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融合
——微课开发领域虚拟场景技术应用研究*

2017-04-07杨芬红汪文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演播室真人动画

杨芬红,汪文萍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虚实融合
——微课开发领域虚拟场景技术应用研究*

杨芬红,汪文萍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为了解决目前微课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的现状,我们尝试把虚拟场景技术引入微课制作领域,设计了基于虚拟场景技术的开发模式,包括前期设计,中期制作,后期反馈三个阶段,在中期制作阶段,结合相关软硬件设备,构建了微课开发流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微课开发实践,并应用于教学中,通过师生访谈,效果测试,认为微课设计比较新颖,案例取材真实生动,与真人互动更增添加趣味性,深受师生的欢迎,为类似题材的微课开发提供借鉴。

虚拟场景;微课;开发

一、引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的出现引发广泛的教学模式改革,很多课程尝试开展基于微课的教学研究,这对提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微课的设计开发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很多微课主要采用实景录制,这种形式的微课比较大气,制作精美,但表现形式单一,这限制了微课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我们尝试把虚拟场景技术引入到微课制作领域,所谓虚拟场景,就是虚构一个人文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场景也指计算机通过数字技术勾勒出的数字化场景。虚拟场景技术主要采用动画软件,绘图软件建立虚拟场景,教师演讲过程在绿幕背景下拍摄,然后通过抠像技术及视频制作软件,使真人与虚拟的动画场景合成。虚拟场景技术摒弃形式单一的实景视频录制,发挥想像空间,以新颖创意的形式来设计制作微课,使内容呈现更加形象,更有趣味性。

本文以《健康人文》课程为例进行研究,该课程是针对我校医药卫生类学生工作岗位实践而开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健康卫生领域打下基础。课程涉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点的表达与理解都非常困难,需要具体案例进行阐述。研究前期进行软件硬件知识准备,然后在详细调研分析基础上,构建微课开发模式,确定开发流程,同时进行系统微课开发实践,主要采用动画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微课制作,使虚拟场景与真人融合,形成生动形象,创意性强的微课,以此研究虚拟场景制作技术在微课中的实践应用。

二、开发模式

我们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健康人文》课程实践,构建基于虚拟场景技术的微课开发模式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虚拟场景微课开发模式

开发模式主要为分三个阶段,前期设计确定微课的总体框架,中期使用软硬件设备进行微课制作,后期应用于教学中,根据师生反馈情况对微课进行修改。应用此开发模式开发微课程,具有下列优势:第一,有助于抽象知识点的表达,虚拟场景技术使真人与虚拟场景融合,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或实践案例来表达抽象知识点,真人讲解更具亲切感 ,虚拟表达更具趣味性,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轻松掌握课程知识。第二,有助于设计丰富多彩的虚拟场景,用动画软件和绘图软件设计制作形式各异的虚拟场景,能突破空间局限,只要能想像得到的,都能设计出来,使微课的设计更具创意性。第三,有助于实现高效微课制作,虚拟场景技术制作微课,不需要安排场景,配备道具,聘请演员等繁琐工作,能用比较少的人力,快速地完成微课制作。

三、开发流程

我们在前期开发模式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中期制作过程,并构建了微课开发流程。中期制作需要用到的主要设备有摄像机,除此之外还有动画制作软件FLASH,绘图软件PS,视频制作软件EDIUS。基于虚拟场景技术的微课开发主要描述为以下几个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场景技术微课开发流程

1.前期拍摄

拍摄地点选择在隔音效果比较好的室内进行,室内一面墙挂上绿幕,在人物前方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布置四组灯光,摄像机上方布置一组灯光,色温均是5600K,摄像机连接外置的无线麦克风,采用1920x1080高清模式进行拍摄,在摄像机正前方下部放置一台笔记本,演讲词通过笔记本进行显示,起到提词作用,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演讲,拍摄时要求教师不能穿绿色的衣服,不能戴绿色的装饰品,方便后期抠像。

