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对策再探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视域思政考核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对策再探

吕海滨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文章从加大投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大数据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充分发挥大数据视域下校园无线wifi作用、提升教师群体大数据素养、向学生普及大数据知识等方面再次探讨了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对策,为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大数据;高校思政课;教学;考核

就大数据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的对策,笔者曾经撰写文章指出,必须加快推动高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大数据思政教育教学和考核评价机制、消除高校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对策。[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越来越感觉到仅有这些对策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大投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大数据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充分发挥大数据视域下校园无线wifi作用、提升教师群体大数据素养、向学生普及大数据知识等。

一、加大投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数据采集和处理设施的投资。把大数据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考核之中,高校应该加大投资大数据基础设施,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积极应对把大数据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考核之中产生数据信息的压力。建设适应把大数据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考核之中独立服务器终端,创造数据的存储环境,打造大数据存储体系,确保储数据的硬件的正常使用,从而为大数据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考核所需要的数据存储与检索提供保障。充分利用云计算模式,建立高校学生数据信息的备案机制与分类储存模式,建立和完善学生数据信息采集与储存的网络互相协调与沟通,确保数据更新同步进行和储存。

二是改善数据运行网络环境。为适应大数据的要求,大数据运用到高校思政课考核,还需要改善数据网络的运行环境。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实现多部门联动,学校网络与外网的有效联通,使大数据运行的网络环境更加完善,提高网速,加大对数据采集的物联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基金,进而创造良好的数据运行网络环境。最后,搭建学校各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搭建学校各部门数据共享平台,避免不同部门对同一学生数据重复收集,是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模式创新研究的必然要求。高校在搭建各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时候,一定要注意按照数据信息的分类搭建不同的信息库群平台。不同部门的搜集的学生信息是不同的,并且各部门收集的信息又可以共享的。

二、应用大数据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首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储存和分析能力。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模式创新研究的信息基础是必须有种类繁多、大量的学生产生的数据。因此,应当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部门网站基本数据来源,对于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教学、学习、生活等信息,要及时在相应的网站发布,时时提供最新信息,实现数据同步。同时,还要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为确保发布信息恰当性,在网络上建立发布信审批系统、监察系统。高校的网络平台可以按照教务处、学院、班级实现由上到下的多层次平台处理。

其次,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实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各级各类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层面、个性化学习,通过学校网站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精准预测,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一对一思想教育。

最后,迅速回应学生咨询的问题或意见。与传统回复学生咨询问题或意见相比,运用大数据更加迅速及时。利用大数据,可将校级网络平台、各部门网络办公平台以及学生个人网络相关联,系统将自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能够实时把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处理情况反馈给学生本人,为学生提意见或建议提供畅通的渠道。对于拒不回复或者延期回复学生问题的部门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由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如何追责。

三、充分发挥大数据视域下校园无线wifi作用

现在的高校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高校的普遍化为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考核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思政考核离不开搜集海量的学生数据,而智能手机APP终端恰好能提供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有价值的数据。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无线wifi发射平台,凡是在学校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学生都可以免费使用流量。与此同时,将通过学生手机的移动终端登陆接入获取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将为高校思政考核提供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依据。高校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考核的实际情况,打造独具特色的APP,形成能够对学生起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创性体系。

打造高校思政教育的APP,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诉求,制作出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APP,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供学生观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在APP制作过程中,高校需要与第三方APP合作,使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中运用的数据更具客观性、中立性和准确性。高校APP终端为对学生思政考核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依据,因此,要杜绝出现仅用一次或者几次就停用APP现象发生。对于已经使用的APP,一定要专人跟踪、时时维护。高校职能部门通过APP可以将重要教务信息、考务信息、评优评先信息推送到职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最后是联合社会力量挖掘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数据。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需要收集学生各方面的数据,比如,学生经常浏览的网页、学生喜欢看的电视剧等等,都有可能给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提供依据,这些就需要需要有发达的物联网和数据传感传输设备体系,这就需要高校和社会各行业实行合作,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

四、提升教师群体大数据素养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模式创新研究,离不开教师尤其是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大数据素养。因此,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与考核,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大数据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群体的大数据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让教师群体从思想上接受大数据思维。人的思想都具有惯性,也就是常说的“惯性思维”,现在的高校思政教师大多数是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所经历的考试都是传统的考试方式,所受的教育也是传统课堂的教育。因此,自己从事教育教学也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考核学生也是传统的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和考核方式这些教师可谓为是“轻车熟路”,猛然间,让他们接受一种新的方式,在思想上一时真的很难。大数据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一种新鲜事物。思想往往是行动的先导,要在高校推行运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政课的教学与考核,首先要使教师群体在思想上接受大数据思维。只有教师在思想上接受大数据思维,才能够推进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模式创新研究的下一步工作。

第二,定期组织选派一部分教师“走出去”,学习大数据知识。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派一部分教师走出校园,去学习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参加大数据技能的培训,提升自己的大数据素养,以满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学和考核的需要。

第三,定期“请进来”大数据专家和学者到高校举行大数据知识和技能培训讲座。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师的大数据思维,提升了教师使用大数据的能力。

第四,引进大数据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推进大数据在高校思政考核中的运用,其中比较快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引进大数据的专业人才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之中。高校根据思政课教师师生比例,制定出引进大数据专业人才人数并且落到实处。

第五,加强教师群体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大数据时代迫切需要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是因为,高校学生产生的数据是多样化的,涉及到学习、生活、交友、购物等数据,而对学生真实思想状况把握,需要对学生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挖掘和分析,才能够做出精准预测。这就需要信息交流和共享,如果教师群体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相关数据的收集就会受到影响。

五、向学生普及大数据知识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模式创新研究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向学生普及大数据相关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中的作用。向学生普及大数据知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发动。高校可以制作关于大数据知识的纸质版小册子,按班级发给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把电子版的大数据知识小册子发给每一位学生。二是邀请大数据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来学校给学生举行大数据专题讲座,这样以来,学生可以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专家当面解答学生关于大数据方面不明白或者迷惑的问题。最后是举办大数据知识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传统闭卷考试,也可以进行抢答,抑或是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竞赛,采用哪种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竞赛形式达到向学生普及大数据的知识的目的。

六、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且已经深刻的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让数据“说话”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2]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了数据,谁就主宰了世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和考核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与考核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迎接挑战,走出困境是每所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共同面对的问题。[3]以往,对学生真实思想状况掌握很难做到,甚至是根本做不到,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状况是无形的,我们做统计调查,也只是代表部分学生的思想状况。然而,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我们能够利用“数据”说话,真正把握高校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真正喜欢的课程,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使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1]吕海滨.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对策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4) .

[2]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及我们的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吕海滨.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考核模式面临的困境与挑战[J].科教导刊,2016(12) .

课题基金:本文是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课题编号2015SSK08)和2015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模式创新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5B187)阶段性成果。”

吕海滨(1976-),男,汉族,河南周口人,博士,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哲学。

猜你喜欢

视域思政考核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内部考核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