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元素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2017-04-07蔡峰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蔡峰

摘 要:情感元素的运用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更是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学科特色。情感元素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动力和热情,从而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的全过程中。同时,充满情感元素的教学活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也不断推动了教师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使教师自身不断收获职业发展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关键词:情感元素;互动式教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04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25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是遵循人的思想教育规律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与要求,以生活情境为有效载体,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手段,情感激励为精神纽带,生活经验为内在支撑,互动交流为主要形式,内生动力为教育机制,追求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学生科学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在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情感激励作为精神纽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充分运用情感元素,对推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具有非常高的运用价值。

一、情感元素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价值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创造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师生之间建构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出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不设防”,从而能坦诚、全面、良性地互动交流与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简单扮演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扮演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者、讨论者、合作者。师生之间不应存在心理上的沟壑与距离,“零距离”的沟通才能使教育真正发自内心,触动心灵,并触及人的灵魂。

(一)情感元素能够促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增强互动教学效果

可以假设,如果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排斥和抵触情绪,那么他们是很难接受教师所表达的观点和传递的知识的。教师如果对学生也存在同样的心理距离,教师也很难做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投入。这样的教育最后只能沦落为教师机械地照本宣科,學生神游般地坐在教室中等待下课。没有爱和情感,就没有触动心灵的沟通,就不会有教育真谛的诠释。打破这样的壁垒,首先需要教师做到“爱生”,爱他们的聪明机灵、爱他们的顽皮好动。理解他们,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包容他们的无心之过。教师不能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神龛”上,而应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当学生能够“亲其师”,那么教师的教育才能具有穿透力和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回应才会是积极的、主动的,学生才会“信其道”。

工作中,假设教师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找孩子聊天。聊天的范围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孩子的生活、兴趣、爱好、情感、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师的聊天对象,所以他们会开玩笑地说来教室里聊天是“喝茶”,而教师则从“喝茶”一词中感受到了孩子们把教师当做了伙伴和朋友。在教师的工作记录本中,教师会记录下每个孩子的生日,当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教师总会为他们准备一份小礼物,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张贺卡、一块美味的小蛋糕,当孩子从教师手中接过这些礼物时,教师从他们的眼中读到的是幸福、喜悦、感动和珍惜。正是在这样的点滴中,教师和孩子们“越走越近”,他们会很重视教师的建议,会很在意教师的看法,会很认真对待教师的要求,也更加愿意和教师诉说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情感互动使教育活动在课堂与课后实现了无缝衔接,并能始终贯穿于孩子们的整个成长空间。

(二)情感元素能够增强学生的存在感和归属感,营造互动教学氛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归属,只有充分激发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他们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为他们提供平等的互动参与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能在课堂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归属,体验到成就和满足感。教师应发自内心关爱每个学生、亲近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与期望、鼓励与肯定,调动起他们的内在学习热情与渴望,使学生能真正把课堂中的互动参与视为自己的任务,体验收获的快乐和喜悦,而不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负担。

课堂中非常关注学生的细小变化、细微动作,当学生因为紧张和担心说错而小声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会及时捕捉到这样的细节,并给予及时、积极和正面的回应,让学生感受到他在课堂中是被关注的,课堂是他的舞台,是真正属于他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也更加积极回应老师的教学活动。当这样的氛围被营造出后,学生互动参与的专注也随之不断提升,当某个学生的观点表达和见解获得了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时,他周围的同伴也会本能的对他投来钦佩的目光,会对他竖起大拇指。学生之间这样的举动在课堂中不断出现,学生自己在收获教师肯定的同时,也收获了同伴间的钦佩。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交替,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生动力和热情,不断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感、归属感和幸福体验。

二、情感元素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灵魂。思想政治(品德)学科应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树立法治观念、道德认知、民族情感、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成长为一个现代人、社会人和文明人。

(一)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学生的情感触动,激发学生情感互动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积极关注“情感元素”的环节设计,这不但是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内在要求,更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践行。

案例:人教版教材九年级第七课第三框《合理消费》,本框题的教学内容分为两目:“消费观”和“合理消费”。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调整,分为三目:“消费观”“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1.在“消费观”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从消费观的改变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深入理解其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为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骄傲和自豪。

2.在“学会理财”的教学设计中,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探讨学生自己的消费计划和消费行为,再从学生消费的物质条件是父母给予的零用钱入手,感知父母为同学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3]。

3.在“合理消费”的教学设计中,借助芜湖高铁的开通和安徽的快速发展等素材,创设系列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知到家乡的日益变化,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始终抓住“情感元素”这条线索,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丰富的感性素材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内在的学习激情充分调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并与教师的教学产生良好的互动和共鸣。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教师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关注对学生的人生教育和引领,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更应成为学生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导师。教师必须以正确的的价值取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的照本宣科,更不能空洞的去说教,那样只会使学生失去参与学习的热情,失去了解和认知的渴望。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用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呈现,帮助学生感知和领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是相向而行的,教师期待与学生在教学中产生互动与共鸣,那就必须倾注自己的情感,唯有情感才能打动情感,唯有心靈方能沟通心灵。期待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情感的体验和感悟,教师自身就必须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在工作中会将自己的成长历程、家庭生活、学习心得、工作体验等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之中。以自身的人生成长和感悟去告诉他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执著、什么是感恩、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幸福,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更能去思考人生的哲理和真谛。在这样的过程中,打破了学生对于教师的神秘感、距离感,使他们能更加直观地看到一名“立体”的教师,不再是畏惧的眼神看待教师,也更加愿意和教师平等的沟通交流,把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营造出和谐、民主、平等、宽容的互动氛围。

三、情感元素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意义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双向的互动交流,有了“高效的教”才会有“有效的学”,有了“有效的学”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效的教”,情感元素助推了课堂教学效能的升华。互动教学模式是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更是要求教师要明白怎样去教。当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情感互动与共鸣不断升华时,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才能得以有效建构,一种师生双方相向而行的有效参与才能得以实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收获的是知识,更是正确价值观的不断形成和建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同样收获了自身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有效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一)情感元素有效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和再学习

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教学中的互动建构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了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平等包容的民主氛围、畅所欲言的交流氛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反思批判质疑的思考氛围、跃跃欲试的活动氛围和以情育人的情感氛围。这些都赋予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幸福的学习感受,从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价值存在和成就感,更是为学生的再次高效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推动了学生的学习不断迈向良性的循环轨道。

(二)情感元素有效促进了教师的自身成长与发展

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情感倾注不仅赋予了学生高效参与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也同样使教师自身获得了职业发展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促使教师能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身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并与学生之间产生更为积极、高效的互动和交流,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所在,使教师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和成长。

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政治(品德)学科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重要价值追求。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当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追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统一的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多维立体的互动参与和交流赋予了教师和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参考文献:

[1] 王为民.生态·生活·生命——基础教育新课程人文价值的追求与建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为民,俞宏胜.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1):16-19.

[3] 袁娜.论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 苗万华.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