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水利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7-04-07李秋丰

人力资源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管理

李秋丰

摘要: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水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变、对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更好的提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水利单位 财务管理

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应对世界性贸易,我国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面建立科学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覆盖,是财政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促使该制度在财政资金管理体系中起到重大作用,对实现我国的财政经济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主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性质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由此国家对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方式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直接对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水利单位会计核算的新变化

1.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

在资产类项目下,“货币资金”项目中,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这一科目,用以核算水利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付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取消了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实存账户,开设了单位零余额账户和财政零余额账户,分别用于单位授权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对应结算的票据则分别是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和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平时单位的资金结余则表现为指标或计划的结余,并无实际资金流动。年终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结余的资金则区别为单位非财政补助结余或单位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可以按照规定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则不可结转。

2.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与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水利单位的建设项目支出和日常费用支出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并分别进行独立核算。水利单位对项目建设资金只具有使用额度或指标,而无实际支配权。在实际支付中,按照批复的预算与资金使用计划,在使用额度内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直接向相应的银行发出指令进行商品与劳务的支付。对于日常费用的报销,也必须在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预算内支付,且支付资金的数额、用途、收款人、交易时间等详细的交易内容都直接体现在财政部门网络体系中,由财政部门实时监控。

3.预算管理发生根本变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由于资金拨付程序与支付方式的变化,必须强化水利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精细化水平,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预算资金申请与拨付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于预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特别加强对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项目的支出预算按照重要性及实际开支,按零基预算定额制定,树立依法执行预算的观念。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形成了积极影响

1.改变了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和支付方式,提高了财务管理预算认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水利单位无论建设项目支出还是日常费用支出,都是只有用款计划和指标,而不再有财政资金管理。在该模式下,财务管理的重心就由以前的资金管理转向全面预算管理,促使水利单位科学、合理、规范的进行预算编制,直接促进了财务管理人员加强预算管理。

2.改變了水利资金的支侍方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水利单位建设项目繁多,以往申请资金的程序比较复杂,资金管理的安全性比较低。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后,缩短了资金层层划拨,分散支付的时间,把以前对水利单位建设项目的拨款,由按进度拨付改为按需拨款,减少了中间环节和资金滞留,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避免了资金的截留和挪用,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3.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监督的全面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使得单位行政领导权和会计监督权分离,使会计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水利单位的项目开支和日常费用开支分别纳入财政账户,款项支付经财政人员审核监督,提高了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提高了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利于领导的决策,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监控,保证了单位会计业务的健康有序。

4.提高了单位财务电算化信息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信息网络建设的要求比较高,单位办理的授权支付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审核完成的,这样财政资金和单位的支付活动都在计算机系统监控之下。由于管理方式和支付方式的改变,要求单位的财务人员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及时更新会计知识,掌握使用财务会计软件,直接促进了单位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实际工作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滞后

国库集中支付实行后,水利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方式、支付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管理人员的会计观念、知识结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等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财务管理的变化。

2.财政资金分配方式限制了水管理财政资金的自主权

水利单位由于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多,导致部门审核、付款等操作过程时间过长,遇到需要追加工程预算的时候,基本没有调整的余地,导致水利单位用款困难,应付突发情况也丧失了机动灵活性。同时,国库集中支付下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权没有发生改变,水利单位还需要承担自身在财政集中支付中的职责,负责与各级投资管理中心协调本单位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和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等,加大了水利单位的管理负担,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工作量。

3.单位会计化电算能力及信息化技术亟待提高

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使得预算对经费支出起到了制约作用,这样就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要对单位将来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和规划,为编制预算打好基础。另外,计算机与网络的运用,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经验,提升会计电算化水平。国库集中支付的模式对单位财政部门与代理银行、国库之间的联网和财政审核支付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这一模式下,单位与代理银行需要借助网络完成信息的核对,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由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四、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水利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应对策

1.认真学习,提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认知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于纳入集中管理的水利单位,支付机构按照“责权不变、集中支付、分户核算、封闭运行”的办法进行管理,涉及单位财务、资产、人事、建设等多个业务部门。单位财务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要求转变观念,形成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管理理念。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办法

水利事业单位由于项目建设内容繁多,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科学、规范、细化,部门预算要完整、全面、准确。水利单位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及上年度财务数据,结合下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预算,合理编制预算,统筹安排,认真执行。在预算编制中要对项目进行时间合理性及完成项目时间的充裕性进行保障,并把预算管理的目标进行细分,加强预算管理力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不得擅自改变预算和资金的用途,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

3.加快水利单位信息化建设步伐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由国家、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建立的网络信息体系。由此要加快水利单位合理配置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水利单位财务信息平台系统,通过信息系统与财政部门一起对财政支付进行日常动态监控,严格控制财政资金的支出,及时发现解决财政支付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健康长远发展。

4.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及时学习新政策,树立防范意识和保护资金安全意识,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确保国库支付制度的正常运转。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顺应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统一要求,满足了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力措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虽然是对财政资金管理的改革,却对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利单位只有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才能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国库集中支付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论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
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