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师“语罚”学生的危害及成因

2017-04-06旦增卓嘎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政治教研组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体罚语言

文 / 旦增卓嘎,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政治教研组

浅析教师“语罚”学生的危害及成因

文 / 旦增卓嘎,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政治教研组

体罚是对学生身体上的伤害,“语罚”是学生心灵上的伤害。

语罚;教师;危害

在教师的生涯中或多或少有过体罚学生, 在我国新教师法规定教师体罚、“语罚”学生的行为是犯法的。教育法规定,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体罚学生和侮辱学生, 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 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 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当耐心教育帮助, 不得歧视,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采取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方式”。近年来, 有少部分教师认为,教师体罚学生是犯法,那我可以进行另外隐性的惩罚——“语罚” 。如使用“什么玩意”、“垃圾”、“蠢猪”等一类语言教训和批评学习成绩不好或调皮捣乱的学生,这是教师采取羞辱、讽刺、挖苦、 贬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的“语言惩罚” ,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体罚、“语罚”的行为都是错误。

1 为什么明知故犯?

第一,在过去,师道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下, 学生的顺从是听话,是尊敬教师,学生的叛逆是目无尊师。岂不知这也是学生的生理表现。如果不听话那必须严厉对待。因此 “ 板子不响, 学问不长” 、“严师出高徒” 、“教不严, 师之过” 、“ 不打不成器” ,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打骂式的教育方式, 有的甚至养成了体罚习惯。 但由于教育法律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 体罚学生被严令禁止, 因而一些教师转而采用伤害这 种具有隐蔽性的语罚方式去惩罚学生。 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 许多家长也叮嘱孩子要听教师的话, 不要胡闹, 并希望教师对他们严加管教, 该打就打, 该骂就骂。“ 严是爱, 松是害” ,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又不太了解教育方法, 认为教师语罚孩子, 是严格要求孩子, 对孩子有好处, 其潜意识中或多或少也带有师道尊严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 在潜意识中也鼓励教师对学生采用“语罚”的做法。

第二, 虽然教育法明文规定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侮辱学生, 但因“语罚”具有隐蔽性及其影响具有长期性等特点, 目前的政策法规在其适用中, 存在着难于界定和难于评估其影响等困局, 同时法律对“语罚”学生应负有什么责任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就导致政策法规难于执行, 影响了其对“语罚”的约束力。

第三,教师个人观念及其情绪的原因,一些教师误以为语罚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认为语罚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刺激和精神触动, 学生能从这些语言刺激中获得某种启发, 获得某种进步的激励力量,能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同时, 对教师来说, 语罚可以信手拈来, 十分省事和便捷。 教师不了解语言攻击对学生人格和学生自我概念具有毁灭性的瓦解作用, 也不了解教师的语言暗示或自证预言(期望效应)的力量, 低估了其负性语言的消极影响, 夸大了语罚的积极影响。近年来, 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分论教还没有根本改变, 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等, 都造成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 经受的挫折也越来越多。压力所带来的情绪爆发使恶语教训。

2 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危害

教师对学生的语罚比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攻击和语言暗示更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 因为教师是道德的代表, 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所以学生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 也最容易把教师的评价内化并对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学生在来自象征权威的教师的负面心理暗示下, 会承认自己是“笨的” 、“ 无能的” 、“ 无可救药的” , 从而逐渐失去自信, 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进而自暴自弃, 丧失生活的勇气;教师的挖苦、嘲笑侮辱了学生的人格,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损伤了学生的自尊, 摧残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语罚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反感, 造成师生对立, 影响教育效果;语罚还会导致学生的心智失常, 引发学生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问题。

3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正面认识这种行为?

科学教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人” , 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观的本质。 人是教育的主体和目的,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中心,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与根本要求。 因此,真正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对于中学学生,他们的基本认知跟成年人一样,在他们犯错误的过程中你能通过平等、真诚的心态,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的话,他们会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犯错?以后怎么做?都能明白,对于的特殊的学困生、调配生你能长期追踪交谈的话都会是有效的教育方式。能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才能真正避免教育中语罚学生的行为发生。

作为国家,应该根据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教育政策法规, 或出台教育政策法规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 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语罚等侮辱学生人格的认定办法、 影响评估和法律责任等,也要规定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避免目前的教育政策法规规定中只见教师不及学生的问题。 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提出了依法治国,同时教育行业,也应该提倡依法执教,教师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依法执教。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体罚语言
政策法规
语言是刀
政策法规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难忘的体罚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