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实践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借鉴意义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成人鲁迅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鲁迅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实践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借鉴意义

洪甜甜相阳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鉴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我们需充分吸取鲁迅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实践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借鉴意义。从鲁迅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实践两个具体方面对于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需要进行探究的其他问题。

儿童观;文学实践;儿童文学

提起鲁迅,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五四运动,用笔杆子作战的勇士。然而,鲁迅对于儿童文学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他的很多儿童观对于当代儿童文学来讲仍存在很多现实借鉴意义。

我们知道《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以其深刻的反封思想、渗透全篇的现代意识,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然而《狂人日记》又以一声“救救孩子”的呐喊揭开了鲁迅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舞台上奠基人的一幕。《狂人日记》里这样呼喊着“十三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也许在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当中,你看不到鲁迅时期无声的战场。也可能你认为当代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着温暖的巢床,并不需要发出像鲁迅一样的呼喊。但从忧患意识层面上来讲,创作出的儿童文学运用了多少手法技巧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名儿童文学创作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有鲁迅先生这种真真切切对儿童的关怀意识。无论我们的幼儿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当中,我们无法保证儿童永远不会面临像鲁迅先生所处时期的危险境况。由爱才能生真情实感,而不论是当代文学还是聚焦在儿童文学,真情实感永远是作品活的灵魂。而鲁迅先生,这位现代文学的开拓者,用他的行动给我们现实直观的启示。他以热烈的爱,执著地关注着儿童,关注着儿童文学,他关心儿童教育,在儿童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为儿童美育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他对儿童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同时又是至始至终的"从最初以立人为本,把儿童作为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到后来关注儿童的自身成长,关注儿童未来人格的形成,注重儿童健全人性培养的真正的终极关怀"。

遍观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史,能够清晰地看到,儿童观总是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要想使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能够更加平坦,就必须用正确的儿童观去指引。在这一点上,鲁迅先生的儿童观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多借鉴意义。周作人曾说“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们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输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甚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也谈道:“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鲁迅指出中国的旧儿童观是把儿童当成小大人,以为他们或尽快有也应有成人的经验,成人的心理,因此做一切事物都拿成人的标准来对待,根本不承认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世界。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国人的旧儿童观就是养儿防老,儿子近乎于自己的私有财产,养了儿子就是恩,要打骂,要狠狠管教,将来才能为老子服务。虽然说当代的儿童观似乎较鲁迅当时社会普遍认同的儿童观有非常大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在国内并非是平衡的。有很多父母对儿童拳脚相加,展现出其大人的威力。而这种将儿童当成小大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于很多家庭中。

要想写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自然也少不了对儿童教育的了解。鲁迅注重儿童教育,主张顺应儿童的天性,看重启蒙手段,注重教育方法,强调人性进化思想,把儿童看作将来,看作发展,看作希望。鲁迅先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此外,对孩子进行教育,鲁迅先生认为开宗第一,是要理解。鲁迅先生个人对自己儿子海婴的教育也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鲁迅先生认为教育儿童其次是指导。鲁迅谈到教育儿童,第三是解放。纵观鲁迅的教育观,可以看出西方思潮对鲁迅年轻时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儿童文学实践上也有很大的建树。其观点看法和文学作品创作中传递出来的思想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谦虚地说“我不是搞儿童文学研究的”,然而鲁迅先生以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热爱儿童的拳拳之心,自然而然流泻出来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许多都表现了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活情趣,传递着儿童的心声,而成为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就其内容和艺术形式而言,都可给当时、乃至现在的儿童文学创作以借鉴作用。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把儿童文学分为两大类,即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中心读者是成人而非孩子,但这类作品中某些艺术因素,比如童年记忆、儿童的心态等吸引了儿童,成为儿童文学的一部分,“在文学的创作活动中,那些最先进入生命意识的深刻印象最容易浮现出来,并形成强大的驱力,产生创作动机。[11]”像散文《朝花夕拾》中的好多篇章,小说《故乡》、《社戏》等许多作品便是最先浮现在鲁迅记忆中的童年时代的生命体验。鲁迅的《风筝》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鲁迅赤裸感人的情感就是这样流露出来的。那种因为扼杀了弟弟的天性在幡然觉悟后想要全力进行补救的那一份急切的心情,和被全新的观念革新了旧的理论的改变,鲁迅先生身体力行地为我们上了一课。此外鲁迅先生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生动鲜活的儿童形象,将儿童的那份纯真童趣表现的淋漓尽致。

现如今在借鉴鲁迅先生儿童观和实践活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儿童文学一路走来的历史。将其精华汲取,全面丰富发展当代儿童文学。

[1]方卫平.《童年写作的厚度与重量—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问题》[J].文艺争鸣,2012

[2]~[10]丛立.《别一种视野:鲁迅与儿童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1]黄云生.《黄云生儿童文学论稿》[C].漓江出版社,1969

洪甜甜(1995-),女,本科,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成人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成人不自在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鲁迅《自嘲》句
Un rite de passage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