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推行全面预算的思考
2017-04-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 江苏 南京 210016)
关于高等学校推行全面预算的思考
任红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 江苏 南京 210016)
全面预算管理方法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持续改善经营状况,从而有效贯彻战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的稳步增长。基于目前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入全面预算的方式来进行财务管理新体制的构建,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全面预算;思考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实现绩效、预算、战略等方面的良好互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信息能够得到良好的沟通,从而达到绩效考核的优化发展,在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经营风险的控制、满足公共财政预算管理需求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高校全面预算的内涵与内容
1.全面预算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财务管理方法,即在配置资源和制定目标决策的过程中,通过预算的方式进行量化,完成对人力资源、实物资源、财务资源等的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
高等学校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已经选定的各个决策方案,统一以货币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发展和财务管理目标,并以此为主干,将目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分解,使之具体化。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校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日常工作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之间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细化工作目标,从而实现高校的战略计划和发展目标。
2.全面预算的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对象是高校的资金流,综合反映学校人、财、物等资源的不同配给和规划。全面预算的内容包括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两者有机的结合、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1)业务预算,包括日常基本业务预算和特殊业务预算。其中,日常基本业务预算是反映高校基本业务活动的预算,包括教学业务预算、行政业务预算、专业建设预算、后勤保障预算、科研预算等;特殊业务预算反映基本业务活动以外的特殊事项的预算,包括投资收益预算、经营收支预算、设备购置预算、货款预算、专项资金收支预算等。
(2)财务预算,综合反映高校资金的需求总量,从而完成对资金的合理规划,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专项支出预算)、负债预算等。
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1.高校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现状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很多高校仍然采取集权式管理体制,将财务、科研、学生事务、招生、教学、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权限进行了高度的集中,而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业务的具体执行部门(学院、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通常权利较少。造成预算执行主体对预算政策制定、预算数据编制、预算执行效果反馈等相关工作介于较少,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分工和互动机制,不利于全面预算数据的收集与汇总,进而对全面预算的深入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2.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与措施,保障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在建立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等,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高校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使得与之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财务权大多集中在学校主要领导手中,难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财务分配与管理,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和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出现,从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3.预算管理技术手段比较落后,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预算编制工作量巨大,而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的无法满足预算编制的要求。目前各高校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较为落后,多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而不能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4.预算监督和执行缺乏科学的考核方法
多数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仅依靠人工统计预算执行情况,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统计项目也无法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同时,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与反馈流于形式,未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三、高校财务管理新体制的构建
1.构建与全面预算相适应管理机构,加强领导与管理
预算管理组织的设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需设立一套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预算编制机构、预算监控机构及预算反馈机构。
(1)预算决策机构。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管理部门,承担预算目标的确定、审批、下达、调整等职能,可采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模式,下设预算工作办公室。由校领导担任委员会负责人,预算工作办公室由纪委、审计、财务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2)预算编制机构。负责承担审查预算编制基础资料及编制预算两项职能。需在校内各业务部门提供的预算编制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最终形成学校全面预算明细指标,并将明细指标分解、落实到校内各相关业务部门。
(3)预算监控机构。预算监控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实现预算执行中的自我监控,处理、协调不同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4)预算反馈机构。预算反馈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自下而上的汇总与报告,学校可根据自身预算管理实际情况自行设立。
通过有效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构,能够更好对预算管理进行合理的分级控制及专业管理,从而推动预算管理良好的完善与发展。
2.确保预算基础数据真实与完整,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基础数据的真实与完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面预算编制的质量。高校应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并实行数据的动态管理,及时刷新数据,以便为预算编制提供真实、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3.加强资金全面控制,杜绝资金管理漏洞
学校通过资金集中管理,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对资金的收支等进行集中和统一管理。在资金集中的基础之上,通过全新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资金集中、内部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能够更为有效的统一管理财务事务。同时,基于资金集中管理,学校还能够加强监督和控制预算执行情况的力度,有利于学校的财务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更加良好的落实和贯彻,从而促进学校财务统一领导的形成和完善,对于学校财务资源的共享来说,也有着极为良好的效果。
4.落实预算责任制,严格预算执行与调整
建立和健全学校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财权结合事权、财权划分等基本原则,对学校的财务收支、财务工作等进行分级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落实预算执行主体的责任制,严格按预算执行,完善预算调整程序,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5.强化预算监控与预算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为保障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相一致,预算监控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通过自我监控、相互监控等一系列措施将有效修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应促进预算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实现预算执行主体与财务部门、监管部门之间建立预算数据实时互联与问题的及时反馈,从而提升预算管理的效能。
[1]杨松.高等学校采用全面预算管理之初见.经济师2012(12)
[2]邱均成.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
[3]徐颖.以全面预算为基础构建高校财务管理新体制构建研究.财务审计.2015(12)