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古镇宗祠文化变迁
2017-04-06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4)
清水古镇宗祠文化变迁
张雪枫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4)
宗祠是宗族的象征,是村民活动的中心和村落的政治中心,是精神教化的场所。宗祠文化是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以宗庙制度、宗法制度等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和以宗祠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宗祠文化在祭祀祖先、维护封建统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解决矛盾纠纷、传承仁义孝德等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宗祠文化也产生了一系列变迁。
清水古镇;宗族;宗祠文化变迁
清水古镇地处丽江市永胜县城南45公里的平原坝区,坐落在永胜县期纳镇与程海镇的交界处,位于期纳坝北端,占地面积13.1平方公里。清水在唐宋时名河佉乡,此地当时无资料记载有汉族居住。明朝洪武调卫后涌入大量汉族移民,清水作为驿站和商贸集市,人丁渐渐兴旺。中原汉文化也在此地传播开来,耕读之风渐浓。明清时期清水人文荟萃,伴随着大批文人入仕,清水逐渐兴起修建宗祠之风。文化教育的发达,为宗祠的修建提供了文化基础。这些文化名人的出现,彰显了该姓氏在清水地位和威望,这也成为了修建宗祠的条件之一。由于清水地处滇川藏茶马古道驿站,也是繁盛的集市贸易中心,这不仅给清水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应,也为宗祠的修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于是明清两代清水各姓望族,纷纷建立宗祠,来显示家族的实力。
宗祠是宗族的象征,是村民活动的中心和村落的政治中心,是精神教化的场所。①回顾历史,清水古镇和全国很多地方传统一样,按姓氏按家族,或繁或简或大或小建有数座祠堂,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汉文化、家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宗祠成为了承上启下的祭祈场所,同时也填补了封建皇权不下县的部分政权空间,维系这“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②随着社会的变迁,乡村社会吸取宗祠文化的精华有益于社会发展:发扬祖辈优良传统、行孝道、重礼仪、敦和睦等具有积极意义,能激发认同感,增加凝聚力。③
清水古镇宗祠文化的发展与宗祠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也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联,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宗祠建立和发展阶段(明清——民国初年)此阶段清水出了大批文人,和经商致富的人,为了彰显家族实力,光宗耀祖纷纷在明清两代建立宗祠繁衍发展,兴家立业。有的是在自己家中立个牌位以祭祖宗,有的通过号召同族人捐款加之族田等产生的收益合力建造一座专门祭祖的宗祠,此段时间建立的大大小小的宗祠较多。
第二阶段:宗祠的减缓和削弱阶段(民国初年——1978 年)经历了明清时期的鼎盛发展后,宗族制度最终在民国时期开始走向衰落。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传统的封建体制崩溃,也使旧式宗族制度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民法的制定,它使传统的家庭关系遭到解体,否定了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以父权为中心的宗法观念,使宗族制度失去了原有的法律保护。后来,清水宗祠更是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没收了族田和族产,宗族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被推倒,宗族势力的统治也被消灭。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将宗祠视为“封建糟粕”、“宗派主义”、“宗法残余”、“孔孟之道”加以批判、排斥与否定。为了彻底地打击和消灭封建思想,大量的族谱与宗祠被没收或毁灭。在此期间清水古镇大多宗祠都被大队、政府没收,有的用作各生产大队的食堂、村委会办公室等政府机构办公地,有的没收租赁给私人,有的直接摧毁。从此宗族制度几乎被消灭殆尽,人们对于宗祠文化的记忆也慢慢淡化。其结果造成单名重复,辈分紊乱、近亲婚配、不孝顺父母等伤风败俗影响社会治安管理,阻碍了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
第三阶段:宗祠的重建与修复阶段(1978 至今)改革开放后,政策开始放松,一些较好的祠堂由原有各族村民集资低价买回。至今仍保留着的有刘家宗祠、阮家宗祠、黄家宗祠、彭家宗祠、王家宗祠等。这些宗祠建筑风格各有不同,有深宅大院,有四合院。近年来,重新翻修了一些毁坏严重的旧房,供一些有识之士恢复其姓氏宗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现已经在不改变原有基础上重新翻修有阮家宗祠、刘家宗祠、王家宗祠等。这些宗祠建筑古色古香,极具民俗传统风格。自此,宗祠修葺工作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今,清水宗祠较于东南传统地区虽不是很多,但宗祠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典型的如黄氏、袁氏、彭氏、阮氏等都还保存有完好的族谱。民间敬祖尊宗,敬老爱幼,逢年过节,跪拜祖先,每逢清明祭祖扫墓,挂青上坟,人们追忆祖先功德,寻求保佑,勤劳致富,光宗耀祖。宗祠体现了清水宗祠文化的兴盛,这些宗祠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族群文化的核心代表,又是维系族群人心的载体,因而受到普遍重视和维护。
清水宗祠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是其职能由个体转变成为公共,再由公共回到个体。在历史的变迁中,一度不再属于宗族所有,它们成为了学校、临时行署、医院或者文化站,被纳入现代行政体系的管理范围中。宗族对祠堂的掌控能力消失,清水宗族对村落的影响力也逐渐消逝。过去清水村落中的大事均有黄、阮、袁、刘、彭等几大家族共同商议,随着时代变迁,几大家族对村中事务的影响力也弱化不少。清末民初,清水的公共教育体系开始建立,原来祭孔的宗祠因占地宽广,祠堂内环境清幽,成为了学校,即现在的清水小学。尽管时代的变革带给清水一定冲击,然而其自身的运作并没有改变。建国后,清水的宗祠开始逐步被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的管理中去。随着宗族酬神祭祖等活动在乡村被废止,宗祠作为族内处理公共事务的场所和作为宗族公共空间的意义消失了,宗祠也成为了清水公社的办公场所。如王家宗祠就被村委会长期借用,直至现在仍为归还。而彭家宗祠则被当做文化站,清水的老人现在还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情景“大家在里面学习政策,受教育。”经历长期的政治运动后,清水的很多宗祠没能保留下来。据彭家宗祠的彭爷爷回忆“当年由于家里是富农成分,首当其冲遭受摧毁的就是他们家的宗祠,里面的字画瓷器全部被收被砸,房梁上的雕刻也被抠下来,幸好还给留下了祖宗的牌位,族谱则藏在树下木盒内免于一劫。最后没有连房屋整体拆除,是因为要留作给第十一十二生产大队当作食堂。”跟宗祠一同被淹没在历史中的是对祖先的崇拜。据黄家宗祠的黄爷爷描述,“当时天天下了农活都要学习,绝对不能拜祖先,有专人检查的,很多宗祠里的祖宗牌位都被烧掉了,连各家祖先的牌位都要贴上毛主席像,想要祭祖只能偷偷地拜。”这段囚忆足见当时一对祭祖的禁令之严。
新时期,清水宗祠得以重修,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宗祠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保护和开发并重,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宗祠也拥有了更多的现代功能,如村民的公共论坛,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功能很大程度上再造了公共文化空间,为传统乡村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1]费孝通:《乡土中国的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李秋香:《乡土瑰宝·宗祠》,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3]刘黎明:《祠堂·灵牌·家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4]谢长法:《祠堂:家族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1994年第4期。
【注释】
①李秋香:《乡土瑰宝·宗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5页。
②刘黎明:《祠堂·灵牌·家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③谢长法:《祠堂:家族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1994年第4期。
张雪枫(1992-),女,汉,甘肃兰州人,硕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