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任翱号”盾构顺利穿越海域最后一处岩区

2017-04-07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7年8期
关键词:硬岩珠海盾构

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任翱号”盾构顺利穿越海域最后一处岩区

2017年8月2日,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任翱号”盾构顺利穿越海域最后一处岩区,正稳稳地向接收井前行。马骝洲交通隧道是珠海首条海底隧道,也是国内首条海域超大直径复合地层盾构法隧道,采用1台直径为14.93 m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

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典型的“上软土下硬岩”复合地层,类似工程在穿岩过程中曾发生刀具大量损坏、盾构卡壳、河床塌陷,甚至引起“塌通天”重大工程事故。为攻克以上难题,确立了以“一探、二爆、三封”为核心的超前预处理解决方案,并得到专家组的认可。

通过采取“排孔探测”“海域SSP”“地震波散射法”等多种手段对隧道沿线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及障碍物分布进行探测,为定点清除提供精准资料。

采用海域“微差爆破”,定点破碎隧道断面内的硬岩,“化整为零”,降低盾构推进风险。

通过水上移动平台搭载高压旋喷桩机,对爆破扰动区进行加固,封堵泥浆渗流通道,防止冒顶,为盾构推进保驾护航。

合理换刀

针对不同的地层和掘进时机,动态控制刀具布置方案,及时检查并更换被磨损的刀具,确保顺利穿越所有岩区。

精准推进

深入分析预处理资料,形成每米掘进范围内岩层高度、宽度等分布情况地质断面图,精确指导盾构推进。

据统计,整个穿越期间共钻探662孔,爆破190次,共1 521个炮孔,加固1万7 310 m3,总计换刀437把。

(摘自 隧道网 http://www.tunnelling.cn/PNews/NewsDetail.aspx?newsId=24333 2017-08-07)

猜你喜欢

硬岩珠海盾构
长距离硬岩复合盾构壁后同步填充施工技术研究
珠海开放大学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风口浪尖上的珠海银隆
我国自主研制硬岩掘进机“彩云号”下线
盾构近距离下穿房屋接收技术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
特大断面硬岩隧道爆破开挖技术研究——以丰宁隧道Ⅱ级围岩段为例
《盾构机切削刀具》行业标准颁布
东莞地铁地下连续墙硬岩爆破施工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