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研究

2017-04-07施云凤刘敏昆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组成员评价

施云凤,刘敏昆

(云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研究

施云凤,刘敏昆

(云南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形式。文章对分组策略、小组学习形式、师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角色及小组学习评价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混合学习中小组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策略和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有效的。

混合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引言

在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入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伴随着教学理念由“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逐渐向“把学生看做信息加工主体”转换,产生了“E-Learning”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目的和功能,但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因此出现了结合传统教学和“E-Learning”的混合式学习,并且这一学习模式在教育领域受到了关注和推广。

二、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整合传统课堂和网络在线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相互缺陷,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混合式学习强调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混合式学习旨在利用现有的学校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目标,以教学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学习方式。[4]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笔者以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学生作为对象,在《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索与实践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

在《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制定了学习小组分组流程、组长要求及分组规则,并在实践中按照流程及要求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其中分组流程是组长竞选、成员组合、教师调整、形成学习小组。对学习小组组长的要求是:认真负责,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分组规则包括男女比例合理分配、专业交叉分配等。《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小组形成的具体过程如下:

(1)竞选小组长。教师说明小组长要求,全班学生主动报名参选小组长。参选学生依次上讲台进行3~5分钟自我陈述,所有参选学生陈述完毕后由全班学生投票选举出8名小组长。

(2)小组成员组合。教师在通过QQ群发布组长竞选结果、分组要求及规则,学生根据分组规则及要求自愿报名组合,小组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组员,组合完成后将结果反馈给教师。

(3)教师对分组结果进行调整,形成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分组要求对各学习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调整,每个组分配一名助教,最终形成学习小组。通过QQ群公布最终分组结果,小组长负责统计小组成员信息并建立学习小组交流群。

2.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设计好。在每次小组学习开展之前,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小组作业确定小组学习的目标和主题,并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包括时间、地点及学习方式等。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特点及实际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以网络讨论和集中讨论的方式开展,讨论环境可以是教室、机房等。

表1 任务清单中的小组任务

以表1中的小组任务为例,结合任务特点及难易程度,确定本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为机房,讨论方式是集中讨论,并根据任务、环境、学习方式制定出具体的学习方案。

3.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组长将小组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并说明合作学习的步骤、要领和方法,确保成员围绕学习目的和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并记录下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其中有互助和协同。教师全程观察小组学习情况、监测学习过程、提供学习帮助。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必须具备合理的小组学习评价方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采取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为评价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

在《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中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过程依次是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首先,为了确保学生知道他们每次合作学习达成目标的情况,在每次合作学习时留出时间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并在小组学习情况记录表中简要记录学习收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整理总结学习成果并以PPT形式展现出来,在课堂上汇报分享,每个学生将会从内容、表达及组员参与情况等方面对除本组以外的汇报进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汇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四、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认为合作学习即自由讨论或课后集中学习。在实践中,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内容发散、各自学习等现象,导致耗时太多、学习任务完不成、学习难以深入、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等后果。

(2)缺乏设计与组织。合作学习要将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其中有互助也有协同,为了将学生组织起来,要提前围绕学习任务设计好学习的步骤、要领和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按计划适当控制发言的顺序及时间并鼓励全体成员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3)过于形式化,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所有成员集中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或是把任务划分给小组成员各自完成,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真正的合作学习不只是学生的集中、讨论、分享与相互帮助,更是真正的合作,是一个产生共鸣的过程。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应该确保成员和教师都知道目标达成情况,保证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有收获的。

2.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组人员搭配不合理。众所周知,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基本上是自愿选择的,一般是同学院同专业的学生坐一起,多数同性坐一起。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教师为了方便,随意按照座位将前后桌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就会导致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搭配形式单一、各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能力特长等不平衡,显然不够科学合理。[5]

(2)小组合作学习随意,缺乏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在实践研究中,有不少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把小组成员集中在一起进行自由讨论。缺乏设计和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导致耗时太多、学习任务完不成、讨论无法深入、仅部分成员参与等问题出现。

(3)忽略过程,缺乏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完善、共同提高。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并没有减轻,教师需要全程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发现问题与偏差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提醒、点拨、引导,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5]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五、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

1.合理分组

学习小组的构建主要涉及分组的原则、分组的方法等。基本的分组原则有异质原则和同质原则。异质原则是强调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各种不同思想与观念的碰撞,来达到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同质原则是把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思维模式等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组,让小组成员有共同语言,从而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不管采用同质原则或异质原则分组,其前提是对学生有充分了解,能在分组前进行学生归类。[6]

在实践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习任务不同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兼顾学生的专业和男女比例等要素,比较合理地把学生分成成员大致相同的若干个小组。这样可以使各小组内成员处于多样性,也便于各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

2.明确师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1)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有:第一,一系列教学决断。包括小组规模、分组的规则及要求,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小组成员。第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怎样组织、怎样合作、怎样记录、怎样检查、怎样汇报等等,只有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或产生偏差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7]第三,明确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首先,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之前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其次,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学习更有成效,教师务必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需要,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设计内容时,要注意内容必须有合作的意义与价值,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要把握分寸、合理适度。[7]第四,监测和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积极干预。教师随时观察和收集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即数据,必要时可进行积极干预。而且教师应该对每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

(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领导者、参与者、记录者、评价者等。其中小组长扮演着领导者的身份,需要配合教师组织和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并做好小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学习的参与者,需要在每次合作学习之前做好准备并积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学习中。作为记录员的成员则需记录整理好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和对其他成员做出评价。

3.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8]

(1)评价内容多元化。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仅凭学习成果判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除了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进步、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以及创新等方面。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观察监测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对小组合作学习做一个整体的评价。也可以采取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又包括了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组内评价可以是组员的自我评价和组员间的相互评价,而组间评价则是各学习小组针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态度、合作情况等进行相互评价。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21-31.

[2]汪燕,郑兰琴.实践、反思与交流:聚焦国际混合式教学研究——第三届混合式教学法国际会议综述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5):7-11.

[3]解筱杉,朱祖林.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9-14.

[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 (2):68-72.

[5]陈有新.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2):12-14.

[6]汤宗健,梁革英.协同学习分组策略分析[J].高教论坛,2012(7):40-42.

[7]梁馨丹.优化学习小组 提高合作效率[J].广西教育,2015(9):22.

[8]金彬.如何采用适当的小组学习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J].考试周刊,2015(25):174-175.

(编辑:王天鹏)

G40-057

A

1673-8454(2017)05-0081-03

猜你喜欢

分组成员评价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