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2017-04-07苗青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语言教学教学方法

苗青

摘 要: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各外语外贸类院校面临的共同挑战,各院校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来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发展的相关规律,以此来加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语言教学;教学方法;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0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005

培养国际型外语人才是外语外贸类大学在管理中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现在一些大学勇于探索,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复合型外语人类培养的办法。本论文结合外语类大学的教学改革现状,对复合型国际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一、外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问题

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来说,外语类课程的开立应该大于专业课程,本论文认为,外语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一)学生自身的外语素质

在学生自身的外语素质方面,中东部一些地方和沿海城市的学生在外语素质方面明显比中西部要优秀,在一些外语专业的重点院校里,学生自身的外语水平比较高,那么教学的成绩就比较好,在这些大学里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开设力度来完成。

相反,在一些少数民族等地区,学生的外语水平相对比较差,外语专业等级考试的及格率也低,在这些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比较大,虽然学生完成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 但他们的外语水平仍不能跟其他大学外语专业学生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一直注重专业课程的比重,减少外语课程的分量,可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成果。

因此,我们应考虑到大学生自身的外语水平和自身素质。学生外语水平高的院校可以更好地体现“复合”的特色,学生外语水平低的院校应重点强调外语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二)专业特色

不同大学的外语专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找准自身的定位,制定好适合自身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国际关系学院的外语教学可以在注重专业基础的同时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拥有较强的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培养国际型人才有赖于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更加紧密的交叉与融合。

现在,我国很多外语外贸类院校都有英语专业(非师范类)和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类)之分,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可以确定专业课和英语课的比例,突出专业特点。对非师范学生来讲,课程不仅要开好规定内容,还可以融合其他相关专业,多开一些市场需求大的课程,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多应用,多和社会接觸,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目标。

(三)师资力量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专业的教师大多仅仅为“语言型”人才或者“语言和文学”结合的人才,他们的基本功比较好,教学、科研能力强,但这些教师如不能接受专门培训和学习,很难给学生开出好的专业知识课。我们要尽力结合自身特点,为学生开一些少而精的复合专业课。

二、教学方法改革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一)转变教学理念

我国的外语教学习惯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偏重灌输,不给学生一些独立的学习空间,只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与完整性,结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比较依赖教师,不能自主获得知识。以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发展自己的特点,拓展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断突出学生在大学教育和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

(二)改变课堂教学的授课模式

我国的外语教学法大多采用的是近几十年来国外一些主要的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如:口语法和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社团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等。这些教学法虽然有一定的发展背景,是我们教学经验的累积,但我们不能刻板借用,否则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信息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方法现代化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挑战,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们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方便的空间。我们要鼓励开发新的资源,改变传统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素质、学习自主性,优化教学的成果。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补充。

三、社会实践对复合型外语专业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外语方面的教育改革大多侧重于人才培养、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等方面,在针对社会实践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在复合型专业建设中,社会实践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提供了反馈,帮助我们看到专业符合的不同程度,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是检验复合型外语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无论以哪种模式培养的大学生,都需要为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为大学生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提供动力,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因此,社会实践可以直接反映出来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质量。

其次,社会实践能够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信息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教育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社会活动预测出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帮助我们在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基础之上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探索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办学质量,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

总之,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对外语人才的需要非常迫切,尤其是国际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一些外语类人才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十分重要,有待于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刘再起,王仰正.对新世纪大学专业外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1(3):39-44.

[3]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语言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