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06杨健全重庆乌江实业集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流程制度建设

文 / 杨健全,重庆乌江实业集团

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 / 杨健全,重庆乌江实业集团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建设内控制度,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际,讨论了内控制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建设有所帮助。

公司;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后,接连爆出世界通信、环球通讯等财务丑闻。2002年美国制定了“萨班斯法案”。2004年,COSO机构出台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直到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才标志着我国内控体系的建立,该规范要求2009年7月起沪深上市公司首先施行,同时鼓励其他大中型企业实施。其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建立并实施了内控制度,但是,总体效果不太理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过程的一些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1 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内控制度的公司环境较差

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当前,大部分公司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决策机构,但这仅仅是形式上,有效的法人治理尚未真正建立。同时,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设置的下属机构也未发挥真正作用。董事会中高管人员比例过大,董事会与管理层的部分职责交叉,“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内部人控制等现象,都极大的削弱了内部控制作用。

公司管理层内控意识比较淡薄,往往只注重公司规模,缺乏搞好内控、练好“本领”、增强“软实力”的战略眼光,这就导致内控制度建设不起来。部分领导虽有内控意识,但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好,这又会导致建立的内控制度不够合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有的管理层甚至视内控制度为无物,主动策划或者甚至参与财务舞弊等违法事件,比如2005年,伊利集团董事长郑俊怀无视内控制度,挪用公款,最终锒铛入狱。

1.2 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些公司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摞摞的文件、制度、手册;是“印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装饰,仅仅为了应付检查、审计;有的甚至以“灵活性”为借口,不顾内控制度的规定,处理业务凭主观性和随意性。个别公司认为内控制度仅是表面文章,时常打着“提高效率”的口号拒不执行内控制度。这些认识都严重制约内控制度的健康运行。

1.3 建设内控制度的观念落后

一些公司比较看重生产运营,对内控制度的认知仅停留在感性层次,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监督;有的仅仅将内控制度当做约束一般员工违法乱纪的手段,自己管理层则高高在上,不受其管理或制约。这些观点严重阻碍了内控制度在的生存和发展,也给公司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隐患。

1.4 无法有效平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建设内控制度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因素。如果出于管控的目的,设置的业务流程太细,环节太多,管理太细,那么人员配置与成本开支就较高,同时影响公司经营决策效率。相反,如果出于成本的考虑,该有的流程没有,该有的控制点没有,该保存资料未保存,这样又会增加舞弊和弄虚作假的机会,给不法分子创造可乘之机,进而可能影响公司利益。

1.5 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

建设内控制度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既需要有专业知识,也需要内部业务知识,还需要借鉴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这对建设人员来说是个挑战。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不足,可能对内控制度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失败。有些建设团队对内控制度根本不懂或一知半解,这样如何能建设高效可靠的内控制度;有些团队对业务不熟悉,想当然地设置流程和控制点,造成公司有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2 建设有效内控制度的措施

2.1 完善内控制度环境

(1)增强公司“一把手”的内控责任意识。内控制度的成败取决于公司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一把手”是关键。建设内控制度时,必须明确“一把手”的内控职责,为共同建设内控制度树立标杆,进而推动内控的健康发展。

(2)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根据决策机构与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高效透明的决策程序,严谨的执行系统,及时的监督反馈系统,这些是建设内控制度的基础。

(3)培养公司内控制度文化。企业文化无形的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同样影响着内控制度的建设。管理层应通过有意识企业文化的建设,正确地引导、激励员工勤奋工作,将外部的压力变成内生的动力,积极创造效益,努力实现企业的目标,为内控制度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加强信息沟通与传递系统。有效信息沟通与传递,可以降低公司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内外部信息不畅通,利于内控制度的建设。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不仅要有纵向的,还应有横向的、对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利于信息及时、有效在公司内部和外部交流。

2.2 提高内控制度的认识水平

首先,要求公司全体在认识上高度一致,摒弃内控制度的落后观念和认识偏差。强化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内控制度的好处,努力营造出“我要建内控”的氛围。其次,加强前期建设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专家讲座、自学、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各层级人员对“为什么要建内控”的认识和理解。第三,建立的内控专职人员或机构。要建设适合公司自身情况,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设置专职人员或机构就非常重要。特别是内控负责人选用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第四,实地调研内控制度成功的企业,并邀请到公司演讲和培训,借鉴成功经验,增强建设信心。

2.3 不断加强责任主体的参与意识

首先,建设内控制度需要全体成员全面深入了解,掌握实质和核心要点,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建设中来。其次,强调协作和培养团队精神。建设内控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公司全体成员具有团队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参与内控建设,并适时调整工作流程。

2.4 坚持成本效益平衡原则

内控流程中分工、审核、结点设置等,都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流程设置过多,过于繁琐,则应考虑合并流程。如果某个流程结点过多、分工和制衡的成本过高,则应当减少审核环节。有一些控制流程虽然影响了工作效率,但如果不采用,则可能给公司带来潜在风险或损失,那么实施该控制仍是必须的。

3 结束语

随着对内控制度重要性的逐步认识,建设内控制度势在必行,但是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内控环境差、观念较落后、认识存在偏差、建设人员综合素质不够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公司全体成员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完善治理结构、提高认识水平等,以建设高效的内控制度为公司创造效益。

[1]陈韶,王振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6月第12期.

[2]于天力.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6年第5期.

[3]牛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2期.

杨健全(1982.5) ,男 ,重庆人,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流程制度建设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