2.虚拟抠像技术

虚拟抠像是制作虚拟场景微课比较重要的步骤,主要采用Edius软件的手绘遮罩,色度键等几个功能进行抠像。虽然拍摄时用的是单一绿色背景,由于灯光原因,背景颜色层次不一,第一步需要进行手绘遮罩,在特效中找到视频滤镜,把手绘遮罩键拖放到视频素材上,双击信息面板,进入手绘遮罩界面,使用钢笔工具绘制一个大致轮廓,去除不纯的背景,留下人物和紧贴人物的颜色统一的背景,注意,因为演讲者是一个动态人物,所以在手绘遮罩时,尽量预留出空间,防止演讲者跑出画面,第二步找到特效中的色度键,拖放色度键至视频素材,双击信息面板中,打开色度键设置界面,用魔棒工具获取背景颜色,在详细设置中精确调整抠像范围,然后抠除人物背景。第三步人物背景抠除后整体感觉会比较粗糙,需要进行一步调整,周围留下小色块可以进一步用手绘遮罩工具进行删除,在色度键界面中勾选柔边选项,使人物线条不再生硬,看起来比较自然。通过抠像处理,去除背景,为后期制作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的实现抠像效果,也可以安装抠像插件Robusky,在特效面板的视频滤镜中可以找到 ISP RobuskyGreen,拖动绿屏素材上,在设置窗口上使用吸管吸取素材上的绿色,Robusky比Edius自身带的控制参数要多得多,通过控制参数,能对画面进行比较精细的调整,边观察画面边进行调整,最后还可以使用Edius自带的色彩校正滤镜提升亮度和对比度,最终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3.创意性动画设计

制作动画前首先要设计案例,素材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网络和书本,案例既要贴近微课内容,又能生动形象地表达知识点,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学习知识,这是动画设计最关键的一步。确定好案例后,接下来制作案例脚本,主要包括案例发生的地点,动画角色,角色之间的关系,每个角色的动作,表情,另外还要设计动画角色语言,尽量选用生动活泼又接地气的语言进行表达。然后用Flash制作动画,为了降低制作难度,可以预先收集一些Flash模板素材,通过模板进行修改,根据脚本制作故事场景,以及人物的动作,表情,用动画准确表达案例内容。最后进行动画测试修改,使角色的动作比较自然,播放流畅,并能实现不同场景动画无缝连接。

4.演播室制作

演播室主要采用PS软件进行制作,制作中可以借鉴现有的图片素材进行设计,也可以在重新设计新的演播室,虚拟演播室制作要求简洁大气,中间留白,以便播放动画,并有足够的空间留出来,让教师在虚拟演播室前进行讲解,同时要注意像素设置,分辨率为1920x1080,与视频格式一致。

5.视频合成

使用Edius合成前面所有的素材,合成前需要准备三个视频轨(V),一个视音轨(VA)和二个音轨(A)。其中两个视频轨(V),一个放置整体动画,一个放置单独人物动画,注意在导入FLASH动画时,先要转换成视频格式,最后一个视频轨(V)存放虚拟演播室图片。视音轨(VA)存放虚拟抠像后教师演讲视频,利用视频布局功能把教师移动到右侧位置,以留出位置表现动画情节。二个音轨(A)存放动画人物的后期配音,并添加背景音乐。

6.后期特效

后期特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添加转场特效,使视频动画过渡自然,二是添加滤镜效果,增加画面的动感和精彩度,三是实现动画人物与真人的对话,让动画人物从屏幕中飞出来,或从外面走入舞台,并站在演播室前与真人互动,整个过程要求自然无瑕疵,衔接有问题的,还需要回到前期进行修改,这是有难度的一个步骤,也是整个过程中比较出彩的一个环节。

四、开发实践

这里以《健康人文》的“人际沟通心理防御机制”微课为例,进行微课开发实践,分别从前期设计,中期制作,后期反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前期设计

(1)选题设计

《健康人文》授课对象是护理,检验,口腔,康复,营养,医学美容等各专业的高职学生,对学生进行特征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不喜欢纯理论的课程,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困难,第二,学生有医学背景,第三,年轻活跃,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针对学生这些特征,我们考虑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有趣的案例结合起来,这些案例最好与学生医学背景有比较紧密的联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以后工作岗位中处理复杂事务打下基础。

“人际沟通心理防御机制”微课,主要阐述以下几个概念,包括压抑,隔离,合理化,否认,移情,投射,退行,升华等。这些专用名词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容易搞混,教师讲授时,如果只进行名词解释,学生很难接受。为此我们设计了在医院挂号排队中发生的一个案例,把案例与名词解释融合起来,再用动画进行表述,要求微课整体设计自然流畅并有趣味性,能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

(2)内容导入设计

因为微课时长限制,我们采用直接导入法,在背景音乐中,进行心理防御机制的名词解释,并引出具体症状,有压抑,隔离,合理化等8个症状,并告诉学生,为了搞清楚这些心理术语,我们需要听一个故事,顺利引入下面案例情节。

