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体会

2017-04-06施溪溪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专业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土力学实训建筑工程

文 / 施溪溪,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体会

文 / 施溪溪,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专业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一直以来课程教学都存在很多困难。笔者进行了一次亲身实践信息化教学改革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1 本专业教学情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专业核心课程《地基与基础》一直以来都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难度较大一门课程。由于这门课程涉及到土力学,基础设计以及地基勘察等多方面内容,使得理论方面很难理解,实践操作很难开展,感性认识也不够深入,故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度大。

与此同时,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层次不齐,生源多样化,知识结构和层次也各有不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听不懂,另一部分学生却“吃不饱”。

这门课程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工程现场和施工方法的同时认知,但由于场地和教学条件所限,故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却无法得以解决.目前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随理论课程设课,实验项目的开设受限于高校实验室的硬件设施,虽然本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实验室设备不足,也只能开展一些演示性的教学工作。总体来说,目前的一系列认知课程实验项目都是跟不上教学的新形势的。因此,对于一些对本课程有兴趣的学生,没有办法增加一些辅助性的实验实训,也没有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方面如果没有办法加强建设,那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便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2 本学科教学改革过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改革之前,学校已经建立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工作,把学校主要业务划分为若干业务领域,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整体信息资源规划,设计领域总体解决方案,这样学生服务管理领域信息化整体建设已经基本成型。

在专业资源库中,可以为本课程建立课程目录,并将所有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整个课程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划,难易程度的把握以及课程内容的筛选。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自己为学生录制精炼的课程视频,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用视频的方式重现,这样便可以让学生重复观看或者有选择的点击教学内容。将课内课程录制完毕后,便可着手收集与本课程有关的各种外部资料,例如土力学中的经典实验录像,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各种基础工程视频,基础工程施工图纸,地基勘探视频。另外还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工程图集等资料上传,这样既可以紧跟最新的工程趋势,也可以避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资料和购置资料。网络上的共享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最为直观和先进的资源,也为教师讲授课程带来了好的效果。对于教师自身,花时间选择资源和录制视频也是进一步自我学习的过程,接触到最新的论文,观看到最新工程的建设过程,学习到和书本截然不同的施工方法。

此外,信息化建设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自于建立和学生单独互动的关系。为此专门建立了自学课程的通道,并设置在线问答,让学生克服羞涩大胆提问,教师保证第一时间回应学生的问题。这样的互动也可以有效补充课堂上因为节奏较快而忽略的学生提问环节,同时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

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还有一个环节便是在每个课程附加一个实训项目。实训的选题可以由老师设置三个相关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实训的过程可以完全实现信息化,实训成果可视化,实训成绩及时化。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通过资源库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比较好的模拟了现实工作中的解决问题的场景。

3 信息化建设成果及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的教学效果显著。无论是课后的自学课堂点击率还是资源查找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还专门举办了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座谈会,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得知他们非常愿意在闲暇时间里利用学校提供的免费网络流量来观看专业视频,并且对于简短的八分钟篇幅的视频格外偏好,这样一来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还有的同学表示,会主动下载信息化教学网站上提供的工程图纸,以便熟悉今后岗位的工作特点;也有的同学认为我们提供的其他院校的优秀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让他们大开眼界。总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十分适合本专业的学生。信息化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便利正好契合了当代学生对网络的猎奇心理。也为勤奋好学的同学找到了充实而广阔的专业资源。接受了来自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们能够对自己今后的专业前景有着更为全面的掌握。

通过这次信息化教学改革,深深感受到新时代的教学工作所被赋予了以下几个新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发展21世纪能力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示范课,展示课拓展到平时课程层面,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常态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改革“推进器”作用;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和各种交互学习工具和软件,创建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环境,师生交互的环境,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的环境,学生差异化学习的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育;提供应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支架和工具,对全体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学习诊断和针对性的辅导,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解决真实世界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应用网络学习社区建设更广泛的学生与学生,教师,社会的新的交流渠道和交流关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探究,交流和表达能力;建立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和反馈的新机制,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网上自主远程学习,增强学习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使命下,我们将会继续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土力学实训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垃圾土力学特性及其路基填筑应用研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土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土力学中土的密度和重度概念的分析与讨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