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体育养生之道

2017-04-07余思辰

人力资源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养生孔子体育

余思辰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他也创立了具有儒家学派特色的体育养生之道,以“仁”和“礼”为核心;他的尚武思想中,体育融合养生;同时又将美育和体育融合,灌输体育养生以新的生命力,而这种对个人人格以及身体健康有极高促进作用的体育养生思想,既是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思想的宝贵财富,也对现代体育养生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孔子 体育 养生 思想

儒家由春秋末年的孔丘首创,作为诸子百家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学派,儒家主张以伦理为基本特征的体育养生思想。在体育养生的活动中更是重视“仁”和“礼”为核心,一种有秩序分等级的教育。在这期间的六艺教育更是对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养生体育的一种反映。孔子作为这个流派中的佼佼者,宣扬的体育养生思想具有着自己独具的特色。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武”为楚庄王日:“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此句话中“武”它的发音起于“舞”,舞先于武出现,用以彰显身体强壮,矫健灵活的行为。在楚庄王时期就出现了武医养生,它指的是武功到一定的境界就会打通身体的脉络强健骨骼。从这反映出当时春秋时期就萌芽了体育养生思想,只是这样的思想带有儒家鲜明的思想特征。在殷人后裔均有尚武之风,孔子作为殷人的后代也继承了传统,他不但身体健硕高大还精通射御,军法之术。《礼记·射义》中记载说到:“孔子射于矍相之圊,盖观老如堵墙。”这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孔子射技的精湛,孔子习武与健身相连。毛泽东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说:“仲尼取资于射御,孔子七十二而死未闻其身体不健。”这更是体现了孔子尚武好动,以动养生的生活方式。明末清初的大教育学家颜元认为:“孔子习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仁义。”这反映了射御不仅能活筋骨也能强身健体,在孔子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采用射御作为日常的生活锻炼方式,但是孔子强调“射也,仁之道也”,他主张尚武实践,把学武者的武技和道德水平放在一块整体评定。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武备。”他认为不能只有文德,同时必须有武艺,必须做到文武兼备,所以他的思想中融合体育思想,在他的观点下,勇武观与德智勇力互相补充,既是他育人的思想的体现,更是个人治国之家的良方。在这种思想下,在这一时期的体育养生思想依附在孔子的尚武,强兵力的思想当中,体育的思想里融合了养生。

孔子在培养人才方面采用“六艺”教育。而他的体育思想也对他的教育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是教育思想的关键内容。孔子不仅在理论上面提倡体育养生思想,在实践上面,他的教学也处处体现这种思想。他的弟子有三千人,而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而他本人也擅射、御。他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道德完善文武兼备的栋梁之材,在这个礼乐结合的思想中也反映出孔子对体育养生思想的倡导。礼作为六艺的首要内容。射和御则作为体育的一部分,乐则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在当时都非常的受到重视。如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从这知道如果说养心的关键是静,那么养身的关键是动,孔子提倡“身心共养、动静以义”的养生之道,在强调仁者静的同时,重视动的重要作用,在孔子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弟子教授射、御等体育锻炼。《论语·子罕》中说到孔子博学多能而他却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也”,从这就我们知道孔子很擅长执御之术。从孔子自身的爱好就能明白他教授弟子学射御也会精益求精。射御作为孔子六艺的一部分,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是能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锻炼身体的娱乐活动。与此同时体育与美育的结合下出现了乐舞,有文言:“故音乐者,所有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气也。在夏商时代更是有文舞和武舞。”这些舞蹈不仅具有审美性还有健身性。这种美育與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给当时的体育养生思想注入了一股活力。更是丰富了体育养生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娱乐的方式结合健身有助于人民更好的喜欢体育养生,提高大众的健身乐趣。

孔子养生思想的特色是“身心并修”,这种儒家思想下的体育养生思想注重生命的个体、重视个人的品格修养、崇尚一种健康运动的积极养生方式,是博大精深的。孔子的理论和实践,也是在借鉴前人的经验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实摸索出来的,这种思想既是他个人的进步,也是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的升华,也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具有儒家特色的体育养生体系,他把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思想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时这种体育养生思想给后代以启发借鉴。引导人们崇尚一种积极运动观念去调养自己的身体,树立了一种健康观念。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需要。

猜你喜欢

养生孔子体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我们的“体育梦”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