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2017-04-06王玉霞董恒文中共虞城县委党校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敬畏百姓

文 / 王玉霞、董恒文,中共虞城县委党校

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文 / 王玉霞、董恒文,中共虞城县委党校

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

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领导干部一定要敬畏历史,要找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坐标,书写自己亮丽的历史。 敬畏百姓就是要把百姓看成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百姓所赋予的,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誉。“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领导干部要想在人民群众中有好的口碑,就必须敬畏百姓。

敬畏百姓,就是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想百姓之所想,排百姓之所难,解百姓之所困,解决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和信任,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赞誉,否则,就会受到百姓的“唾骂”甚至是反对。百姓的眼睛是亮的,也是最真情的。要想了解到百姓的“心声”,高高在上不行,走走过场不行,夸夸其谈不行,不与百姓交心不行,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敬畏百姓。

敬畏人生,就是要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和工作?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敬畏人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具体讲,要做到“七个敬畏”。即: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法律、敬畏规章制度、敬畏道德规范。

一要敬畏自然。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之所以得以生存,关键是依赖于自然。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和缺少的依托。如果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地进行过度开发,人为的破坏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而应该调整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自身生存、发展得更好,必须珍爱自然,善待环境。对大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倡简单、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当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和促进发展,又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力求实现健康发展、文明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要敬畏生命。生命是可贵的,但又是脆弱的,有时脆弱得经不住病魔和大自然的折腾,警示着我们不得不以百倍的小心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力求让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作为每个人来讲,生命只有一次。特别是当干部的一定要珍爱生命,关心健康。如果不这样,尽管有为民创业的良好愿望,但这种愿望也往往很难实现。因此,必须敬畏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的为党工作、为民造福。

三要敬畏组织。组织无处不在,其实任何一个人也无时不在组织的监督掌握之中。所以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党员干部一定要敬畏组织。一个人的发展升迁哪一步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一个人如果目无组织,自由散漫,就会犯错误。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在忠实履行自身职责,实现预定工作目标的同时,必须强化 “组织”观念。应当明白,任何一个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其言论行为绝不仅仅是代表自己,相当程度上是代表相应的部门与组织,这就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敬畏组织,就是说话办事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真正做到对组织和人民群众负责,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当我们有了成绩,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个人微不足道;有了缺点不能掩饰,更不要争功诿过。对组织的敬畏,还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这样我们工作起来就不会偏离方向,做到不犯错甚至少犯错。

四要敬畏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干部手中大多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这些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履行职责的服务对象,必须做到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忠实地为人民群众办事,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敬畏群众,就是在履行职责时要多作换位思考,悉心体察民情,尽心竭力办好那些合民心、顺民意、有利发展、造福社会的事情,决不干那些违背绝大多数群众的合理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官气十足,玩忽职守,口是心非,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大忌,应力求避免。切切实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舆论反映民声,体现民意。党员干部既要善于从舆论中听取民声,了解民意,又要正确认识和虚心接受来自群众的监督和批评,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还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对待群众的舆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领导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如果做不到以上这些,就愧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就会被人民群众拉下马。

五要敬畏法律。法律既是对个人的约束,又是对个人的保护。我们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对宪法和法律具有虔诚的信仰。一个人如果无视法律,行为就容易出轨,甚至惹上牢狱之灾。敬畏法律,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律观念,始终做到敬畏法律的严肃性。特别要把对党纪国法的敬畏,转化为自身的信念、信仰,始终做到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六要敬畏规章制度。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制度。制度本身具有刚性,每个人都必须遵循。如果我们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就会受到制度的惩罚。因此,我们要敬畏规章制度,着力维护规章制度的刚性原则。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制度,超越制度,也许能逞一时之快,但长此以往显然是遗害无穷。

七要敬畏道德规范。每个党员干部一定要敬畏道德规范,坚定清廉操守,做到脑无杂念,心无尘染,永远存有一种惧怕自己良心谴责的意识,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时时处处问心无愧,始终做到在道德规范的框架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如果无视或破坏这些规则,我行我素、胡作非为,就会导致执政行为的失范和扭曲,不仅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毁掉自己。

总之,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常怀敬畏之心,这是清醒、明智的表现。大家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人生历程是有限的。而在人生历程中,真正为民做事的时间又极其有限。只有真正做到“七个敬畏”,做官讲官德,做人讲品德,恪守做人的本分,人生之路才会更实在些,对社会才会更有作为些,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敬畏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墙化”更需“强化”
百姓看家“风”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敬畏先烈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敬畏 果决 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