(3)案例情节设计

我们把8个心理学名词与8个小情节紧密联接起来,如解释“压抑”这个名词时,我们设计这样一个小情节,有一天一个男生去医院挂号,好不容易终于轮到他,他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快速跑他前面,这时男生的心理非常的郁闷,但为了抑制心中的不愉快,自己安慰自己,然后引出“压抑”这个专用名词。在进行“移情”名词讲解时,继续上面的故事,那个男生后来又被小女孩,老人,孕妇插了队,正心情烦躁之间,后面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挤了上去,他忍无可忍,冲上去,对外国女人大发怒气,对插队群体的不满迁移到外国女人身上了,最后顺利推出“移情”这个心理术语。这样的案例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4)内容阐述设计

主要有教师旁白语言设计和主角男生语言设计,教师语言是整个微课的主线,从内容导入,每个小情节的展开,情节之间的衔接,专用名词的解释,都需要精心设计,要求简洁,形象,生动,风趣 。男生语言设计要突出男生窝囊的性格,同时后面引入名词解释埋下伏笔。例如在讲解“否认”这个名词时,可以做如下语言设计:(教师旁白)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冲了上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男生旁白)“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骂他们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教师旁白)这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当作其从未发生过,这是“否认”。

(5)脚本设计

“人际沟通心理防御机制”微课脚本,主要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画面和情节概述几个方面,分别从内容导入,正文讲解,结尾三个系列展开脚本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微课脚本设计

2.中期制作

中期制作经历视频拍摄,动画设计,绘制虚拟演播室,视频编辑四个阶段,下面对动画设计与视频编辑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动画制作

根据前期的脚本,先要进行绘图,主要包括三个场景:医院,派出所,家,七个角色:男主角,小女孩,老人,孕妇,外国女人以及两个警察。这是动画制作的关键步骤,绘图时要注意不同部件要进行分层,并要转换成动画元件,方便以后制作角色动作。接下来进行角色动画设计,有男主角的走路动作,打人动作,说话动作,被警察带走动作,在地上打滚动作,写书动作,还有小姑娘,老人,孕妇,外国女人,警察等人的走路动作,外国女人及男主角与真人互动动作。最后进行动画合成,根据每个情节合成动画,并放置在不同的场景中。

(2)视频编辑

教师完成绿幕背景下的拍摄后,进行虚拟抠像,并移至屏幕的右侧,用PS软件绘制虚拟演播室,然后用视频制作软件Edius合成真人的讲解,动画与虚拟演播室,图2是讲解“压抑”心理名词时一个画面。这种表现方式能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现场讲解的亲切感。

图2 真人与虚拟场景融合

在最后小结阶段,教师邀请动画人物来到虚拟演播前,实现真人与动画人物的互动,此过程同样用视频制作软件来实现,把教师,动画人物,虚拟演播室进行合成,同时要注意真人的动作与动画人物的动作能够配合默契,如果配合中出现问题,还需要返回前期阶段进行动画人物动作修改和真人讲解补拍,如图3所示。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直接点明微课主题,使微课设计更具创意性,也是整个微课的点睛之笔。

3.后期反馈

把微课应用在教学中后,我们采用访谈法测试微课的教学效果,从师生反馈意见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1,微课中名词解释有点简略,可以有更多的展开,第2,动画角色动作比较生硬,在制作中需要进一步细化。根据反馈意见,我们调整了教学设计,对每个名词解释的案例内容进行了扩展,同时修改了角色动作效果,完善了微课的表现效果。

图3 真人与动画人物对话

五、结语

基于虚拟场景技术的系列微课已初步开发完成,因为微课设计比较新颖,案例取材真实生动,与真人互动更增添趣味性,深受师生的欢迎。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探索基于虚拟场景技术的微课开发模式和开发技术,总结微课制作经验,用于微课的开发实践,充分运用现有条件,用软件的方法制作虚拟场景,生成高质量的微课,为教师进行课程创新改革,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供有效支持。

[1]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 [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 (1):65-73.

[3]杨芬红,张世波,柯海萍等.微信支持下理实一体化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以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50-53.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张永芬,孙传远.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微课开发应用实践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47-52.

[6]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 2013(11):85-87.

[7]杨芬红,崇志宏,蒋雯音.基于动态试题难度参数的智能组卷策略[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42(11):2026-2029,2031.

(编辑:王晓明)

G434

A

1673-8454(2017)05-0025-04

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于虚拟场景技术的微课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JB137)。

猜你喜欢

演播室真人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动画迷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