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公众视角的雾霾应对措施分析
2017-04-06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基于社会公众视角的雾霾应对措施分析
胡丽姣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0)
建国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发展,这在当时无可厚非。然而,近年来中国尤其是华北地区雾霾情况日趋严重,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威胁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1]。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协同治理[2]的前提下,已有大量文章及著作对政府、企业应对雾霾时所应采取的措施、起到的重大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而对社会公众的行为举措却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以此为契机,着重分析社会公众面对雾霾天气时的行为。希望能为社会公众带来一点启示,共同行动来对抗雾霾。
雾霾;社会公众;应对措施
一、雾霾的定义和成因
(一)雾霾的定义。雾霾是指雾和霾的混合物[3]。从气象角度来讲,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会使空气透明度降低,能见度变差,接近地面层,高度低,一般由 400 m以下气层里面的微小水滴组成,我们一般看到的雾呈乳白色或青白色。霾主要成分是 H2SO4、HNO3这样的微小颗粒物[4]。霾的厚度较大,可达1 km~3 km。霾与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相对湿度上,霾的相对湿度较低。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出现的大气能见度恶化的天气现象是霾,而相对湿度大于90%时是雾,相对湿度介于两者之间时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霾通常呈黄色或橙灰色。
(二)雾霾的成因。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的污染物的持续积累。出于城市较低的大气气压、较慢的风速两方面的条件限制,在低空中,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不断聚集却无法扩散,雾滴与细颗粒物在较高的空气湿度下结合形成较大的混合颗粒,加之过密的区位布局导致的城市间污染的相互传导,污染便由此形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废气的排放、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建筑扬尘而综合引致的[5]。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工厂所排放的废气,供暖燃煤所排放的煤烟灰尘,各类化石能源燃烧量增加导致的尾气排放,建筑工地与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农作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烟尘,都可直接导致或加剧环境污染促使雾霾天气的形成。地面的灰尘加大,空气的温度降低,人、车流动搅动地面灰尘升腾起来后与空气中的细小微粒、凝结水滴相结合形成并加剧了雾霾。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日常起居使用与穿着的服装、用品携带着的大量化学纤维,也是加剧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因素。
二、社会公众应对雾霾的主要措施
(一)自我防护。社会个体作为弱势群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所以做好自我防护真的很重要。在雾霾天气里,社会公众应尽量减少出门,居家时紧闭门窗、减少外界空气进入,待到雾霾散去、太阳出来,紫外线强的时候再开窗换气,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如果必须要出门,最好戴上口罩(最好是医用N95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导致疾病发生,同时,应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清理鼻腔,以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饮食宜清淡,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尤其注意对眼睛和皮肤的保护,及时缓解和清理。雾霾天气易导致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心情沉重甚至诱发心理疾病,所以要注意调节情绪,可以观看喜剧类、相声小品类节目,必要时还需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雾霾天气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更应该加强防护,该天气紫外线低,儿童容易缺钙引发佝偻病,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1.减少吸烟量。卷烟、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的细颗粒物,属于PM2.5范畴,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致癌物和172种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抽烟者本身和吸入“二手烟”受众的身体健康。在雾霾天气下,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抽烟者不论是外出还是呆在室内,都应当尽量少抽烟。
2.减少秸秆、煤等污染大的燃料的燃烧。在我国,禁止焚烧秸秆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方面,我国农民的人口量依然很大,秸秆燃烧产生的污染已远远超出了环境可承受范围;另一方面,秸秆禁烧还需要农民的自觉。我国现如今以煤炭、石油为主要动力资源。目前,燃煤发电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所以需在其他方面进行努力。其实,城市集中供暖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减少煤炭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而以沼气、煤气、天然气等代之,以期减少烟尘及细微颗粒物的排放。
3.减少私家车出行率,提倡绿色出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私家车的大量激增。在我国,燃油的质量仍然低于国际水平,所以通过倡导居民绿色出行,亲近自然,减少私家车出行率,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治理雾霾的任务长期而艰巨,应该动员全民参与、人人参与,从我做起,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同保护我们周围大气环境的绿色生活理念。坚持“绿色”的生活理念,养成节水、节电、节碳、节油、节气,不用一次性的筷子、饭盒、塑料袋,减少粮食的浪费,随手关灯,关好水龙头等良好习惯。尽量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减少私车出行;节日期间拒绝燃放烟花爆竹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三)积极促进司法诉讼机制的完善,监督各部门的后续实施。社会公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所处地域分散、分布广泛的特点注定了它具有非常好的社会监督功能。政府和企业是解决雾霾的最主要力量,但往往也存在着政策措施执行不力、投机取巧、敷衍塞责的情况,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就在此时得以凸显,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完善的诉讼机制是实现公众环境权益和追究政府环境责任的最后保障。因此,除了和大气污染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直接提起环境诉讼之外,还须尽快启动环境公益诉讼机制。2013年新修订的民诉法增加了该项制度,规定:对污染环境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尽管民诉法的修订,实现了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立法上的破冰之举,但是原告资格规定的模糊不清,使得该项制度根本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因此,社会公众更应该积极参与,为司法诉讼机制的完善献计献策,适值大气污染法修订之际,应在法律中明确环境行政机关、相关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三、小结
雾霾的存在对人体健康、交通运输、气候环境等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雾霾污染愈发严重的现状要求政府、企业与人民众志成城,自觉规范行为,树立环保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整顿治理改革力度,转变粗犷发展模式,合理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通过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子孙后代一片蓝天。
[1]郭一,陈玉成.基于经济视角的雾霾天气分析及治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1).
[2]储梦然,李世祥.我国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22(5).
[3]张军英,王兴峰.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10):157-159,165.
[4]白洋,刘晓源.“雾霾”成因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13(6).
[5]龚林,陈瑜.浅析郑州市雾霾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J].能源与环境科,2014(03).
胡丽姣(1991-),女,汉族,河南漯河人,硕士在读,河南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