

a.与周边城市缺乏协作,区域竞争力不强。

河曲县虽位于晋陕蒙交界腹地,但其与周边区域的联系较弱、缺乏协作,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

b.产业层次低,工业增长主体单一。

河曲县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目前产业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煤炭资源。

c.资源、环境压力日益严重。

河曲县资源型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众多的环境问题,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3)发展机遇。

a.国家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中部崛起战略向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都将有扶持力度更大的新政策。河曲县在地理区位上承接中西部地区,这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实施,有利于河曲发挥比较优势,争取更大政策优惠和更多项目支持,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转移。

发达地区资源、能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出口受阻、市场有限、劳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迫切需要通过向内地转移产业来克服遇到的困难[2]。随着河曲县交通格局的变化,园区建设的日趋完善,将初步具备承接沿海及周边产业转移的各方面条件。

c.区位变革的机遇。

“十三五”期间,河曲县交通格局将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已经在建的准朔铁路和即将通车的灵河高速公路,将使河曲县在晋陕蒙“金三角”的区域位置以及联接呼包鄂、榆神府、忻朔同经济圈的“圆心点”地位更加得到巩固强化,成为正在兴起的西口经济文化圈的腹地。

近年来,林下养鸡成为当下重点推广的一项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林木和鸡蛋的附加值,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林下养鸡与笼养鸡不同,饲养过程更加复杂。林下养鸡过程中一旦有一只鸡患传染病,其他鸡就会被感染,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波及鸡群,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损失。本文阐述林下养鸡中鸡群最容易感染的疾病,分析常见病因,提出防治要点,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4)发展压力。

a.绿色增长的压力。

近年随着河曲县一批大型煤电基础能源工业项目的上马建设及投产运营,煤炭、地下水、建设用地等资源消耗不断剧增和空气质量指数、环境容量骤减骤降,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环境消耗的特征明显,绿色GDP比值偏低。当前,全县的经济发展仍未完全摆脱粗放式增长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实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有较大压力[3]。

b.结构调整转型的压力。

长期以来河曲县一煤独大,导致河曲县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非煤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从三次产业来看,产业层次低,工业增长主体单一,支撑产业不突出,结构层次总体水平较低。从需求结构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未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将是河曲县面临的重大课题。

c.区域竞争的压力。

河曲县与紧邻协作区内各县旗的相似度较高,市场半径趋同、产业结构趋同,在占领市场、获取资源、降低成本等方面形成竞相赶超的激烈竞争态势中,河曲竞争力较弱,关联带动差,市场挤压排斥加大,与周边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作还没有形成一体化,在区域发展竞争上将面临新的压力。

3 河曲县发展定位与战略

3.1 发展定位

结合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要求,立足河曲县在大区域范围内分工中的地位,通过对全县发展条件、区位、区域背景、现实基础的综合评价,确定河曲县的定位为:晋陕蒙“金三角”重要的枢纽型门户城市;山西省重要的能源、旅游基地;以特色民间文化为底蕴的经济强县。

3.2 发展战略

1)区域联动与协调发展战略。

突破相对封闭的自然条件制约,构建区域整体协调的开放空间格局。加强通道建设,确保山西与陕西和内蒙交流通道的畅通,构筑河曲县到呼、包、鄂、榆、忻、朔六个城市的两小时高速经济圈;促进区域性基础设施与大型社会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县域内部的空间整合,积极推进西部核心增长区与中东部广阔腹地紧密交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机制改革,构建区域整合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2)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战略。

以煤为基,以提高资源开采和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为目标,大力发展优势原材料精深加工,延长资源型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向精深加工和现代制造业转变。以循环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传统资源型产业向低碳化、循环化和精深加工方向发展。调整传统资源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向适度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推进县域经济从外延粗放式增长,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从资源型产业主导的单一结构,向非资源型产业主导的多元化机构转变;企业布局从分散无序,向园区集群发展转变。

3)生态环境提升战略。

保育生态、改善环境,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网络。更新理念,积极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提升各类企业的创业发展环境。加强与周边地区对黄河生态文化资源的整合协调,提升河曲县的文化知名度;推进黄河等水系沿线的生态廊道建设与保护,构筑区域生态网络体系。

4)旅游发展战略。

以黄河文化旅游、黄土地貌与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城市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特种体育旅游五驾马车驱动全县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河曲县城成为晋陕蒙黄河“金三角”的旅游集散中心。

4 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发展对策

4.1 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联动

河曲县是晋西北地区省际边缘城市的一个缩影,周边县市同样面临与河曲县相似问题,增强黄河三省交界区域合作是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只有在提升各自县市产业发展转型的同时,统筹各地区优势,增强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作,形成晋陕蒙三角经济区,增强区域间的协作,形成规模化的分工合作,才具备对外竞争力,实现共赢发展。

4.2 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利益链协调

晋陕蒙交界地区是由不同行政区组成,各自利益不一致。对省际交界三区来说,地方过于追逐局部利益,导致倾销式招商以及竞相压价吸引投资,形成恶性竞争。这种区域性不协作,严重影响了区域基于能源开发的合作,并增加了交易成本。因而,为了提高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的集约开发,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有利于区域合作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对晋陕蒙边缘地区利益统筹协调。

5 结语

晋陕蒙省际边缘地区依照优秀的能源资源优势,成为晋陕蒙三省乃至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但该区域目前发展缺乏联合,造成区域间的恶行竞争。以河曲县为基础单元,积极探讨融入晋陕蒙边缘地区的发展,对该地区其他县市的发展以及区域间协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刘奥东.省际边界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徐 燕,李翠军.对中西部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J].科技创业,2009(6):1-3.

[3] 叶本功.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创造,2012(5):54-57.

Consideration on Jin-Shann-Meng provincial boundary regions with Hequ county as an example

Hao Guoping Ji Linqiang

(ShanxiAcademyofUrban-RuralPlanningDesign,Taiyuan030002,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Jin-Shann-Meng provincial boundary regions,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pressure, the paper analyzes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Hequ county in Jin-Shann-Meng boundary,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esource economy transformatio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creating tourism industry,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Jin-Shann-Meng provincial regions and other counties.

provincial boundary region, SWOT, development strateg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1009-6825(2017)03-0015-02

2016-11-16

郝国平(1986- ),女,工程师; 冀林强(1989- ),男,工程师

TU984

A

猜你喜欢

省际边缘区域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分割区域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东部地区物流业竞争力省际差异比较分析
开放与我国居民收人增长*——来自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考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