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潜学习”中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2017-04-07刘金玉
【摘 要】“沉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科学引导下,在时间的充分保证下,学生发自内心地、自由而自觉地自读自解文本、互读互解文本、用读用解文本。这种“沉潜学习”克服了语文课改中出现的诸多弊端,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深度学习、高效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关键词】“沉潜学习”;语文核心素养;正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28-03
【作者简介】刘金玉,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对象。
以“聚焦核心素养,改进教学行为”为主题的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落下了帷幕。在此次活动中,我应邀上了一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努力地让学生在“沉潜学习”中培育自己的语文素养。该课的教学设计,前文已有所体现,现在将我当初的设计理念与教后反思作一阐述。
一、语文课堂教学之怪现状
1.前置导学,华而不实。
现在流行的“前置性学习”——课前将教师精心编排的纸质“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后,依“案”而行。这种学习表面上给了学生学习的“拐棍”,教了學生学习的方法,但问题却是明显的。
一是真实性的问题——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会真正按照“导学案”学习吗?其答案是学生自己精心思考的真实答案吗?
二是成本性的问题——如每一门学科都用“导学案”,时间能得到保证吗?纸张费用从哪里来呢?减负能得到落实吗?
三是好奇心的问题——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对所学内容已有所了解,还有那么强烈的好奇心、尝试欲、探究感吗?
四是课堂效率的问题——将“学”放置课前,学生总的学习时间变长了,学习效率不就变低了吗?课堂效率怎么体现呢?
2.课堂任性,规矩不足。
不按铃声上下课的现象比比皆是;起立、坐下,随随便便,不着要求;师生问好,走过场、交差事;未上课就已经在黑板上板书,没有一节课的正式开场;课堂上学生坐姿不正,教师不管不问。
3.情境导入,暗示答案。
为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开场追求。在导入中,相关答案却暗含其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暗示。
4.“人”“世”在先,缺乏能动。
“知人论世”有利于对文本内涵、特色的理解与把握。但上课伊始,就由教师讲出,这就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由思维,对学生来说,缺少能动发现,只是被动接受。
5.教师范读,缺少自主。
为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上课伊始,总见语文教师在富有感情、打动人心的“范读”。岂不知学生尚未解会文本,岂能理解教师之读?对学生而言,这种范读是一种暗示之读,后面学生之读便是模仿之读。
6.轻视入本,重视出本。
“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是新课改的重要思想,但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快速教完教材后,迅速转战“非教材”“大阅读”,致使教材学得不深、不透、不实、不真,最终导致“基础不牢”。
7.小组合作,参差不齐。
为体现“合作学习”,学校统一变“栽秧式”坐为“围起来”坐。一上课,不见了独立学习、个别学习、自主学习,只见小组成员的展示、讨论、互动、演示、加分、减分,以为合作“包治百病”。
8.一问一答,即问即答。
课堂教学中,问答是常态。在教师问题抛出后,回答的往往是举手学生,只要回答一点即可,只要拼凑正确即可;回答问题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即问后,必须即答。致使问答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思维也不深刻、全面。
以上列举了语文教学中的八大问题,实际上还有很多的问题,不一而足。如何克服这些常见的问题,通过思考与实践,我以为,让学生“沉潜”,让学生进行“沉潜学习”是有效的办法。
二、基于“沉潜”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学生学习需要“沉潜”
“沉潜”,本意指在水中潜伏,用于学习时,意为“集中精神,潜心”“深沉不露”。即“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全神贯注”“静下心来,埋下头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沉潜是蓄势,是涵养,是积累,是积淀,是厚积薄发,是韬光养晦,是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寒苦。沉潜不是无用功,沉潜是一种准备,是一种策略,最终获得的必然是知识的完善,是技能的丰盈。
