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聋生数学学习认知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初探

2017-04-08程茜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符号语言手语聋生

程茜

在聋校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多年,调查并分析了学校初高中聋生数学学习认知困难的一些表象,发现聋生中普遍存在很强的思维惰性,现就此分析其原因,并初步探究其干预策略。

中学聋生认知困难干预策略

一、中学聋生数学学习认知困难原因分析

(一)学习初期对事物的理解困难

聋生产生思维惰性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学习初期对新知的理解困难,这使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只停滞在感知表象中,即使撞上关键信息,也不能加工形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路受阻,从而懒于动脑,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

由于听力的缺损,他们并不能完全明白课本上使用的文法语言,同时,手语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正确理解产生了负面影响。聋生对理解文法语言的困难显而易见。

现在的聋校初高中数学课所需要的数学用语已经非常多,而《中国手语》里面只涵盖了极少数比较简单的数学用语:如“大于”“小于”等。如“相似”“全等”等大量用语并没有统一的手语,不同的授课教师可能使用的手语完全不同,造成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不同。

手语对于某些数学用语的翻译(打法)没有揭示出这些数学用语的数学含义,反复使用这种手语不能加强学生对数学含义本身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指数”的手语是“一手打手指字母“ZH”的指式,一手直立,掌心向内,五指分开,交替抖动几下”,手指字母“ZH”不能体现出“指数”的含义,事实上,第一个字的声母是“ZH”的数学用语非常多,如“正数”“整数”等。

(二)情感因素

如果学生对知识最初的不理解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改善,就必然会在进一步学习中经历无数次的不成功,这样的不成功经历直接导致学生自信心的缺乏,从而丧失思维的积极性,所以情感因素是聋生产生学习惰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聋生中广泛存在如下情感问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心理特征不良、缺乏社会及家长的认同。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较敏感,极易受到伤害;对家长、老师的依耐性很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现实不满意,但又不愿意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得过且过的心理较严重。

二、中学聋生数学学习认知困难干预策略

(一)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聋生因听力障碍导致语言障碍并影响思维发展,其思维方式基本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数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聋生学习数学比较困难。久而久之,聋生对数学产生了抵触。

基于以上原因,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概念的引入、例题的选择和作业的布置方面都尽量与聋生的生活发生联系,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有趣化,使聋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感受数学,而不只是从书本上学习数学。鼓励聋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聋生克服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困难。

1.尽可能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阐明数学概念,以此来保证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

由于课本中数学概念的呈现形式通常都比较抽象,而聋生对于不是母语的书面语的理解又非常困难,与此同时,聋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障碍也客观存在。如果仅仅根据概念的文字定义来向学生解释定义,即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用手语和板书讲解了很久,聋生对于定义的理解还是只会停留在对文字本身的记忆上,对于定义本身所蕴含的数学含义并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

2.在例题的选择上多采用一些小的生活实例,便于聋生正确认识其中包含的数学问题。在加深对新知识理解的同时,让聋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充分关注聋生的学习过程

聋生掌握知识不牢,遗忘性很高,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最初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只是在简单的模仿教师的解法,在碰到较难的、需要自己展开思考的题目常常束手无策。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误认为学生已经学会,而只是思维水平不够而已,使得学生的简单模仿行为得到鼓励和强化,并愈演愈烈。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尽量确认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真正在领会了其中的内涵和外延。

1.关注聋生对于多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转换能力

日常教学中,中学数学语言按不同的表达形式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各有优势,同一个数学思维过程用文字表达则生动、用符号表达则简练、用图形表达则直观形象。数学符号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丰富的内涵,往往不易读懂。若将简约的符号语言翻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或直观的图形语言,有利于问题的转化和处理,形成“以形助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将数学的文字语言用简洁明了的符号语言表达出来,对于熟悉已知、正确理解题意、迅速发现解题途径都是至关重要的。

聋生不善于对数学语言的多种形式进行转换,尤其是对抽象的符号语言常常有意回避,造成表达死板、思维僵化的恶果。因此,在数学语言教学中,要突出语言变换的教学法,三种语言要根据情况灵活转化,不能单纯强调某一方面的转化,这样才有利于活化学生的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2.教师辅导方式的改进

健听教师与听障学生之间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交流障碍,特别是和语言康复不够好,完全用手语交流的聋生。而聋生之间的交流却非常顺畅,同时,聋生也比较单纯,比较愿意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资源,在课内、课外进行互助合作式学习,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由教师给每个学生辅导转变成学生给学生辅导的方式。

学生给学生讲解,往往站在相近的层次,更容易被接受,另外,聋生之间很熟悉,交流没有障碍,且所用手语更加形象生动,更容易被理解。同時,整个小组既要快速解决问题,还要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把问题弄明白,这样的形式激发了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互帮互助。成绩好的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基础差的学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这种方式比老师一个人给学生补课更现实更高效。

3.评价方式的尝试

作为一所教育对象是听障生的特殊教育学校,每个学生由于身体条件、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方式、认知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教师应该正视每个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传统的评价方式(考试和分数)的基础上,更关注每个聋生个体的发展需要,立足于聋生个体是否在知识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发展。

可以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以下情况:回答教师提问、向教师提问、解答同伴的提问、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书面作业)、向教师提出建议、和同学发生争执时的解决方式、帮助同伴的情况(根据分组的情况,让同伴打分)、扰乱课堂……在每个单元结束时,根据记录给每一项打分(其中“帮助同伴的情况”是根据分组的情况,由该生的同伴打分),评出每人的单项成绩和总体成绩。最后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由学生做出书面汇报。

教师要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帮助每名学生制定下一步的改进方案。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使在知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在别的方面找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培养其自信心,鼓励其继续努力学习。

在知识水平的考核方面,改变单纯由教师出试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来考核知识能力的模式,使知识能力的考核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杨运强.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李峻清.浅谈聋校数学教育\[J\].新课程,2013,(01):140-141.

猜你喜欢

符号语言手语聋生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浅谈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的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中符号语言的学习
奇怪的手语图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