学习,尤其语文学习更需要“沉潜”,课堂学习更需要“沉潜”——没有学生课堂学习的真正“沉潜”,哪有学生真正的精彩?哪有学生真正的获得?哪有学生思维真正的发展?哪有学生知识的真正掌握?哪有学生真正的最终“成功”?——“正语文教育”之课堂教学需要“沉潜学习”。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沉潜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沉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在时间的充分保证下,学生发自内心地自由而自觉地自读自解文本、互读互解文本、用读用解文本。
由界定可见,“沉潜学习”有六个关键点:
1.沉潜的时间——在课堂上。在课堂上指出了“沉潜”的时间,不是指在课前。因为只有课堂时间是统一的学习时间,这一时间是培养学生沉潜能力与沉潜素养的重要保障。
2.沉潜的对象——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做到让学生沉潜下去,才能使学生成为主人,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做到以主人状态想事、说话、干活、尽责。
3.沉潜的环节——“自读自解—互读互解—用读用解”中沉潜。“自读自解—互读互解—用读用解”由自主而合作而应用,“沉潜”贯穿始终,互为基础,逐层深入。
4.沉潜的保障——充分的时间。沉潜的三大环节决不可走过场,做形式,都需要根据学生实际保证读解时间,以让学生在沉潜中完成相应任务。
5.沉潜的责任——教师。为保证“沉潜学习”之质量,教师必须做到科学的引导:在“自主自解”中导方向、方法,在“互读互解”中导问题、策略,在“用读用解”中导目标、要求。
6.沉潜的状态——自由而自觉。自由,即不受任何束缚、暗示、干扰,任由自己读解文本;自觉,即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则下,将课堂学习、文本读解、核心素养的提升变为自己内在需要。
(三)语文“沉潜学习”的实施细节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导入新课,不再强调要求“创设情境,精彩导入”,也不进行所谓的“知人论世”和“感情范读”,而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最短的时间,迅速地把读书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成为课堂读书的主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沉潜学习”。
2.目标单一,一课一得。
“沉潜学习”需要目标和方法的引领。目标要做到少而精,切忌多而杂;目标一定要集中,要从课标出发,从教材出发,从学情出发。方法要围绕目标展开,问题要切合目标。在“三读三解”中,一定要做到目标贯穿始终,做到一课一得,一课深得,一课真得。
3.做到“三不”,不得借鉴。
在“沉潜学习”中,特别是“自读自解”中,教师不可做“老好人”,见到学生有不会的问题,立刻给予帮助,而应该做到“三不”——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即使有学生举手提问,教师也应该学会“踢皮球”,让学生自己再想,再思,强调“你行,你能,你可以”。
4.写下思想,充实完善。
在“沉潜学习”中,不能只有表面的“思”,还必须要留有思维的痕迹——将自己的思想用简洁的文字写下来,只有写下自己思想文字的书才是自己的语文书,这是自己“沉潜学习”的成果,学生对于教师和同学的回答,不是照抄照录,而是应该充实、完善到自己的思想中。
5.“逼上梁山”,愤启悱发。
通过“沉潜学习”,学生确有问题不能解决,教师也不应该立即给予解决,要再次逼着学生思考——“逼上梁山”“挖掘潜能”。只有学生真正达到“愤”和“悱”地步之時,教师才出场,进行“启”和“发”。这时教师的“知人论世”和“有感情范读”就具有了意义与价值。
6.思考全面,拒绝拼凑。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答题水平,在“沉潜学习”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尽量将问题答案要点全部思考出来,而不是只答其中一点或几点即可,尽量不要由几个学生来回答,用几个人拼凑的方式使答案圆满。
7.一问多答,虽问延答。
“沉潜学习”是所有学生的“沉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抛出后,不能只是由好学生回答,而是首先由有问题的学生来回答,再由其他学生来帮助、补充、完善;教师问出问题后,不能即问即答,而应该给学生足够长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思维得到沉潜后再回答。
我在《散步》一文的教学中,坚持用“沉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语文,无论是“通读悟美”“精读品美”,还是“诵读传美”“联读馈美”,我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沉潜”——表面看来有点“沉闷”,实际上,“此地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见惊雷”。特别是每一步的第一个环节“自读自解”部分更是如此,保证了下一环节“互读互解”落到实处。也许正因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了真正的“沉潜”,有了与文本的真正的“亲密接触”,才有了各自真正的认识,才有了各自真正的问题,才有了课堂上真正的交流,才有了更深入的研讨与互动,才有了最为真实的感动与感触——在课堂“联读馈美”环节中,学生叙述感人,感受深入,假如没有前期的深入的“沉潜”,要想真正达到这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